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战争

致深圳:让华为“跑”吧,给它更舒展的空间

2016-05-22 城市战争273评

文|孙不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热传文章《不要让华为跑了》。看这个情绪饱满的标题,以及“十万+”的阅读量,仿佛华为与深圳的小船,已经摇摇欲坠。

文章透露,华为的二东家——东莞正在开庆功会:2015年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

华为的大东家——深圳龙岗区正在一份官方报告中,言辞恳切地喊出“服务华为,马上就办!”。

两相对比,火药味十足,深莞正在上演一场华为争夺战?

我的看法是这样:

1、对深圳来说,富士康出走,那叫“腾笼换鸟”。但华为出走,那叫“产业空心化”,或者叫“被抛弃!”。

2015年深企纳税十强,有两家公司是华为的。深圳最引以为傲的是PCT国际专利占全国近一半,这里面贡献最大的就是华为。2015年华为获得的PCT国际专利接近深圳的1/3。

所以,华为如果真的出走深圳,对这座城市来说,是一次无法承受的大地震。

2、华为总部不太可能出走深圳

很难说是深圳成就了华为,还是华为成就了深圳。华为与深圳的交集之深,在国内城市很早再找到第二例。再加上错综复杂的地方利益,华为总部出走深圳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华为的总部设在深圳,但其研发与生产部门早已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其终端总部落户东莞松山湖是几年前就已决定的事情。作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巨头,华为家大业大,不可能把所有业务都放在深圳。这种企业决策,与其说是“跑路”,还不是如是一种影响力的扩张。

这种产业溢出效应,不唯华为,中兴布局河源,比亚迪进军惠州、汕尾,都是深企外溢的表现。正如公众号“文过是非”所言,凡此种种,都是深圳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正常现象。如果将这种行为称之为“跑离深圳”,那只能说这样的“跑”还不够多。

更多城市话题请关注孙不熟的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

3、华为即便出走深圳,也无可厚非

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用地共有四块,共占地面积1900亩,已经接近华为在深圳的占地面积。

拿下这么大的地块,的确不像只是给终端总部的预留,未来会不会搬迁其他部门甚至总部搬迁,也不能说没有可能。

华为是搞实业的,不是搞金融的,不是搞房地产的,也不是搞o2o的,不可能像腾讯、招行那样可以待在浮华富贵的CBD,他们需要的是硅谷式的舒展的工作环境。华为还有数万员工,这些员工要买房、要落户、子女要上学,公司有必要给员工更营造一个更好的宜居环境。

而这些东西,深圳给不了,东莞可以。华为没有理由不心动。

如果真的心动了呢?我认为也无可厚非。

你可以说华为不念旧情,对深圳“不忠”,但华为不是深圳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企业,更非守“深”如玉的道德模范,而是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谋求更高的利润、给股东最好看的财务报表,才是华为作为一家企业最大的道德。

华为原来也“跑”过一次,那就是从孕育它的南山区跑到龙岗区。既然从南山跑到龙岗,大家可以接受,从龙岗跑到松山湖,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东莞也是自家兄弟啊,若不是有东莞这个腾挪空间,华为要搬迁的距离可能更远。

也许,正是因为有东莞的土地资源以及产业链配套,华为总部继续留守深圳还多了一个理由。

4、地方竞争,有必要吗?

有一种想当然的观点认为,地方政府之间就不应该有竞争,大家各自分工、和和气气最好,东莞来挖深圳的墙角是不对的。

我倒觉得,第一,城市之间的“分工”应该是充分竞争之后的一种结果,而非人为地事先设定,否则又会落入计划经济的窠臼。

第二,适度的竞争完全有必要。既然企业之间需要竞争,地方政府之间为什么就不能有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提升服务的质量,这个道理对地方政府来说同样适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正是因为地方之间存在招商引资上存在竞争关系,各地政府才有动力把服务做得更好,努力给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所以,华为如果真的搬离深圳,我看到的不是地方利益的受损,而是是企业家的尊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既然雇员可以自由选择雇主,企业为什么不能根据公共服务的质量选择自己的城市或者“父母官”呢?市场经济是美好的,也是不讲情面的。

5、深圳有“产业空心化”的可能吗?

当然有。

正如有论者所言,与北京上海广州不一样,深圳并不具备全国范围或者大区域范围内的垄断性的行政、教育与人才的聚集优势,其城市命脉只能系于产业。一旦领军型企业出走,对深圳的冲击肯定要比北上广更大。

不过,深圳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明星企业,而是培育这些明星企业背后的土壤。只要这个土壤还在,深圳就能继续下蛋。很明显,今天这个土壤出了点问题,那就是土地资源紧缺、房价暴涨,导致下的蛋一个个被人掏走。

要夯实这个土壤,仅仅靠填海或者旧城改造是不够的,还需要东莞与惠州两位小兄弟的通力协作。硅谷就不是一个行政区的概念,而是一个行政边界很模糊的概念。从松山湖到龙岗坂田的直线距离不过30多公里,完全可以发展成一个类似于硅谷那样的超越行政边界的大科技园区。

换句话说,深圳要成为中国的硅谷,仅仅靠自己那点土地资源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拉上东莞、惠州甚至是南沙、中山一起。从这个角度说,东莞是自家兄弟,华为即便搬迁到东莞,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对深圳来说,给华为更大的舒展空间,也是给自己更大的腾挪空间。

更多城市话题请关注孙不熟的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看懂,华为搬迁背后的真相!
“第二个深圳”已经出现!刘强东狂砸320亿,马云扔下240亿,连华为都在这里落户
华为回应搬迁东莞只为了扩大发展规模
华为入东莞,任正非说出了背后原因!
华为斥巨资建新总部,不是深圳广州,并非佛山中山,而是这座城市
华为真要跑了!40辆8吨货车,2700名员工彻底撤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