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与精神状态1

申明:这篇文章一如我过去写下的大量文章,只可看作是文学性的感悟,不是田野调查研究后的“科学结论”。虽然只是感悟,但我认为,与其伪装成“科学”来声称“你们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因为这是我的经验教训”,倒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这是我经历过的困境,为了突破糟糕的境遇,我做了如此种种尝试。

身体仍然是我想重点讨论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一具身体,这是基本事实。活着的人,都有一具能活动的身体,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以存活下去,且有像外界彰显自己的存在、努力证明自己的重要性的倾向。部分人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身体活动受限。而另外一些人,却是因为他自我约束,所以身体活动受限。我想讨论的就是最后这种情况。

这事说起来很奇怪:每个人都有一具身体,但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自觉地)训练这具身体,让它变得强壮而充满活力。由此可以想象,古代那些满腹经纶的书生,谈论起国家大事时,滔滔不绝,唾沫横飞,而他们的身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藏在宽大的衣饰之下的消瘦躯体。

在此,我想替这些古人们辩解几句:一方面,古代生活条件总体不高,人们普遍缺乏营养,所以身体消瘦且短寿;另一方面,读书人想太多,头脑中装了一些道理后,就认为某事一定是如何如何的,遇事容易激动。情绪起伏异常,经常茶饭不思,也睡不好觉,肯定也身体消瘦的原因之一。我们看古人的画像,都是脸颊深陷,身体消瘦的模样。唯独到了弥勒佛和年画娃娃这里,那些画像和塑像,才有满脸堆着笑,身体浑圆的形象。一方面,年幼的孩子无忧无虑,有母乳喂养,自然能迅速长成憨态可掬的宝宝;另一方面,佛家心广地宽,已经放下了尘世的一切烦恼,虽然吃的是素食,也能长出圆脸和大肚腩。与之相反,道士们大多是清瘦的体态,从脸上双颊无肉,道袍之下瘦弱的手臂都可以看出来。年老的道士形容枯槁,缺乏生气。

禁欲、减少食物的摄入,长时间静坐,以减少能量的摄入,来消瘦躯体,降低身体的活动水平,自然能克制身体的机能,让他变得衰弱,从而精神萎靡,这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精神抑郁,也能反过来抑制能量的摄入和自我满足的倾向。比如,用某种道德观来约束自己,认为自我满足是一种极大的罪恶,是兽性。当我们的意识被理性引导,倾向于自我否定时,我们也自然会慢慢成为一个无欲无求的人。

在古人追求超凡脱俗、成佛成仙的记载中,我们能看到“饮朝露,吃仙丹”这样的描述。而炼丹自吃的修仙传统,大概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最为有名。鲁迅先生对此深有研究。这些尝试,都建立在克制身体能量的摄入,期待服用“浓缩”而成的丹药,期待能让自己腾空飞仙。

这样的传统,到了当今社会,还有其市场。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还有人到我们村子里来宣传某种教义,声称只要信仰了他的学说,就可以不吃不喝,成佛成仙,所有的欠债,都不用还了。如果去翻阅关于当时的资讯资料,能找到很多类似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是各种教义的表演。

近些年来,修仙小说和电视剧,再次红火起来。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修仙传统。我想,这背后肯定有其尚未被人所知的原因。回到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成天炼丹药吃呢?为什么到了现在,人们还相信信仰了某个教义,就可以不吃不喝,所有欠债都可以不还了呢?

前几年,“喝绿豆汤”可以防止癌症的消息,引发了一阵追逐的狂潮。在恐惧面前,人们放下了理性判断,根本就不想去稍微思考一下,这样的说法是否真的靠谱。对民众来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种方法,能使你不再吃任何苦,从此飞黄腾达,做人上人,谁又不会动心呢?哪怕是谎言,也会出于盲从的本能去追随。

但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上有很多利用各种教义汇聚人心的故事,但无一例外,没有发生教义所承诺的事,反而只有历史的循环。从来都只是由贫穷走入富贵,然后由富贵进入骄奢淫逸,最后变成了自己曾经憎恶的那一类人。

