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因》运气方·司天方

“客气”用来表示全年六个时段每一步的特殊气候变化。其中,每年排列于第三步的客气叫做“司天之气”,位于第六步的客气叫做“在泉之气”, 位于其余四步的客气叫做“间气”。“司天之气”,主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兼主第三步的气候。“在泉之气”,主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兼主第六步的气候。“司天之气”也称“岁气”,对全年气候影响更为明显。

静顺汤


太阳寒水


请输入标题     bcdef

静顺汤

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乃少阳相火加临厥阴风木。民病瘟疠,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乃阳明燥金加临少阴君火,民病气郁中满。三之气,乃太阳寒水加临少阳相火,民病寒,反热中,身热瞀闷。四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阴湿土,风湿交争,民病肉痿足痿,注下赤白。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民病郁郁不舒。终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民病凄惨。治法宜用甘温平其水,酸苦补其火,折其郁气,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也。

附子(辛甘热)  炮姜(苦辛温)  木瓜(酸温)  茯苓(甘淡)  牛膝(苦酸)  甘草(甘平)  诃子(苦温)  防风(甘辛温)

自大寒至春分,去附子加杞子。

自春分至小满,依原方加杞子。

自小满至大暑,去附子、木瓜、炮姜,加人参、杞子、地榆、白芷、生姜。

自大暑至秋分,依原方加石榴皮。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不加减。

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当归、白芍、阿胶

歌诀  静顺汤医辰戌年,太阳寒水是司天,附姜茯膝木瓜草,诃子防风八味全,随气初终加减服,扶其不胜抑其偏。

方解  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太阴在泉,湿淫所胜。”为病与此不同。其治司天之寒淫,平以辛热,佐以甘苦。治在泉之湿淫,主以苦热,佐以酸淡。立方大意即本之,此后俱仿此。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审平汤


阳明燥金


请输入标题     bcdef

审平汤

卯酉之岁,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气化运行后天。初之气,乃太阴湿土加临厥阴风木,此下克上,民病中湿肿胀,面目浮肿,善上气,鼽衄,嚏欠,呕吐,小便黄赤,甚则淋。二之气,乃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民病寒热。三之气,阳明燥金加临少阳相火,此下克上,民病燥热交合,凉风间发,寒热、头痛作渴。四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太阴湿土,此下克上,民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咽干引饮,心痛,痈肿疮疡,骨痿便血。五之气,厥阴风木加临阳明燥金,民病气不和。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治法宜咸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适事为故。

天冬(甘寒)  远志(苦辛温)  白术(苦甘温)  白芍(苦酸寒)  檀香(辛温)  山萸(酸微温)  炙甘草(甘微温)  生姜(辛温)

自大寒至春分,加茯苓、半夏、紫苏。

自春分至小满,加元参、白薇。

自小满至大暑,去远志、白术、山萸,加丹参、泽泻。

自大暑至秋分,去远志、白术,加酸枣仁、车前子。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自小雪至大寒,依原方。

歌诀  审平汤方治燥淫,司天卯酉属阳明,檀香远志山萸肉,白术天麦芍药并,甘草生姜同入剂,扶金抑火令其平。

方解  按方下原注云:“宜咸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而方中无咸寒之药,何也?《内经》“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少阴在泉,热淫所胜”,为病与此不同。其治司天之燥淫,主以苦温,佐以酸辛。治在泉之热淫,主以咸寒,佐以甘苦。细绎其义,亦不外五行生克之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升明汤


少阳相火



请输入标题     bcdef

升明汤

寅申之岁,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厥阴风木,民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痛,肤腠生疮。二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少阴君火,民病热郁,咳逆呕吐,胸臆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三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少阳相火,民病热中,耳聋目瞑,血溢疮疡,咳血鼽衄,渴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四之气,阳明燥金加临太阴湿土,民病胁胸支满,身重。五之气,太阳寒水加临阳明燥金,民病避寒邪,君子周密。终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阳寒水,民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法宜咸寒平其上,辛温治其下,渗之,泄之,渍之,发之。

酸枣仁(甘酸)  蔷薇(甘苦微寒)  生姜(辛温)  半夏(辛温)  青皮(辛酸)  紫檀香(辛温)  炙草(甘平)  车前子(甘淡微寒)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玄参。

自春分至小满,加丁香。

自小满至大暑,加漏芦、升麻、赤芍。

自大暑至秋分,加茯苓。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

歌诀  升明汤治寅申岁,相火司天木在泉,酸枣蔷薇青与草,檀香姜夏共车前。

方解  按原注云:“咸寒平其上”,而方中仍无咸寒之药。惟加减法有白薇、玄参,正是咸寒之味。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内经》“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厥阴在泉,风淫所胜”,与此为病不同。其治司天之火淫,主以咸寒,佐以苦甘,则与此略同。其治在泉之风淫,主以辛凉,佐以苦甘,而此方云辛温,则不同矣。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备化汤


