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医学文化的脉络——用极简的文字做个总览

友情导读:

接下来,我们将《医学新思维》的内容转换为适合网络阅读的版本,为朋友们轮播。包括技术思考(40讲)、西医反思(30讲)、民众的崛起(40讲)、互联创新(70讲)、科学思考(40讲)、认识论(15讲)、生命认识(30讲)、中医思考(60讲)、中华的科学性(40讲)、中华复兴(50讲)。

本文是《医学新思维》“中华的科学性”系列40讲之一。

我们一直说中华文化,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的梳理工作,中华文化的大局并不明显。本人立足于生命保全,进行了粗略的勾勒,便于朋友们掌握。

我们想象一棵大树,它从土壤中获得养分,有强壮的根部和主干,主干支撑着树枝,树枝又分解出小的枝条,在枝条上挂满绿叶,健美的生命因此呈现。

很恰当地,中华医学文化也是如此结构:

文化环境是“土壤”,深谙文化的中国人能从中获得支持,能从中取材,获得灵感;

“道”是“根基”,最坚固,最全向;

在这之上,生长了元气论、阴阳论、天人合一、平衡论等“树干”;

再生发了更多精神追求或思维方式,比如已经论及的治未病、整体观、变化观、我方思维、因势利导、致中和、“机”,其他还有很多,比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善摄生,它们构成“树枝”。

这个生命哲学体系要落实到具体实践,结合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比如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体官窍;再结合对致病因素的认识,就形成病因病机理论,形成辨证论治体系,形成辨病思路,形成治法治则,最终落实到治疗措施。

可把中医的理论部分理解为“枝条”,它们粗细各不相同,有相对正统的用药理论,比如气机升降、性味、君臣佐使,有围绕针灸和其他方法的一系列理论;把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理解为“树叶”,包括各种中医方法,还有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养生保健方法。

土壤、根基、树干、树枝、枝条、树叶,都齐备了,完美的体系就展现了。

有些人常说,现代科学是从少数几条简单简单原则开始的体系,它们逻辑而自洽,所以很科学很先进,但中华缺乏这种完整性。现在,我们还会这样认为吗。

科学体系是树状结构的,有根本有细节,有主有次,有深度有广度,有浑然有鲜明。核心的内涵最简单,却最有包涵性,越到外围,越是具体,愈发就事论事。正是如此,“道”最空泛又最有内容,首先由阴阳、平衡等概念体现,会进一步分化,再进一步落实到中医理念,进一步分解为具体方法,到方剂,到药材。

科学有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外围层。核心层最不容易变动,越往外围,也最容易跟随环境和时代而改变。中华医学体系类似于此,“道”作为核心最稳固,越往外扩展,观点或理念的数量越多,也越具体,到最后,深入民间后,就会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土地出产演化,组成民众保养和治疗的点点滴滴,和其他生活实践浑然一体,不可分别了。

核心层有极强的合理性,不容易受到质疑,也容易化解外来的打击,要是核心层坍塌,整个体系就会随之瓦解;外围层和松散层就不免充斥各种错误和低效,最容易遭受质疑,也最容易改进。中华医学体系也符合这类描述,“道”有较高的合理性,那些细节的思想,具体的方法,确实有很多错误。

后面的“中华复兴”系列中,我将证明,互联网实践正好也是这个格局,只是方向相反,这样,互联网生产力就能完美地承接中华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健康 中华医学 中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丢失,中医就如空中楼阁
蒙一堂后续来了,致敬祖国医学#中医#中华文化
<中华辩证医学>有感 下
一个练功者来谈气功通督入门的价值
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