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存“钙”防老,等到30岁就太晚了!一辈子强筋健骨的建议戳这里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爱惜骨骼,守护未来”。

据统计,我国约2.1亿人存在低骨量问题,有近7000万骨质疏松患者。

而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3秒钟就发生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50%的人在遭受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悔遭遇第二次骨折。

(制图 李前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李伟栩主任医师提醒,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雌激素可以保护骨质。

绝经后,雌激素减少,骨含量会快速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引发骨质疏松疾病。

为了晚年幸福,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加补钙片,50岁后还要加补维生素D。

骨头太脆
做胃镜时呕吐导致胸骨骨折

李伟栩医师对一位患者印象很深。

71岁的顾大妈因胃痛去医院做胃镜。大妈选择的是常规胃镜,没选无痛胃镜。做完胃镜后,大妈剧烈呕吐,吐得天旋地转。

吐完后,突然发现自己站不直了,背部痛得厉害。

回家后,接连几天,背痛得起不了床,她怀疑哪里长了肿瘤。

去医院普外科、心内科查,都查不出原因。最后到骨科,经过脊椎磁共振检查,大妈的胸骨六至八段椎体骨折。

再做专业的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顾大妈骨质疏松很厉害。

“根据她的病情,我们分析,应该是做胃镜呕吐时,腹部肌肉用力收缩,把脊椎挤压得骨折了。”李伟栩医师说,很多人骨质疏松后,日常生活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比如摔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

13年三次骨折
都是因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是胸腰段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

一旦发生一次骨折,今后再发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而且再发骨折的部位往往都不一样。这次可能是胸椎,下次可能是髋部,再下次可能是桡骨。

浙江医院骨质疏松中心赵晶晶副主任医师有个病人,13年来三次骨折,就是因为骨质疏松。

孙奶奶今年76岁。

2000年,她在家收衣服时,脚一滑摔了一下,站不起来了,送到医院后发现是左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也因为骨质疏松厉害,加上年纪也大,医生给孙奶奶置换了人工股骨头。愈后良好,家里人也就放心了。

没想到8年后,她又一次骨折了。那天,她去小区公园散步,路灯有点黑,摔了一跤,被诊断为“左侧股骨干骨折”,手术装了骨钢板固定,在家躺了三四个月。

前不久,孙奶奶又因摔跤导致骨折,住进了医院。

13年三次骨折,让孙奶奶成了“玻璃人”。

咖啡馆女老板走路一扭骨折了

骨质疏松性骨折并不是老年人才有,一些中年人也有。

45岁的刘女士是一家咖啡馆的老板,每天午后去咖啡馆,晚上11点多下班,大多数时间待在店里,不太出门。

她说,因为喜欢咖啡,才开了咖啡馆。一天至少喝五六杯咖啡,当水喝。

这么喝了四五年。

前阵子,刘女士出去时,左脚扭了一下,整条小腿都动不了了。到浙江省中医院骨科一查,是胫骨(膝关节和踝关节中间段)骨折,需要手术固定。

省中医院骨伤科博士季卫锋医师说,手术过程中,发现刘女士的骨质很松,术后一查骨密度,果然是骨质疏松了。

“她的骨质疏松可能和喝咖啡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不晒太阳,不运动。”季卫锋说,人体吸收钙,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维生素D缺乏,补再多的钙也没用。

维生素D的来源,10%来源于食物,90%由皮肤日照转化而成,所以晒太阳很重要。

还要多运动,运动可以不断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骨质疏松就不易发生。

腰酸背痛
当心是骨质疏松

浙江医院骨质疏松中心赵晶晶医师说,在杭州,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大概在5%左右,相当于40万人左右。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在于早期没有特别症状,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

一些患者即使出现了腰酸背痛,也以为是劳累或得了其它疾病,很少有人会想到是骨质疏松的症状。

浙医二院骨科李伟栩医师说,发生骨质疏松后,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大约42%-85%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都患有骨痛,腰背或周身骨骼疼痛。其次为脆性骨折和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的会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每天500毫升牛奶、多晒太阳多运动
女性40岁要开始补钙片
50岁加补维生素D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对女性来说,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量减少。此外,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吸收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而维生素D是人体内调节钙磷代谢最重要的激素。加上生活习惯不好,日照不够多,运动少,长期抽烟、喝酒、喝咖啡、碳酸饮料等,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

李伟栩说,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会下降,严重的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怎么预防?

骨量好比存款,年轻时存得多,老了不怕不够用,李医师建议年轻时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多晒太阳,多运动,使骨量储存更多,中年后吃点钙片。

女性在孕产期和哺乳期,钙流失特别多,一定要补钙片。不仅怀孕时补,哺乳期乃至哺乳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要补。

女性到了40岁,要开始一直补钙片。

不要非得等到绝经后才补,因为一旦绝经,骨量丢失会加速,应该提前补起来。

每年最好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去骨科或内分泌科都可开检测单子。

到了50岁,除了补钙片,还要加上维生素D,两者一起补最好。

研究发现,人的骨量在一生中呈抛物线走势:

刚出生时,骨量较少。随着年龄增大,骨量增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岁-35岁时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值,即骨峰。

此后,每年以0.5%的速度丢失。女性45岁以前,男性50岁以前,骨量处于缓慢丢失的平稳期。

女性一旦绝经,骨量丢失会加速,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男性50岁以后,随着机体的衰老,骨量也会进入一个快速丢失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时长用激素 年老时须防“骨松”
老人补钙不如防“骨丢失”
健康 | 天天吃钙片还是骨质疏松?那是因为……
缓解骨质疏松,试试这几招
一个很多人都会得的病!别怕,附二医骨科专家为你解惑!
骨质疏松切勿盲目补钙!你吃的钙片,未必就到了骨头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