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二界沟,美翻视觉的渔乡小镇

北方,向北。在中国最北海岸线上,坐落着一处四季如画、风景佳绝的渔乡小镇——二界沟。

二界沟镇隶属于辽宁省盘锦市,地处秀美的辽东湾半岛北部,南濒渤海,临全国最大的三角洲湿地,被世界最大的芦苇荡相拥入怀。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任你一年中随意哪个季节来到这个渔乡小镇,都会被她的景色美翻视觉。

01.老坨子观鸟

冰上鹭鸟。 宗树兴 摄

湿地上群舞的丹顶鹤。宗树兴 摄

老坨子是鸟的天堂。去老坨子拍鸟的人们,最先捕捉到春天到来的讯息。

每年的正月刚过,二界沟的海面冰融雪化。乘着徐徐南风相继而来的是一群群的海、陆鸟类,大雁、天鹅、丹顶鹤、黑嘴鸥、灰鹳、大苇莺等纷纷在老坨子这处驿站临时歇脚或长期停留,群鸟翔集的海滩上顿时生机盎然。这时,寻声而来的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携着长“枪”短“炮”,不远千里追逐鸟类在这里集会,快门咔咔响过,为那些大自然的生灵留下了美丽的倩影。

老坨子在二界沟镇西南海岸边,是一处被浪花簇拥的岗坨,有明、清时代的古渔村遗址,辽河三角洲海陆变迁的遗迹在这里一览无余。无数美丽的传说与神奇的自然现象使老坨子有些神秘。在这块三面受海水浸泡的土岗中竟有一眼直径为30米的淡水泉,名为“神泉”,四周有六棵大榆树环抱。据当地人讲,这眼神泉连降大雨水不涨,干旱数日水不降;连续抽水水不干,海水涨潮泉不淹,任凭旱涝,神泉依然。这里的百年古树、奇花异草随处可见,野生动物追逐栖息。美丽的、神奇的、纯天然的老坨子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02.蛤蜊岗拾贝

到蛤蜊岗拾贝,能体验赶海的无边乐趣。

辽东湾的万顷碧波下,隐藏着数不尽的珍奇异宝。二界沟海中的蛤蜊岗,就是一处神奇所在,这里以盛产“天下第一鲜”的文蛤而著称。 “天下第一鲜”的名头,绝对不是虚构。据说早在唐代,二界沟的文蛤就列为呈送朝廷的贡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初尝文蛤,因味道鲜美而龙颜大悦,御赐文蛤为“天下第一鲜”。蛤蜊岗距二界沟渔港海岸约15公里,潮起水深丈余、潮落滩平如镜,整个蛤蜊岗遍布20多个岗区,一望无垠,十余条或深或浅、或窄或宽的海沟蜿蜒流动。由于大辽河、大凌河水在此入海,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泥沙,为贝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而成为文蛤等贝类的繁殖之地。这里除了个体肥硕的文蛤,还生长着四角蛤蜊、蓝蛤、白蚬子、毛蚶子、海螺、扇贝、竹蛏等多种贝类,素有“渤海金滩”之称。

在通讯塔最高处的平台,俯瞰二界沟渔港。宗树兴 摄

从二界沟渔港码头登上渔船,趁着海水满潮,迎着夏季温润的海风向蛤蜊岗进发,跟随着经验丰富的渔民,正赶在海水退潮时停泊在蛤蜊岗。或许就在一瞬间,一大片海水哗的退去,一大片沙滩惊奇地出现在脚下了。带好网兜或袋子,脱鞋上滩,踏着瓷实的泥沙,几乎落脚之处都能踩到蛤蜊。蛤蜊密集之处,多得像海滩上的鹅卵石,俯拾皆是,手脚并用都忙不过来。偶尔,踩着薄如镜面的海水,在沙滩上嬉戏一番,看鸥鸟啄食小虾,看跳鱼优美的舞姿,看螃蟹胆怯地爬行,看各种贝类划过的痕迹。不知不觉间,海水涨了起来,没到了脚脖儿,尽管人们都余兴未尽,但必须上船返回。蛤蜊岗赶海,不仅仅让游客收获到十斤、八斤鲜活的绿色天然海产品,那种体验亲自劳动收获的快乐更是无法形容。当然,这种快乐的味道不比品尝“天下第一鲜”逊色。

