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阳日报数字报刊

  古人说,“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沈阳医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爱为桨,以情为帆”的理念,多层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沈阳医学院注重利用业余党校,对学生进行党的理想、信念、基本知识教育,每年利用固定时间开办初、中、高级培训班。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参加初级班的受教育面达100%,初级班结束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学校党委制定了非常完善、具体、规范的发展党员工作条例和规定,辅之党课、讲座、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对党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坚定他们入党的决心与信念。

  三级党校培训班的学习,每月一次的党课学习讨论,民主生活会、党员义务奉献日活动,每学期的民主测评、思想汇报,使“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面旗帜”的口号响彻沈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节假日,鲜红的党旗飘扬在街道社区、火车站、敬老院、医院、乡村等处。耀眼的党徽照亮了无数渴求帮助的人们的心田,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一个瓶子,一份爱心

  9月16日,记者走进沈阳医学院的学生生活区,看到许多学生宿舍的角落里堆积着塑料瓶。“这些塑料瓶一个可以卖一两角钱,虽然不起眼,可一个瓶子就传递着一份爱心!”一位同学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学生自创的校园爱心基金的主要来源。2003年,校园爱心基金会成立,至今已累计筹款20余万元。他们以“爱满沈医”优秀特困生助学金和爱心归家车票等形式,共资助千余名特困生。活动中,很多师生自发捐款,校领导带头慷慨解囊;获奖学金的同学也拿出一部分倾情相助;机关、后勤、附属医院等部门都在集体资助特困生;即使一些贫困同学也从自己羞涩的囊中抽出一点儿生活费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多年来,教师们舍不得扔掉一张废纸,同学们舍不得丢弃一个饮水瓶。浓浓的爱意温暖着一颗颗寒门学子的心。此项活动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高校A类精品活动”。

  每一分钱,每一份爱

  每到感恩节来临之际,沈医校园的感恩林里,条条黄丝带随风飘舞,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激和祝福。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对子女无私的爱,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节省父母给予的每一分钱,体会父母给予的每一份爱”活动。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院报都开辟专栏,登载关于父母亲情的文章;各年级还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给父母写一封信,道一声谢,送上一句祝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触动了同学们的心,并成为日后对患者、对他人仁爱之心的基础。

  一件白衣,一份责任

  学校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每到假期,同学们回家必带的一件物品就是白大衣。他们手拿学校社会实践介绍信来到当地医院,开展“做一天见习医生、护士”活动,提前熟悉医院环境、感知病患疾苦、领悟医者真谛。同时,还组建多个由附属医院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服务团,多次赴康平、法库、阜新、朝阳等地宣传健康常识,开展医疗服务。针对学生将来的工作特点,学校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学医先学做人”的职业道德观。2006年,附属沈洲医院为500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手术,在校生为此先后捐款2万余元;在医德教育实践中,沈医学生在市内高校率先组织了流动血库;700余名学生自愿注册捐献骨髓干细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记者 李海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介绍
【昌图老故事】半个世纪从医路 作者/沈魁
项目进展 |兔妈妈,你助学,我们助你抗癌【202105】
【《城头山视窗》】集中供养为主 分散资助为辅 “五位一体”救孤助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
老教师“暖心一击”:给数学特困生的绿色通道,这样提分最轻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