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作者:奚晓平 汤宁 提供人:网上家长学校 阅读:402 评论:1 时间:2006-11-13 14:43:45

     在咨询现场?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个场景。坐在咨询师面前的母亲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孩子存在的种种问题?一再地询问我们的咨询师?面对有问题的孩子?他们到底该怎么办!12日?在常熟市第一中学那古朴的校园里?我们的咨询师尝试着?让家长接受这样的信息——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苏舟子老师从一开始就切入了讲座正题。记者注意到?观点一扔出?下面的一些家长就有些坐不住了。昨天?城市商报与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心灵之约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来到了常熟市第一中学?这也是我们系列活动的第四站。在昨天的公益讲座上?苏舟子老师说?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孩子有力量去承担自己的未来?不相信孩子能够照顾自己。这种?最终成为代替控制阻碍孩子的力量。

     而在随后的现场咨询中?我们也发现?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除了让孩子吃饱饭穿暖衣外?家长也开始想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另一方面?因为普及的关系?以及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缺失?家长把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都归结为孩子的心理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

     不给压力不代表没有压力

     我对女儿一点要求都没有?为什么她考试的时候还是那么紧张呢!在昨天的现场咨询会上?许女士在面对着我们的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她告诉专家?自己和丈夫是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离婚以后?一直是她一个人拉扯着女儿长大?而孩子的父亲自从和她离婚以后?就没有露过面了。正因为这样?在女儿的生活中?许女士从来没有提到过孩子的父亲?甚至连女儿父亲的照片都没有给孩子看过?而女儿几乎对自己的父亲一无所知。许女士强调?自己之所以这样避免提到孩子的父亲?不让他们有接触?完全是为了孩子。因为她不想让孩子时刻想到父母离婚的事实?而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另外在学习上?许女士的女儿自小就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有一个问题近年来逐渐显现?就是孩子在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时候?就会很难受?而且到了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就会非常地紧张、不安?然后又影响到了她考试的正常发挥。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孩子痛苦不已。许女士对孩子的这种情况?非常不能理解。因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许女士一直很放心?从来都是靠孩子自觉学习的?几乎没有给过孩子压力。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咨询师在了解了许女士所说的情况后?很明确地指出?其实这一切的问题还是出在家长的身上。许女士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很懂事、很上进的孩子。但她的这种过分的上进和对学习成绩的苛求?和父母的离婚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女士避免提到有关孩子父亲的事情?孩子和自己的父亲根本没有交流。但没有交流并不代表不存在?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其实在许女士女儿的心目中?一直是明白自己父亲的存在的。而孩子在面对自己明明是有父亲的情况下?父亲却从来不关心和照顾自己和妈妈?妈妈完全是一个人辛苦地将自己养大。那么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母亲。如果我学习不好?怎么对得起母亲啊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日积月累?越来越强烈?孩子就这样不断地、无节制地给自己暗自加压?结果就是现在的这种情况。所以说?做父母的?不应该有父母的事情和孩子无关?孩子只需要吃饱穿暖有人关心就好这样的想法。像是许女士就应该和自己的丈夫好好沟通?一同关心爱护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分离是父母之间的问题?但作为孩子不要因为父母的事情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依然存在?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婚而改变。

1/4页

     夫妻之间的问题别迁怒孩子

     在现场咨询会上?还有这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母亲?她边流着泪边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在家里?她总是嫌女儿的性子慢?吃饭慢?画画慢?做什么都慢。像是有一次?女儿因为没有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里完成作业?放学后把作业带回了家。晚上?即使是她盯着女儿做作业?可女儿还是磨磨蹭蹭的?直到将近半夜才把作业做好。后来只要女儿一做什么事情?稍有磨蹭?做母亲的她心里就会来火?就会禁不住地骂女儿?有时候甚至会打女儿。作为母亲?她对自己的这种火暴行为也觉得非常奇怪和担心。她自己真怕哪天没控制好?把女儿打坏了就追悔莫及了。

     心理咨询师在通过和这位女士的孩子交流过后?告诉这位女士?其实她的女儿很聪明?性子也不慢?做事也不慢。之所以女儿做作业在她看来显得磨蹭?其实多半是因为她过分关注女儿做事情的速度而逐渐造成的。她盯得越紧?女儿就越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完成的心态。在女儿的潜意识里?作业并不是她自己的事?而是妈妈的事情。女儿会想?不完成作业?自己倒不在乎?妈妈会替我着急呢?所以做女儿的尽管嘴上答应要快点做完作业?但用不了多久?就会不知不觉地走神?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想别的事情了。

