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细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北碚老城滨江休闲带 摄/秦廷富

零碳小屋 摄/杨清敏

  近日,在昆明召开的COP15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北碚区获评第五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后又一“金字”招牌,北碚成为同时拥有国家“两山”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双荣誉”的地区。

  近年来,北碚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新路径、新机制,多举措齐头并进,打出一连串“组合拳”,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精细化,以务实之举高质量书写“两山”创新发展新篇章,走深走实“两化”路,力争将北碚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人文名城。

  夯实“两化”基石

  综合整治擦亮底色

  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天然生态屏障,保护区内却曾因管理滞后而出现原住民私搭乱建等问题。

  按照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我市提出“保护自然、保障民生”的方针,推进问题整改,北碚区历时3年,在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开启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北碚区一方面加大对全区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修护,另一方面创新性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保护自然与保障民生“双赢”。

  同时,北碚区以巩固提升缙云山生态优势为契机,打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整治“组合拳”:

  在全国率先建成投用大气污染源AI智能监控识别网格化预警系统,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全方位多手段监测监控,去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综合指数分别位列中心城区第一位;

  在重庆率先建成智慧河流和污染源物联网在线监控平台,形成“三水共治”水治理综合体系,精确水环境治理;

  在重庆市率先完成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标准化建设试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完成69个“无废细胞”创建验收和2个“无废乡村”创建,率先完成“无废城市”建设任务;

  成功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0个,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58.55平方公里,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从综合整治中擦亮生态底色,北碚区不断探索,克服过往单一工作思路为“建、治、管、改”“组合拳”发展模式,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战果。

  “北碚,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生态是最亮眼的底色。”北碚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持续创新绿色发展新模式,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不仅彻底整治生态环境问题,也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

  借力乡村振兴

  推动“两山”落地转化

  “脏、乱、散、差”等问题,一度困扰北碚农村的发展。北碚区乘势拓宽富民强村“新渠道”,再打出连环“组合拳”,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也借力乡村振兴推动“两山”落地转化。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好环境。

  围绕“调结构、拓功能、延链条”的发展思路,以生态为纽带,积极整治乡村风貌,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分类集中整治、家禽划片管理……

  绿色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村民生态意识显著增强,居住环境变美了,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生活富裕是根本。

  北碚以注重机制创新,强化引领服务,加快“两山”转化,着力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从以前的独门独院各自发展,到“一园一带两苑三项目四院落”产业集合发展,不仅护好护美了绿水青山,还打开了生态红利通道。

  北碚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狠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打深打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美好图景正铺展开来,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拓宽“两化”通道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北碚区将“生态人文”作为全区“十四五”重点做好的四篇大文章之一,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要目标。

  在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北碚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和“两山”价值转化同向发力?

  北碚区的做法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好缙云山整治和生态文明创建的下半篇文章,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即EOD模式)试点工作;科学制定碳达峰目标、路线图、实施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创新了独有的“北碚生态发展经验”。

  牵住“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化“园城带动”发展战略。北碚区基本形成“一院、三中心、两平台、两总部、两基地”和若干上下游企业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格局,创建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

  打造“零碳”样板工程,倡导低碳生活,引领重庆低碳经济发展。结合缙云山自然环境优势,以“零碳建筑”和“零碳科技”展示为目标,打造了重庆首个零碳展厅——零碳小屋,利用智能集成化系统对建筑中所有能耗体系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助力零碳建筑目标精准实现。

  精准布局绿色发展产业,为绿色发展增值赋能。北碚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取得重庆北碚高新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多个工程订单,有力推动管道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水土高新产业园不断创新“绿动力”,注入“绿动能”,建成了首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综合清洁能源站,远期规划10万立方米/天中水回用工程。

  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化改造,不断构架绿色循环经济。作为重庆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的核心产业区域,蔡家引进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和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上云上平台”企业200余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先行先试走在重庆市前列。

  “云”上开源,GEP核算、绿色转型、EOD试点……北碚区为“两山”高质量转化按下了“快进键”,谋划绿色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拓宽“两化”通道,为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贡献源源不断的北碚生态发展动能。

  高质量转化

  打造“北碚生态发展经验”样板

  群山还是那些群山,绿水还是那些绿水。

  “巴山”青山似染,竹海翠浪起伏,只不过从过去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是北碚区不断拓宽“两化”通道,为“两山”高质量转化提供源源不断动能后的自然转变,也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由之路。

  北碚区通过先进的顶层设计与区域规划,突破地理限制,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激发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实践创新,续写“两山”理论新篇章,加快“两山”理论高质量转化,探索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北碚生态发展经验”,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从“治理美”到“生态美”,再到“业态美”和如今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理念,引领北碚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朝着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奋力前行。

  “城乡处处皆风景、全城时时可休闲”的“全域发展”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进的北碚样板正在显现!(王婷婷 尹进 图片除署名外由北碚区生态环境局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了!北碚又被国家公开表扬!
重庆市公园2
10年前搬走的这家企业,为何又搬回来了?——北碚区在坚守绿色发展中凸显后发优势
【理响中国】让绿色始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理响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新发展理念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快评: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新闻随笔】绿色优先,让万里河山更多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