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课参考 文化经典 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高考复习之《论语》选读答题探讨》教案
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一  关于《〈论语〉选读》教学指导建议的说明
1.关于选修课程的开设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为了传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训练学生必要的语言规范和技能,选修1A系列选择了三种(《〈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选修1B系列推荐了四种(《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中国当代散文鉴赏》、《写作》、《史记选读》),建议选择其中二种。
2.关于教学指导意见的体例
《〈论语〉选读》的教学指导意见按五个条目阐述。⑴教学目标:以1、2、3编目,从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两方面提出本课教学任务。⑵学习要求:分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基础要求”指名句名段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段的翻译、课文内容的解读等难度稍低的要求。“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⑶教学建议:《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层次
教学内容
价值目标
文字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读懂文章、积累知识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
学习章法、培养能力
文化
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
传承文化、提升思想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学习要求”的具体化,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⑷写作实践:每一课提炼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二三百字的文章。考虑到教学时间,建议写短小的读后感或者稍有探究色彩的小评论。⑸课时安排:对每课的教学课时作出建议。
3.关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教时,二是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于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价而沽”“求诸己”“楚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4. 对于课时分配的建议
《〈论语〉选读》共36教时,教读时间30教时,复习时间6教时。每课教读时间平均3教时,具体到某一课的教读时间由教师灵活把握。
5. 对于选修课教学课型的建议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有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⑴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⑵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
⑶读书报告课型: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
⑷评点交流课型: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等方式进行。
⑸课题报告课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⑹作业练习课型:结合课文后面“文言练习”的题目,教师拟制相关练习题,以课外作业或者当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并注重讲评。
6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的规定。教师在教读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5种课型,只是几种课型开发的思路,并不是教读中只有而且只能有这五种课型。而且无论采用什么课型教读,都必须要达到“学习要求”中的基本要求。
6. 考试评价的建议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重视每一课的学习要求达成的质量,结果评价可以采用小论文写作或者传统卷面考试。无论哪一种评价都要兼顾到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课  为政以德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3.背诵重点语段。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2.1 、2.3  、13.6 章和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必 用 社稷 相 国 家 年 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 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民免而无耻 节用爱人 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发展要求
5.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6.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说明
【教学建议】
词语理解的主要目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季氏篇》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都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的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
【写作实践】
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治国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二课  克己复礼
【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2.1、3.1、16.2、13.3 章 。
2.掌握“敏 希 阙如 奚 鲜 期”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归 目 事 诸 弟 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
克己复礼 郁郁乎文哉  八佾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下有道  名正言顺  犯上作乱
4.熟读课文,品味文段的语体和语气,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
5.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
发展要求
6.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
7.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
说明
有些句译可参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每一章的基本观点可以尝试用简短的词句加以概括。
【教学建议】
对3.1章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一句,杨伯峻和南怀瑾都认为应理解成“这样都可以狠心做出来,那么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教师可参阅《论语译注》、《论语别裁》。16.2章的“十世”“五世”“三世”具体例证可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考证。13.3章中“君子所不知,盖阙如也”的语译应该加上“你怎么能乱说呢”,语意方能完整。“正名”是一个重要概念,古来说法歧出,教师可适当参阅各种说法。1.2章的“弟”应该讲作“悌”,指的是弟子对兄长的正确态度。2.8章的“色难”也是一个重要短语,历代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理解关系到对该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建议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说法。
《论语》上的礼是个人的礼,也是社会秩序的礼。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是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其要恢复的自然是周礼。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也就可以叫做忠了,所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是变化是不应该的。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社会的混乱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解决“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治国之指导思想问题,所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必可行也。”
