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江报 年糕缘

年糕缘

姚关伦

  小时候过年,在供销社工作的妈妈会用食糖换回几蒸糕,还没过年初三,年糕就被我们吃得一块(帧)也不剩了。按照松江农村习俗,年糕要吃到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撑腰糕”,县志云:二月二日,祀土地神,吃撑“腰糕。”我考进松江二中那一年,妈妈作出了一个决定:自家做!妈妈在前一天把四十来斤以2比1混合的糯米和大米掏了又淘,放在通风处,让北风吹个半干。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大妹,吭哧吭哧地背着半干不湿的“混合米”,赶到离镇一里地的的宋姨家。
  宽敞的客堂间中央安放着一盘大石磨,两根粗绳从房梁垂落下来,扎在三角形推磨架的把手两端,形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宋姨左手把磨柄,右手拨米,我和她女儿合力推磨,时间不长,我已经汗流浃背,见我去脱衣服,跃跃欲试的大妹赶紧上场替代我,个矮人小的大妹根本不能与宋姐匹配,从房梁悬挂下来的等腰三角形顷刻之间变形“不等腰”了。我一把推开她:大妹啊,你“还是在一边唱唱歌跳跳舞,慰劳慰劳我们。”大妹真听话,脱去棉衣边唱边跳,“让我们荡起双桨……”碾下来的米粉得用细筛子筛一遍,留在筛子上的米粉还得再磨,一遍又一遍,考验着做糕人的细心耐心。
  谁知道碾米后的工序——搓粉更辛苦也更烦人。宋姨把筛好的米粉放到一个早已洗干净的大匾里,堆得高高的,中间挖个凹地,慢慢倒入开水,双手用力揉搓,这道工序叫做“擦粉”。我顾不上疲劳,看样学样地揉搓起来。这揉搓活必须使劲才行,干了一会儿就手指酸麻臂膊疼痛。看宋姨母女俩那个认真劲,我怎么可以偷懒,只能硬撑着,手掌用力揉搓,搓着搓着,一双手仿佛没有了感觉,只是作机械运动。把大匾里粉全部揉搓一遍,宋姨拿来另一个筛子,显然比刚才筛干粉的筛子网眼稍稍大一点。宋姨一边筛着一边要求我们继续揉搓那些没有漏下去的一个个小粉团,我透过镜片,发现宋姨双颊泛红,额上渗出晶莹的汗珠,时不时地用袖子擦一下。我也只感到浑身乏力,脑子昏昏沉沉。
  晚餐后,“战场”转移到了灶间,宋姐早已把两个灶膛烧得旺旺的,灶上的两口铁镬子热水沸腾,满屋水蒸汽缭绕。在煤油灯映出的昏黄的光晕里,宋姨利索地取出四四方方的木制糕框,置上一张小竹帘,再铺一层湿透了白布,然后将擦好的粉放进去,又用一块薄薄的木尺上下左右轻轻地按六下,把它分为16小格,掀开高锅盖放进去,盖上锅盖后,小心翼翼地在锅沿上摆一圈湿纱布以减少蒸汽散失,两个铁镬子同时蒸,40分钟就有四蒸糕蒸熟。宋姨教会我在年糕的下面铺一层干净的稻柴,用剪刀修剪整齐;在年糕正面盖上16个小红点,真像刚采的红梅。其实,那印章是心灵手巧的宋姨用五六根稻柴头扎成的。
  宋姨家的雄鸡啼鸣三遍,灶间的窗户微露晨曦,我们才算大功告成。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小学语文课上学过的课文《千人糕》,深深地体会到做年糕不易,种田的农民更不易。
  如今过年,每每吃到年糕,我就回到那个烟雾缭绕、糕香四溢的灶间,想起帮助我们焋糕六年的宋姨宋姐,还想起一首流传于清末时期的年糕诗:“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制年糕传递浓浓年味
亲威称呼关系表
称呼请客下请帖等实用手册
【灵璧故事】巧云姐
不要迷恋哥 最全版
(幽默故事) ------------ 错拉小姨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