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视点 | 新时期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基本特征、总体趋势及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
姚鹏,吕佳伦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部署和实施,陆海统筹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陆海统筹概念的演化历程以及当前陆海统筹发展的特征。


1

新时期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

基本特征及总体趋势

海洋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已成为

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陆海统筹的核心任务。随着海洋战略的提出和陆海统筹实践的发展,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力度逐年增强,自2009年起,海洋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2019年10年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维持在7%以上,部分年份达到了10%以上,高于GDP的增长率。2009年,涉海产业吸纳就业人员327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31%,2018年,全国涉海产业就业人数3684万人,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12.66%,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4.75%。海洋经济有力地吸纳了就业,推动了经济发展。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洋产业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2010年后,海洋第一产业增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海洋第二产业的增速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而由于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增长率一直稳定在高位,基本保持在10%以上。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在海洋总产值中占比迅速上升,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增强。2009年,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在海洋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仅为47.8%,这一数值在随后逐年增加,2019年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在海洋经济总产出中的占比上升到了60%。2017年,随着高质量发展理念被提出,海洋经济也迎来了一轮新的调整期。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制盐业、海洋矿业产值开始下降,而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等高端产业的产值开始上升。海洋三产当中的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则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预期随着本轮海洋产业调整的进行,海洋经济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以三大支撑点为核心的陆海统筹

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从陆海统筹的空间格局来看,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展现出了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从整体上看,由于海洋产业正处于发展期,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大量初级产业需要直接依托海洋进行发展,而且很多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制药业)初创期对资金、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需要一定的科研实力与金融环境支持,所以我国当前海洋经济主要集中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环渤海(三省一市)、长三角(二省一市)、珠江三角洲(广东省)<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环渤海(三省一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的海域与陆域,长三角(二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海域与陆域,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城市群的海域与陆域。'>为核心的三大海洋经济发展中心。2017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为24638亿元,占海洋总产值的比重为31.74%;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为22952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29.57%;珠三角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为18156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为23.39%。2009—2017年,虽然三大区域各自海洋总产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比例发生了一定幅度的变化,但是三大主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较为稳定,2009—2017年均在85%上下波动。<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不包含2018、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陆海统筹的空间布局已经基本定型。由于三大经济发展区域是陆域经济较为强势、基础设施健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理区域,故我国陆海统筹空间布局主要是由陆地经济的发展特征界定的。为了更好地体现陆海统筹的发展需要,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将我国海洋经济划分为北部、东部、南部海洋经济圈。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在珠三角区域的基础上,加入了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可以更好地协调南海一带海洋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我国陆海统筹空间格局的进一步优化。


2

当前陆海统筹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陆海统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陆海统筹过程中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只有真正回答了这类问题才能追根溯源、统揽全局,把握陆海统筹的主要矛盾,进而明确陆海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完善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有学者认为,当前陆海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海洋与陆地产业的产业链整合问题。这些问题是十分具体的,缺乏一般性,不能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故不能称之为核心问题。陆海统筹的核心问题应当体现出不同具体问题的共性。也有研究从更为一般的角度探讨了陆海统筹面临的问题。比如有学者受到西方ICZM实践的启发,讨论了建立陆海统筹管理模式的问题。但是这种讨论因为受到ICZM的影响,将讨论的焦点放在海岸带管理上,不够全面和深入,没有体现出陆海统筹理念的优越性。也有学者从陆海统筹的法律建设、海港开发、海洋产业发展等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其更多是对陆海统筹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罗列,没有归纳出陆海统筹发展共性的、核心的问题。

陆海统筹实质上是在讨论三大关系

从陆海统筹的角度讲,国土空间可以被划分为海洋、沿海和内陆区域三个部分。而陆海统筹实质上是在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海洋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面向不同海域的沿岸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沿海地区开发强度等。第二,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要素流动,上下游产业布局等。第三,海洋与内陆之间的关系,包括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与海洋建立的联系,海洋开发的过程与内陆地区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陆海统筹的三大关系是对陆海统筹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陆海统筹面临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源自对三大关系的处理。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

陆海统筹发展的前提和支撑

陆海统筹的空间布局是陆海统筹三大关系的具体承载。陆海统筹是对具有不同自然属性的国土空间的开发进行统筹,无论是针对产业发展还是生态保护规划都不能脱离空间这一重要的抓手。形成合理的陆海发展空间布局对陆海统筹至关重要。第一,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引导不同的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第二,依照陆海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陆海主体功能区,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有助于在空间上形成经济发展的合理分工,提升经济效率。第三,政府可以依照合理的陆海空间布局对区域的发展进行疏导和管制,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陆海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可以明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与发展潜力,确定各区域的开发强度,针对生态承载力较强的区域采取优先开发的策略,对待生态环境较弱的区域采取限制开发或者禁止开发的策略,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

空间布局问题是

当前陆海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

陆海统筹实际上是在处理海洋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内陆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保证三者发展的均衡与协调。传统上我国陆地经济发展长期奉行行政区域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原有的行政区域经济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一体化区域,区域内部催生的经济增长极也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多一体化区域已经以国家发展战略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效益。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当前陆海统筹的空间布局规划仍具有较强的行政区经济色彩。通过《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已经设立了三个海洋经济区以及五个海洋经济试点省(市)。当前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试点省实际上是以陆地经济发展特征或者陆地行政区划为基础设立的,本质上是遵从了一种陆地本位思想。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从陆地本位思想考虑问题是自然而然且务实的,但是随着陆地区域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打破了行政区经济的特征,陆地本位的思考方式不能使海洋经济发展灵活地融入陆地经济区域发展当中。随着海权时代的到来,对海洋依赖水平的加深,已经不能单纯将海洋视为陆地的附庸了。需要将海洋、沿海、内陆区域摆到同样的地位上去思考问题,对陆海统筹合理的空间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认知。




文章来源:节选自《陆海统筹战略的理论体系构建与空间优化路径分析》,原刊于《江淮论坛》2021年02期,转载请注明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姚鹏,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吕佳伦,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陆海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战略思路
专家视点 | 海岸带综合管理与陆海统筹的内涵比较
向海洋要发展空间,为新兴产业“下海”打基础
强化陆海统筹 实现海南可持续发展
惠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努力建设绿色发展海洋强市
最后的海洋和迟到的觉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