该课每一章大致可以归纳出基本观点,譬如12.1章的“克己”,3.14章的“崇古”,3.1章的“秩序”,16.2“道”,13.3的“正名”,1.2和2.8章的“孝悌”,17.21章的“报恩”,3.3章的“仁”等观点。对该课的主题阐发,应该在学生对每一章的基本观点有所领悟的基础上进行。
【写作实践】
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请你联系社会实际,谈谈看法,不少于200字。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学目标】
1.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8.5章和1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  津  为  是  食  见  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发展要求
5.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
6.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说明
孔子“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的一面,教师在讲述中可以列举相关历史人物,体会其浩然正气与不灭的民族精神,从而深刻理解儒学的积极意义。
【教学建议】
这一课教学要抓住叙事要素,从行为细节、对话语气中想象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的精神和心态。重点抓住前四章的教读。成子弑简公,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但他仍然沐浴而朝,而且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14.21章的教学要通过当时的背景和报告的艰难中体会孔子“卫道”的精神。18.5章要深刻领会接舆的风歌含义,理解孔子主动寻求对话的态度,要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体会孔子的内心苍凉。18.6章抓住对话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18.7章相当于一个一篇微型小说,要领会丈人对子路的态度和子路的感叹。
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来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孔子与这帮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两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不可为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根为积极。
【写作实践】
根据课文材料加以想象扩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小说。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五课  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6 、 5.26两章。
2.掌握“病  伐  趋  微  其  经 ”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立 达 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
就近取譬    被发左衽    一匡天下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
发展要求
6.认清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
7.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说明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譬如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是其次的事。4.15章讲到的“忠恕”,乃是待人的基本原则。6.30章提醒在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等。这样就涉及到“忠恕”“仁爱”的基本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从对管仲这个人物的分析入手(可补充介绍管仲的事迹)进而理解孔子关于仁的丰富的含义。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他能否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小凉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
可以引用一些外围材料,引导学生认清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根本点在于维护君君臣臣的等级关系和父父子子的宗族血缘关系,而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与儒家强调的宗法等级制度有了根本的差别,所以孔子提出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是不一样的。
【写作实践】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六课 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章。
2.掌握“游、喻、鄙、奚、乐、文”在文中的含义,“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5.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发展要求
6.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说    明
主要是“理解孔子的义利观”,至于“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要求不能过高,可让学生阅读“相关链接”,然后结合课后练习三,自由发表对孔子、韩非和董仲舒三人的义利观。
【教学建议】
文中一些文言特殊现象要提醒学生关注,如:“孙以出之”的“孙”通“逊”,“知者乐水”的“知”通“智”;“耻恶衣恶食者”的“耻”是意动用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饭”和 “枕”用作动词;“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以为己任”等句都是介词宾语前置。在文意理解上,12.8章是难点,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
源自本课的成语不少,它们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并且流传至今,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可以让学生找出并造句,以带动文本研读,并激发对《论语》的热爱。有些成语后来意义发生了变化,可以通过讨论、辨析以引起学生注意。
本课7.16、7.19两章孔子自道的文字,为我们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可以让学生揣摩孔子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以感受夫子的高尚情怀和乐观精神,从而形象地理解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原文非常简约,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会,深入讨论原文的内涵,将原文具体化。如从7.6章看,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可以让学生讨论本章对当前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生动地理解《论语》在今天的应用。如可让学生以“市场经济时代的义利观”为题,展开讨论。
【写作实践】
本课内容是儒家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语录。假如让你选择其中某一章或某些句子,做成条幅以赠人或自勉,你将选取什么内容?请你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章,阐述选取的理由。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八课 周而不比
【教学目标】
1.理解儒家的人际交往观。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发展要求
5.探究“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
说    明
【教学建议】
在疏通文意环节中,要辨析“周”“比”“党”等词义的异同;弄清“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中“友”的用法。课后练习四宜在疏通文句过程中适时分别插入完成。在文意理解上,2.10章、4.7章是难点,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
人际交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和体会,深入讨论原文的内涵,将原文具体化,并从《论语》中汲取人生智慧,用先哲具有警醒意义的话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鞭策自己走向成熟。可以先让学生概述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并朗读相关章句。然后在自己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章句旁边写评注或随感,与同学交流分享。为了深入阐发本课文化内涵,理解孔子的人际交往观,还可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实际,你认为“周而不比”应该有哪些表现?
