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59):往事如烟更如火
1969年8月底。正是北大荒天高云淡的好时节,小麦地里一派金黄,青纱帐中蛐蛐声不绝于耳,山风掠过,令人神清气爽。
九月的北大荒(版画)
我当时被临时抽调到二营(黎明农场)营部,参加迎接和安顿北京知青的一个工作小组,我的任务是连续几天查询各连”营房“和放行李的”库房“准备的情况,记录下来汇报给教导员。
9月2日,我们迎来了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赵光的男女知青,他们都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是都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行李,幼稚的脸上有的露出的是兴奋,有的是一脸迷茫。
兵团知青(资料图片)
他们作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七团二营的兵团战士,全部落户在北大荒的赵光镇了。几乎没有给他们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时间,马上就分配到离营部很远的各连队里去了。
有的连队来接知青的是马车,也有的是“蹦蹦车”(手扶拖拉机),上面都插着一面红旗,大家各自分手道别,奔向了远方......
弹指间,我们迎接北京知青的场景已经整整过去50年了。前几天,收到二营老八连通讯员陈全福(北京知青)的电话,说二营的北京知青要举办一次活动,来纪念下乡50周年,并且准备在7月中旬集体返回二营以缅怀当年热血青春的历程。
由于他知道我恰好在北京,于是就邀请我能出席并讲几句话,我马上答应下来,在连队北京知青梅国启的引领下,来到了聚会的场所——广外大街的德缘烤鸭店。几乎同时,我们连队的上海知青章时耀也从上海来到了这里。
此时已经人群满堂,大家握手、拥抱,相识和不相识的,都是激情满怀不减当年。大家在一面红旗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钟宝香(上海知青)、陈全福(北京知青)作者(哈尔滨知青)
当年几乎所有的农活我们都干过,什么放牧、伐树、挖垡、打草、春播、夏锄、秋收、冬肥等等,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那个时期,我们还经历了珍宝岛战斗,在抚远前线有的北京知青还立下了战功。我在致辞中,回顾了这段永远不会忘记的征程。
作者代表老八连致辞
记得10年前的9月10日,是我到兵团40周年的日子,我那天恰好在黑河知青博物馆参观,于是写了一首《浪淘沙·青春波澜》赠送给了博物馆。
这首词虽然没有严格按照词牌的平仄调来写,但抒发了我们在二营战天斗地真实的感情:
今临花甲,
回望青春,
四十年前。
红旗伴红歌,
摘下袖章,
戴上军帽,
从此兵团。
正秋风凉,
麦穗方黄,
首战涝灾挥刀镰。
饥渴惫,
却你追我赶,
英雄好汉!
初听木倒千山,
惊野鹿,
伐树密林间。
看飞雪漫天,
青松绝岩,
冰封长河,
篝火兴安。
春播方歇,
夏锄又酣,
满目杜鹃红浪漫。
从无悔,
思英年倩影,
励我百战!
有人说:诗是凝练的语言,智慧的精华——尽管我还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字里行间确实是我们当年的真实写照。
在兵团的艰苦生活和艰难劳作的岁月,我们结下了友谊和友情,锤炼出了那种“有情重义讲真诚”性格特征。
老八连(二十一连)的部分战友们
作为与共和国一道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举手投足,始终与国家命运一起沉浮。但我们始终展现“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看”的豪迈与气魄。
部分二营的知青们
北大荒对我们来说虽然艰苦与艰险备尝,激情与磨难同在,但绝对不可否认的是,那场半个世纪前的“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的前所未有的浩大运动,对我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这场洗礼是那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以至于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举起“革命小酒”,依然为当年“往事如烟更如火”的青春岁月而干杯!
聚会时我们喝的是“革命小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团北大荒知青岁月【上】
[转载]兵团北大荒知青岁月(上)
兵团北大荒知青岁月(上)
北大荒的神秘部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6团屯垦戍边记实
知青老照片 | 北大荒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永远的北大荒”系列之—知识青年在北大荒(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