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险服务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日渐频繁,造成的损失正不断抬升保险公司赔付成本,挤压保险公司盈利空间。但同时,得益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保险业对于保险的观念正在发生从注重“事后理赔”到注重“事前预防”的根本性转变,保险风险减量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

今年1月份,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提出,风险减量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求财险业彰显保险的风险管理特征,推动行业从传统保险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向风险全流程管理的良性循环转变;从事故发生后进行经济补偿,向提前介入企业生产过程提供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转变。

当前,很多保险机构已将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科技化的防灾减损作为农业保险的标配。“截至7月末,广东保险机构开办农险防灾减损试点项目超百个,开展防灾减损及农技培训超3000次,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超1300家次,聘请业外专家超2000人次,有力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增产和农户增收。”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胜英介绍,保险业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助手、远程查勘等技术手段,精准高效验标和查勘定损,提高承保理赔效率。

各保险公司通过建设数字化农险平台,实现作物长势监测、灾害监测、产量评估、损失鉴定等“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9月2日凌晨,台风“苏拉”过境广东期间,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的“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精准制定预警信息和预防措施,向农户自动发送防灾提醒;平安产险通过气象平台“鹰眼系统”提供数字化风险分析和风控服务,通过台风防控实验室制定保单筛选规则,对客户精准作出台风、暴雨、内涝等预警提醒;太保产险使用无人机对走访的农田、果树、森林、水产等进行全景风险巡查,运用养殖可视化系统对牲畜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排查电气火灾隐患,并对存在的风险提出改善建议。

“保险公司不断探索将高科技手段引入风险减量服务模式中,覆盖险种包括车险、农险、巨灾保险等,风险减量的成果已初步显现:一是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二是助力查勘理赔,三是推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如有的公司通过自建'船舶网络一体化平台’,模拟复盘船舶事故全过程,此举推动了海事部门重新调整航道航标,及时消除往来船舶运输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原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陆玉华说。

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大伟认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和巨灾保险体系化急需突破。“如何评价和量化巨灾可能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巨灾保险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做好巨灾风险减量管理的关键一步。当前,国内巨灾保险的实际赔付率等方面仍不是很理想,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卢大伟说。(经济日报记者 杨 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巨灾债券颠覆传统保险业未来几年规模或增一倍
焦点|发挥防灾减损作用 农业保险助力守住“粮袋子”
新国十条具体内容全文公布
精彩回放| 快来领取次生灾害风险解读及应对策略的“课堂笔记”
两个近乎黑色幽默的保险故事2013年11月19日 10:30 作者:陈志龙
潘 萍:保险,想说爱你不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