2、不是说“仁者爱人”吗?可是,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也就是说仁者不仅能爱人,还能恨人。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老子说“报怨以德”,而孔子不同意这种做法,主张“以直报怨”,这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4、孔子认为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有人说,这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对朋友不负责任的态度。你认为呢?
为使学生加深对孔子交往观的理解,并赋予它时代特点,可让学生围绕“交友”话题,每人拟思想火花5条,在壁报上交流。
【写作实践】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即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你能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和生活的实际,赋予这句话新的内涵吗?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教学目标】
1.领悟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源自本课的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7.8、11.22章。
2.掌握“习、趋、愤、与、素、诸”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4.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
5.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发展要求
6.简要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说    明
【教学建议】
疏通文意时,要辨析“文学”“异闻”在文中的意义;3.8章比较复杂,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补充注释“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要引导学生辨析、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其斯之谓与”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宾语前置形式,其中“之”是提宾的标志。“绘事后素”是“绘事后于素”的省略。
本课涉及孔子关于教育的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学生对此有体验,有感触,也一定会有想法。可以让学生研读文本,思考并概括章句中蕴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最好是让学生联系当前教育现状和自己的学习实际,参与问题探讨,从而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如: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2、哪些章句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育原则?本课中有典型案例,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3、“有教无类”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论语》是语录体,上下文没有联系,历来对它的诠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课前查阅《论语》相关内容,并上网搜寻有关资料,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后“文言练习”四、五,涉及古代文化中的称谓问题,情况复杂,难度过大,故不作统一要求。对于古代文化知识,我们主张随文理解,不要求系统掌握。
【写作实践】
“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孔子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其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请你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就其中的一条进行评说。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感人的师生关系。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源自本课的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7.4、9.11章。
2.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
4.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
5.理解文中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发展要求
6.探究《论语》中叠句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说    明
【教学建议】
7.11、9.23、19.24章是本课文意疏通的难点,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11.13章可补充注释:
(1)訚訚,音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2)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3)得死,当时俗语,谓得善终。然,语气词,用法同“焉”。
本课章句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人物语言情感十分强烈。建议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揣摩人物语气,品味人物思想情感,从而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
9.11、9.23和19.24三章中,颜渊和子贡都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及。颜渊还谈到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子贡非常敬重孔子,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贬损。两人的话语中都充满了对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情。
本课中孔子的话生活化、口语化,多处采用叠句形式,极富感染力,处处表现出浓烈的爱生之情。孔子看到学生志向高远,文采斐然,情不自禁说道:“归与!归与!”由衷的喜悦溢于言表。 子路非常刚强,但有勇无谋。孔子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话里是老师深深的忧虑和牵挂。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说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话语中充满痛苦和无奈。颜渊死了,孔子哭喊:“噫!天丧予!天丧予!”“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叠句和反问形式表现出哀伤欲绝的感情,足可催人泪下。
【写作实践】
结合孔子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你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题,写一篇演讲时间为2—3分钟的演讲稿。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学风格,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点!尔何如?’……'吾与点!’”。
2.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3.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4.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发展要求
5.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
说    明
要求对已学过的《论语》中的状态形容词作简单归纳。
【教学建议】
本课在疏通文句上,个别地方会有困难,可重点分析以下语句:
(1)毋吾以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句,又有成分省略,还原为“毋以吾(年长)(而不言)也”。
(2)不吾知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3)则何以哉——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以,为,做的意思。
(4)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 用。
学习本课主要把握两方面内容,一是从“问志”——“言志”——“评志”的过程,来感受孔子的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二是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来分析、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具体而言,可以从讨论以下问题入手,来把握文本内涵: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曾皙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有何才能,胜任何职,而是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但是孔子为何“吾与点也”,对曾皙的回答由衷地赞同?孔子的“志”又是什么呢?
