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吗?有些药物可让人“发烧”!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6岁的女孩感冒后,家长1个月里不断带她去输抗生素,她却一直发热、出皮疹。后来到上级医院考虑发烧等症状是药物引起的,停药后不久,热便退了。


临床上,药物热是由于患者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药物热不少见,但这个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今天我们就讲讲这个药物热。


为什么会发生药物热?


1.药物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


这种药物热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而是在药物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污染了微生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等外源性致热源所致。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


2.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致


如静脉给药时引起的静脉炎导致发热,肌注时因局部引发无菌性脓肿导致发热。


3.因药物的药理作用所致


此种发热虽与用药有关,但非药物直接引起,常因药物造成病原体短期内大量死亡或病变组织的迅速崩解,毒素刺激机体而引起发热。如青霉素治疗梅毒。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癌组织的大量破坏,释放出一系列炎性介质和毒素而引起发热。


4.药物影响体温调节机制所致


如苯丙胺、可卡因等,可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过量使用甲状腺素时,由于使基础代谢亢进而发热。婴幼儿、极少数成人患者对上述药物耐受性差或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有时即使小剂量也能引起药物热。


5.某些个体先天性生化代谢缺陷所致


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使用伯氨喹啉等药物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发热。


6.因药物的过敏反应


患者可伴有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等。


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热呢?


广义而言,任何药物均可能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内毒素或其它物质等污染而引起用药者发热。尽管非药物本身所致,但却与用药有关。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这种机制引起药物热。


最为常见的药物:


磺胺类、两性霉素B、青霉素类、博莱霉素、更生霉素、青霉胺、抗组胺药、甲基多巴、苯妥因钠、阿托品、水杨酸类、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较常见的药物:


头孢菌素类、利福平、链霉素、别嘌醇、硫唑嘌呤、西米替丁、丙基硫氧嘧啶、肝素等。


偶见致病药物:


氯霉素、四环素、洋地黄类、胰岛素、中药等。


此外,常用的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结核药(如利福平、异烟肼等)、酶类及生物制剂(如人血白蛋白)也都可能引起药物热。


怎么识别药物热?


药物热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药物热。


1.典型的药物热总出现在用药后第7-10天,若以前接触过这次所用的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发现发热,个别病例可短至1小时或长达25天。体温常在37-39℃,也可高达40℃以上,可伴有皮疹、关节痛等。


2.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次上升,而找不到原因。


3.原有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而上升,以前可有同样病史。


4.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但一般情况良好。


5.停药后体温很快下降。停药后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则强烈提示药物热。


药物热怎么处理?


对药物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用一切可疑药物,补液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和退热。重症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高热或超高热的患者可同时应用物理降温,但对酒精过敏者,禁做酒精擦浴,不用以酒精做溶剂的氢化可的松。值得注意的是,钙剂、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也可引起药物热。因此不主张首选这些药物处理药物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经验教训每日一例(第342期)
用药也会引起发热--详解“药物热”
“藿香正气千万不能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这是真的吗?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情况调查
【安全用药】退热药,按需使用还是规律服用?
双硫仑样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