当然,我们可以简单设想一下,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传达的教义,也是让大众要清心寡欲,克制自我的欲望。如果不用各种教条和惩罚手段,让民众规规矩矩,教会就不可能对民众有效控制。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东西方有相似之处。但我们应该能轻易意识到其中的不同,尽管克制和压抑是东西方同样的选择,但在西方,人们倾向于使用武力来冲破原有的禁锢。思想上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熟知的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三杰: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这些先贤们在思想上的突围,引领了一个世纪的自由运动。更多的人在这些思想的激发下,觉醒并行动了。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化轻视肉身的存在,甚至用禁食和禁言的方式,惩罚肉身,摧毁内心的欲念,搅乱头脑中的意志,仅仅剩下莫名其妙的恐慌、无助和失落。意志的衰退,表现在身体上,就是身体消瘦,眼窝凹陷,两眼无神。衰弱的身体和萎靡的意志,经常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当一个人自惭形秽时,其意志通常处于退缩和隐忍状态,其身体是弯曲而谦恭的姿势。我们有很多办法让一个觉得自惭形秽,让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只能追随他人或被疏离。

我们通常用“你不行,你这么做/说不对,不是你那样的”,来压制一个人的意念,让他觉得羞愧,意识处于退缩状态。让人当众出丑,觉得自己很蠢,则不亚于身体的刑罚。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惩罚一个人的身体,打板子或其它刑罚,来使一个人屈服,放弃他的想法,让他头脑空空,无所依托,心中唯有恐慌无助。

在修身一事上,我们一贯用严苛的标准来要求“君子”。最基本的要求,是君子讲话从来不错,君子“喜怒不形于色”。在我看来,这相当于将人套上了一个紧箍咒,那意思是在说,既然你自认为是君子,你就只能讲绝对正确的话,只要有个小错误,你就完了,会被人揪住这个错误,一顿洋洋洒洒的批评下来,你哪还有立足之地?虽然我们心底可能隐隐觉得这么做过于刻薄,可在君子这种人面前,我们是不会留余地的。这么一来,君子反而无趣,只是人格理想。

与之相反,恶人的故事,反倒动人心魄。恶人生机勃勃,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没有各种教义来标榜自己,反而自由洒脱。香港电影中类似的角色,至少影响了70年代和80年代生的这两代人。在90年代,或许是政策松绑,人心中的欲望终于可以释放,所以才有90年代的那些故事。港台文化的影响,应该也是其中的原因。

台湾的506070年代,香港的6070年代,韩国的6070年代,都充斥着释放人性欲望的故事。关于这一论断,我们可以从香港台湾韩国的电影中去了解。生活在边缘的人群,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不少人认为那样的生活才值得。虽然这样的期待不值得推崇,但却是大众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大众开始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生活可以是别的样子。

近四十年来,我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追求,体现了我们想彰显个性,追求自由,渴望被人听到、看到的热切愿望。抖音等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愿望,提供了平台。人性中渴望被人知道、被人仰慕的公共属性,也在这个时期里涌现了很多的案例。

在这些视频和照片中,人们妆容精致,服饰别有风味,用美颜相机给自己拍照,讲的话也句句是道理,可当作人生指南。在身体状态改善的同时,大众的精神面貌,也随之一变。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彰显出了个性。当然,无法避免大量的模仿和重复,以至于审美疲劳。

在这些虽然经过了精心设计和修饰的表演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偏激和愚蠢,而当事人并不知道。大部分观众也不知道,只是看得津津有味,渴望成为第二个如此受追捧和欢迎的人。但我敢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看出了愚蠢和可笑之处,但这无法避免他们陷入另一种偏激和愚蠢,从而引发另一部分人的冷嘲热讽。

在我看来,让自己变得更好,不一定非得要摆出照片或视频来让其他人知道。我按照自己的设想锻炼身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某一天忽然发现你整个人都变了:你变得强壮了,挺直了腰背,走路步子稳,说话条理清晰,有气质;遇到事,不慌不忙,从容处理,似乎永不气馁,积极乐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我要改变世界”的具体事务呢?

所谓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是要让自己屈从于现实,而是先让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世界从“反脆弱”的练习中,慢慢变得强壮,不会被生活的小事击垮,展现出作为人应有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你,而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虽然你可能个子不高,但你肌肉扎实,看上去就很强壮;虽然你可能收入不高,可你头脑中没有偏激的想法,心中没有戾气,待人讲话,和和气气,将小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我想,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价值观可取,我们可以试着朝这方面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菜根谈》170
经常上夜班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解决身体疲惫状态,让自己精神起来
我知道错了
【偏激piānjī偏畸】
<<君子特务的外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