3、结合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并说说从这场围绕“言志”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孔子怎么样的教学风格。
曾皙描绘的暮春郊游图,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令人神往。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驰骋想像,口头描述具体情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助于理解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孔子为何要“与点”?这是让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适时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
【写作实践】
以“夫子何哂由”为题,写一篇探究性文章;或联系实际,以“我看'其言不让’”为题,写一篇评论性文章。不少于200字。
【课时安排】 3教时。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背诵11.16、13.23、13.24、17.13章。
2.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发展要求
4.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说    明
【教学建议】
疏通文字,4.10、13.21、1.12章有一定难度,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之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要正确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教师也可以作必要的解释。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从分析具体形象的材料入手。可让学生从《论语》中找出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例子,进行讨论分析,从而阐释中庸之道的内涵。例如本课11.16和13.21章就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再如第六课7.38章:“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学习本课,还应该让学生辨析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的区别,讨论中庸之道在今天的作用。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也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探讨,以加深理解。
【写作实践】
从人类历史上看,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价值观念)的不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并不少见,就是进入21世纪以来,虽未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但局部地区的战争则仍然不断,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文化问题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原因。如何化解这种因文化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冲突甚至战争,也许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原则。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高考复习之《论语》选读答题探讨》教案
温岭中学    杨华
一、课型:高考复习课
二、学情分析:
1、  本教材为全新教材,没有相关的高考复习资料。
2、  教材量大,古文所处时代距今较远,语言障碍大,兼之当初学习时间相对不足,故重点在文言知识的落实上,思想性系统性未及体现。
3、  初学距今已近一年,学生对本教材比较生疏,
三、教学目的:
1、巩固对《论语》教材的记忆,帮助学生在意识中初步建立孔子思想的体系。
2、通过案例分析,填补这一领域复习指导用书的空白,预测以论语为材的高考出题方向,归纳相关的解题思路。
3、通过强化练习与课堂点评,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各种题型,以求规范答题。
4、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复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课堂练习、集体讨论、重点评述、归纳总结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台州市第一次调考试题第24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中的含义是什么?子贡引用它的用意又是什么?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
小结1  《论语》题型之一:基础理解型
2、分析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之《论语题》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结2  《论语》题型之一:选择分析型
总结问题症结:一空,二偏,三乱。
解题方法:一亮观点,二有分析,三联系实际。
3、探讨《论语》题型之三:辨证探究型
4、复习对策
(1)了解《论语》必学课文内容。理解文句的意义,理解孔子及其门徒的观点和为人特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论语》选读的课后的“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等知识。
(2)对孔子学说和其为人有自己的认识,并能有条理地阐发自己的观点。
(3)要有自己的认识和阐发,同时应渗透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附1]
学生答案
答案一
孔子。人属于社会,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的危机,好也罢,苦也罢,人都应该直面,而不应该选择放弃。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给问题制造更大的麻烦。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前方道路需要我们直面,路在何方,不容我们退缩。
答案二
我赞成孔子的观点,“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孔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社会的安定和进步需要一大批敢于牺牲的有志之士。倘若共产党不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哪会有现在的新中国呢?所以我赞成孔子。
答案三
桀溺、孔子。我赞成孔子。原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可嘉。
答案四
1、隐居是逃避现实的体现,是弱者的行为,勇于进取才是强者的标志。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是这样,改革社会也是一样的。
3、“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体现出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行为,敢于面对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答案五
我赞成孔子的观点,因为桀溺认为,世界动荡不安,跟随那些打战的还不如选择归隐田园。而夫子则不然。夫子认为正因为世界不安稳,他才要出来指导这些政客们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善待百姓。
[附2]
《论语》课后巩固练习
(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衍文:
产生原因:
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级教师林凤华老师获奖课例精选三:集体备课大赛省一等奖《<论语>十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54论语十二章说课稿
文言文教学的“三味课堂”
【青春语文·孙秋备整合教学研究】聚焦篇性 创设文言教学深境——余映潮老师《<论语>十二章》课例研习...
非常教师 朱文君十年磨的是观念和眼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