03.红海滩漫步

红海滩美景尽收眼底。宗树兴 摄

醉人的红海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天然奇观。

从二界沟海滨广场的北端,可以进入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廊道坐落于盘锦市红海滩湿地度假区,总长度约为18公里,被称为“世界红色海岸线”。红海滩地处辽河入海口,滩涂上遍地疯长着一种叫做“碱蓬草”的植物。这种草扎根于盐碱地,经过海水潮汐的不断冲刷后变为红色,四月初为嫩红,夏季殷红,十月由红变紫,渐次转深。五月至十月是红海滩最佳观赏时间,浪漫的红毯铺满滩涂,仿佛渲染着爱情的誓言。

漫步廊道,观河阅海,白鹤翱翔于红滩之上,兰舟徜徉于翠苇之间。尤其是夏、秋季节的傍晚,站在廊道上沿着混江沟西望,落霞孤鹜,渔舟唱晚;极目远视,天地混元霞光灿烂之处犹如仙境小筑,静谧而浪漫。

04.品读“古渔雁文化”

品读“古渔雁文化”,可以见证中华民族悠远的海洋文明。

“古渔雁”,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渔猎文化形式,至今已濒临失传,“二界沟”却是中国沿海唯一的幸存地。

“渔雁”文化是指古代渔猎人群,像候鸟一样在沿海南来北往地迁徙,追逐着洄游的鱼虾而生存,在迁徙中繁衍子孙的文化现象。随着古渔民海上的迁徙,创作、流传了大量的故事、渔歌、谚语,这些作品被称为“古渔雁”。现在,“渔雁”的行踪在我国及世界沿海的江河入海口濒临绝迹,而二界沟渔民还保留着迁徙的习俗,它是辽宁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古渔雁文化”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就是二界沟镇所独有的“渔雁”文化的真实写照。与二界沟年龄稍长的渔民搭话,你会发现他们的语音南腔北调、五谷杂陈。而这时热情、朴实的老渔翁就会如数家珍般讲述他们祖上的传奇故事。

渔船往往结队而行,小小的船即是流动的家。宗树兴 摄

原来,中原内陆沿海的打渔人像天上的大雁一样,追逐洄游的鱼虾随着季节而迁徙。由海上来的称为“水雁”,由陆上来的称为“陆雁”。“水雁”多是一条船上一家人,老婆孩子在船上,人们称其“家眷船”,这种船很小,但跨海能力很强,多是成群结队扬帆而行。每年春天“水雁”来时,二界沟的海湾里桅樯如林,仿佛从深海飘来一座巨大的“船城”。渔事兴盛时期,在明朝正德年间,渔船多达千余只。

“陆雁”不同于“水雁”,他们是从中原等地徒步到辽河口打鱼的人。“陆雁”往返路线经天津、唐山、山海关、进入辽西走廊,最后到达辽东湾岸边的二界沟渔村,至秋末又沿原路返回。“陆雁”没有船,渔具也很简单,只有渔叉、搬网等小渔具,借着潮涨潮落在滩涂上采蛤扒蟹,后来发展为给当地渔主扛活,给有船的人家打工等。“陆雁”往返关内外,颇受沿途村镇居民欢迎,他们走路不踩耕地,一路还做修桥、补路的好事,待秋归时,还给沿途友人带来从海上捞来的海味,在辽西走廊的古道村镇中,到处都有当年“陆雁”结下的朋友乃至亲家。这些渔民绝大部分来自河北、山东、浙江等省,他们在每年正月初五左右出发,车载人担,行程数千里,数十日才到达目的地。这种“渔雁”式的生产模式自古延续。为了减轻行走的劳累提高渔猎产量,明朝后期,由黄河、长江岸边北上的打鱼人便在二界沟一带定居,逐渐发展为现在规模将近三万人口的大镇。

(编辑:高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辽宁盘锦特产---盘锦文蛤
散文《二界沟,辽东湾一颗璀璨的明珠》董凯
二界沟进行采风——风光片
那条小船的故事——二界沟排船
鲜得冒泡的【无水焖蛤蜊】
鲜得冒泡的【无水焖蛤蜊】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