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海南可实现水产种业国际贸易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受邀参加在三亚举行的首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包振民院士长期从事探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工作,为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模式做出重要贡献。他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围绕自身研究团队科研成果,对海南发展渔业南繁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海南未来可借力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实现海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水产种业国际贸易。

用遗传工程克服育种难题

包振民认为,目前,广大群众对水产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水产品提供我国三分之一优质蛋白的供给。从国家战略、民族振兴角度出发,我们倡议应该大力发展渔业,发展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对环境更友好,生产效率也比牛羊养殖产业产出高五六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发文指出,水产养殖是大农业发展中最快的,每年以7%至8%的增速增长。”

农业种为先。种业先行可通过苗种带动产业发展,可通过渔业南繁带动渔业发展。

包振民说,海南发展渔业南繁具有先天优势,可以缩短南繁育种周期,应立足海南,放眼全国,辐射东南亚,未来可借助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水产种业国际贸易。

包振民十分牵挂渔业南繁的发展,单是今年,他来海南已经有10次了。他认为,海南是海洋大省,适合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但目前养殖品种的抗逆性、品质、饲料利用率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比如,东星斑曾红品种,在网箱养殖后,原本色泽鲜艳却变得黑乎乎,价格差很大。因此,我们希望利用遗传工程能从育种上攻克这些难题。”包振民说。

创新扇贝新品种培育技术

“我们团队一直都在做扇贝育种,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包振民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第三次产业浪潮以扇贝养殖技术突破和推广为标志,但良种匮乏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包振民团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贝类分子育种技术系统,创新了扇贝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技术体系。近10年,团队育成4个新品种被国家审定为扇贝良种,其中“海大金贝”开创了海水动物品质改良先例,高产抗逆的“蓬莱红2号”为国际首个全基因组选育水产良种。

实际上,包振民团队的技术已经应用于60多个物种,包括水稻、大豆、蜜蜂等。未来,该技术也有望应用在渔业南繁发展上。

将到三亚助力渔业南繁

今年11月9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落户,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是研究院的重点建设方向,未来将聚焦种质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以助力水产种业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渔业南繁种业发展。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为渔业南繁种业提供新的机遇,中国海洋大学愿意一同为渔业南繁种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包振民说,“目前科研平台已经装修,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可以正式运作,今后我将和团队一起到三亚开展研究性工作,助力渔业南繁。”

在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之际,海南大力发展渔业南繁,最终发展是靠人才。“以往的发展是政府将投资和钱吸引来了,这还不够。要制定好政策、提供好平台,要有视野,机制要活。做好软环境社会服务社会保障才能将更多的科研人才吸引到海南,助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包振民说。(本报海口12月26日讯)

人物名片

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工作。在扇贝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发育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为探索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模式作出重要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院士护航!海南千亿种业正在崛起
今天,麦康森、林浩然、朱作言、刘少军四大院士站台,水产种业有大事发生
三院士联名倡议“科学发展海南水产南繁种业” 渔业南繁 落地有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绿色发展与渔业的未来
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子承父志,一门出了两个“鱼院士”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