太阴湿土



请输入标题     bcdef

备化汤

丑未之岁,太阴司天,太阳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厥阴风木,民病血溢,经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脚弱。二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少阴君火,民病温疠盛行,远近咸若。三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少阳相火,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四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阴湿土,民病腠理热,血暴溢,心腹胀满,寒疟,甚则跗肿。五之气,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民病皮肤寒气及体。终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太阳寒水,民病关节禁固,腰脽痛。治法宜酸苦以平其上,甘温以治其下,以苦燥之温之,甚则发之泄之,赞其阳火,令御其寒。

木瓜(酸温)  茯神(甘淡)  牛膝(苦酸)  附子(苦辛热)  地黄(甘寒)  覆盆子(甘温)  甘草(甘平)  生姜(辛温)

自大寒至春分,依原文。

自春分至小满,去附子,加天麻、防风。

自小满至大暑,加泽泻。

自大暑至秋分、小雪、大寒,并依原方。

歌诀  备化汤年临丑未,司天湿土太阴居,覆盆茯膝瓜甘地,赞火御寒姜附胥。

方解  《内经》:“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太阳在泉,寒淫所胜”,为病与此大不同。其治司天之湿淫,主以苦温,佐以酸辛。湿上甚而为热,则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也。其治在泉之寒淫,主以甘热,佐以苦辛。而此云“酸苦以平其上,甘温以治其下”,正与经文相合处。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正阳汤


少阴君火



请输入标题     bcdef

正阳汤

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乃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民病关节禁固,腰脽痛,中外皆疮疡。二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阴君火,民病淋,目赤,气郁而热。三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民病热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四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阴湿土,民病黄疸,鼽衄,呕吐。五之气,少阳相火加临阳明燥金,民病乃安,邪复至,春为疟。终之气,阳明燥金加临太阳寒水,民病上肿,咳喘,甚则血溢,下连少腹,而作寒中。治法宜咸以平其上,苦热以治其下,咸以软之,苦以发之,酸以收之。

白薇(咸寒)  玄参(咸苦寒)  川芎(辛甘温)  当归(辛甘温)  桑白皮(甘寒)  白芍(酸寒)  旋覆花(咸辛)  甘草(甘平)  生姜(辛温)

自大寒至春分,加杏仁、升麻。

自春分至小满,加茯苓、车前子。

自小满至大暑,加杏仁、麻仁。

自大暑至秋分,加荆芥、茵陈蒿。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杜苏子。

歌诀  正阳汤里咸酸苦,君火司天交子午,旋覆玄参桑白薇,芎归芍草姜同取。

方解  《内经》:“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此方治法,皆合经旨。惟“以苦发之”之句,见少阴在泉治法中,少阴司天无此句。(按此句原本于《六元正纪大论》所云:“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敷和汤


厥阴风木



请输入标题     bcdef

敷和汤

巳亥之岁,厥阴司天,少阳在泉,气化运行后天。初之气,乃阳明燥金加临厥阴风木,民病寒,于右胁下痛。二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少阴君火,民病热中。三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民病泪出,耳鸣,掉眩。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民病黄疸,胕肿。五之气,太阴湿土加临阳明燥金,燥湿相胜,寒气及体。终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水克上火,民病瘟疠。治法宜用辛凉平其上,咸寒调其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

半夏(辛温)  枣仁(甘酸)  五味子(甘酸)  炮姜(苦辛)  枳实(苦辛)  茯苓(甘淡)  诃子(苦温)  橘皮(辛甘)  炙甘草(甘平)

自大寒至春分,加牛蒡子。

自春分至小满,加麦冬、山药。

自小满至大暑,加紫菀。

自大暑至秋分,加泽泻、山栀。

自秋分至小雪,大寒,并依原方。

歌诀  厥阴巳亥用敷和,风木司天土病多,(《内经》:厥阴风木司天,脾胃之病为多。)橘半草苓姜味枳,枣仁诃子九般哦。

方解  《内经》:“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治以咸冷,佐以苦辛。”此方辛凉咸寒,在加减法中,而不入正方,正方九味,多是温中补土益肺之药。盖木盛者土必衰,培土生金,正所以抑木也。


以上六方,治六气之客气为病者,客气迁移,故法有加减。其方意深奥,有与病相合者,有与病不相合者,若必欲为强解,未免昧心诬圣,宁阙其义,以俟明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解方剂--敷和汤】
渝微学社实用小课堂3——三因司天方之地支六方知识大梳理
δ153庚寅庚申:上少阳相火 中太商金运 下厥阴木 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药食宜也。
中医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基础,五运六气培训,王松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入门,什么是五运六气,内经五运六气,王松华
解读三因司天方——静顺汤
2019年(己亥年)五运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