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维桢《真镜菴募缘疏卷》——是“自堕侏离”还是“尽得风流”?
 2019-12-27 18:16:01

杨维桢(1296-1370)又作禎,字廉夫,号铁崖,别号东维子、抱遗老人、铁笛道人,老铁贞、梅花道人等,诸暨枫桥人(今浙江绍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杨维桢一生除有政绩外,更是文名显赫。他的诗文被称为“铁崖体”,而书法更是悖离传统、个性鲜明,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是其最具代表的精品之作。

对于其不拘一格的书法,评论也是褒贬各有:

如明代大书家李东阳和明代大学士徐有贞:“铁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其为人”、“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

清代的孙也说:“铁崖公余曾见用墨颇重,亦有纷披老笔,恐非书家派,当借诗以传。”

同代的顾复说得更妙:“铁崖性癖耽奇,其书如吕梁之水,飞流垂势,听其所止而休焉!”然语气一转却又说:“但诗文为后世所重,并其书亦重之耳。”

从这些评论里可看出不论是书道里手,还是域内行家,面对前无古人的杨氏书法,也大都持有“借诗以传”的看法。有的虽不乏褒扬之意,但人们仍可以从此类褒扬话语的另一面,来体味所论者心目中对虽有时名、然未合古人格辙的杨维桢书法的大不以为然。

然,以古为新、戛戛独造的杨维桢书法,客观上已经为这一门千百年来的古老传统艺术,洞开了新的内容。不失法度但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杨维桢行草书之作,的确富有极其强烈的艺术个性。杨维桢把晋唐楷法和汉隶、章草、今草笔法融合在一起,故独有奇拙、古朴的趣味,对章草笔意的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境界。

展观通篇书卷,但见真、行、草相杂,行草中多带入章草的笔法和结体,结字奇正多变,字形大小悬殊,笔道粗细轻重、墨色浓淡枯润,反差强烈,章法跌宕起伏,似乱石铺街,

笔里行间吞吐腾挪,拍塞满纸,枯湿浓淡,真气逼人。这种全由性情而生的书法之作,即使就整个书法史而言,也可说是分外稀见的!

此道识者,明代大书家吴宽曾用“大将班师,三军奏凯”这般激赏的话来称赞杨氏,想非虚言。

他的书法与同时代优美的代表赵孟頫相比,却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
元杨维桢行草【真镜庵募缘疏卷】
“铁崖体”杨维桢的书法作品,奇崛峭拔,狷狂不羁
杨维桢《致理斋明府尺牍》,原来古代也有“丑书”
名家|杨维桢(1296—1370)-今日头条
他的书法清虚灵动,隽逸潇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