     可是表面上看来这是妈妈和女儿之间的事情?但是当心理咨询师问这位母亲为什么会总觉得女儿做事慢的时候?这位母亲心中的那股怒火立刻冲向了丈夫。那位女士说?丈夫平时很少在家?即使回到家里?也很少和女儿妻子说话。她周围的人都说她丈夫很沉稳。而她觉得?丈夫性子实在是太慢了?做起事来慢得真是让人心都发焦。她想?要是女儿长大了和爸爸一样?她可无法接受。所以她总是催促女儿做事要快?就是出于这样的心态。由此看来?妈妈之所以总是骂女儿?其实是家中爸爸妈妈之间的问题。丈夫的慢性子是妻子脾气火暴的根源。如果说丈夫做事情快一点?或是多回家?多和妻子女儿交流?就会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做母亲的?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对丈夫不满?而迁怒到孩子身上?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专家建议不要与青春期的孩子对着干

     在当天的讲座上?苏舟子老师一再地提醒我们的父母们不要与青春期的孩子对着干。苏老师说?初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因此?对初高中学生进行教育?父母和老师倘若不明白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或不懂得基本的沟通技巧?那么?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就会在所难免了。我们的家长们?总是要求我们的孩子这样?要求他们那样。其实?家长有没有想过?你是做过孩子的?所以应当懂得孩子的心?但孩子没有做过父母?所以?是不是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逆反。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就更应该注重技巧。首先?要和孩子平等相待。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像朋友一样说话?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而不是对孩子说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第二?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无论孩子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想法?再荒唐?再令父母生气?一定要先理解他们?接纳他们?要先想想孩子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而不要先去指责?否则?交流就很难进行下去。一般情况下?听了孩子的想法后?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的想法不错?那你想怎么实施呢?具体的计划呢!这样?如果无法实施?孩子自然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幼稚了。第三?父母要学习用担心的口吻说话。比如孩子说他要做一件事?但这件事情父母觉得不合适?父母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先跟孩子说明这样做父母很理解?慢慢地再跟孩子说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父母有什么担心?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第四?聪明的父母是懂得在孩子面前装傻的。父母对孩子?对亲子之间的关系改善帮助很大。第五?就是要给孩子空间?有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要让孩子有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私密甚至隐私。

     苏舟子老师颇有意思地说?要与青春期的孩子处理好关系?父母最好记住一句话,关系重于教育。亲子关系和谐了?教育就会很顺畅?处理不好亲子关系?教育就会无效?甚至相互伤害。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完美的人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什么都不如别人的孩子。事实上?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出于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家长们往往是因为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完善?所以他们太希望用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满足父母的愿望——父母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他们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因此?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能保持优秀、第一?不能有一点的不好?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对孩子训斥。

     父母要求孩子完全的完美?各方面都很强。等孩子到了十五六岁以后就会无意地把从小父母灌输给他的一些观念放在大脑里面?形成他们的超我?只要他们稍稍不如意?就会觉得自己很糟糕——他们也期待自己是个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做不到。一旦做不到就否认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就会自卑、或者自暴自弃

     假设我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那么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不对。比如?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好多不同样子的花。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告诉孩子说?只有某一种样子的花才叫花。那么?等他长大了?他就会觉得?世界上其他的花都不是花。尽管大家都明白?其他的也是花?但对于孩子来说?要成为那样的一朵花显然是很困难的?那么他只有自卑或者自暴自弃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要认同自己?先要对自己的不完美予以认同和承认?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

     在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时?苏舟子老师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夫妻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达成的默契是很关键的。既然

2/4页

    是最为简单的家庭也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系统?任何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都会影响到第三个家庭成员?同时也受到第三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倘若夫妻双方关系融洽?并相互作用?相互支持?那么?他们的孩子往往能够有比较健康的发展。

     许多表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追根溯源?其实是父母的问题。比如?母女关系紧张?是因为夫妻之间缺少理解支持后妈妈情绪的转移?许多离婚妈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有的甚至变得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其他一概不管。这样的状况正表明?即使是离婚后的丈夫?仍然会以某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甚至操控妻子和孩子。倘若妻子不能很好地识别或者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她和孩子的关系就很难真正处理好?她和孩子就会变得不是过于纠缠就是过于紧张对抗。因为妻子有许多针对丈夫和家庭的愤怒?或者是针对自己和人生的抱怨?会通过对孩子的所谓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或者对孩子的情不自禁的打骂来宣泄释放。

     任何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系统的问题。要使孩子的状况有改观?家长就应该学着控制自己情绪?或者不再把孩子控制得无法自由呼吸。倘若我们能理解家庭系统的相互作用理论?利用第三方?母女出现问题的时候?让爸爸出场?使得爸爸和妈妈做些改变?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一点?甚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那么?解决孩子的问题也就容易得多了。

[出处:城市商报]

3/4页
4/4页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问题多在家长身上 专家:家庭教育注意三误区
为什么孩子一到开学就生病?
班级前十名的孩子,父母每天都重复这件事!
孩子成长中的四大症状 父母要注意
疼孩子、爱孩子方式不对,会让他一点点变懒、变笨,值得家长反思
震惊!妈妈不识字,也能辅导女儿成优等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