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读】皇汉医学211:半夏厚朴汤之注释(2)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曰:夫喜伤心者,自汗,不能疾行,不可久立,故《经》曰:喜则气散;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而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故《经》曰:怒则气击(一本“击”作“上”。求真按  恐作“上”为是)。忧伤肺者,心系急而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故《经》曰:忧则气聚。思伤脾者,气留不行,积聚在中脘,不得饮食,腹胀满,四肢怠惰。故《经》曰:思则气结。悲伤心者,善忘不识人,不得取还置物之所在,筋挛,四肢浮肿。故《经》曰:悲则气急也。恐伤肾者,上焦之气,闭而不行,还于下焦而不散,犹豫不决,呕逆恶心。故《经》曰:恐则精却。’凉伤胆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说物不竟而迫。故《经》曰:惊则气乱。七者虽不同,但本于一气。藏气不行,忧而生涎,随气积聚,大如块,在心腹中,或塞咽喉如粉絮,吐不出,咽不下,时去时来,每发欲死,如神灵所作,逆害饮食,皆七气所生成,治之各有其方。

求真按  是主要说本方之主治也。

大七气汤求真按  此即本方也),治喜怒不节,兼忧思多生悲恐,或时震惊而致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傍冲两胁,上塞咽喉,如有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之所生也

求真按  可见本方并治机能的及器质的疾患矣。

《证治大还》曰:半夏厚朴汤,治积块坚硬如石,形大如盘,而致人坐卧不安,中满腹胀。《孙氏三吴医按》曰:张溪亭,喉中梗梗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头晕,短气,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心惊胆怯,不敢出门,若稍见风,即遍身疼,至小便时,则小水淋沥而痛,脉两寸皆短,两关滑大,右关尤搏指,此梅核气证也。水煎半夏(四钱)、厚朴(一钱)、紫叶(一钱五分)、茯苓(三钱三分)、生姜(三分),使食后服,每用此汤调理,多效。

求真按  曾治十岁女儿,咳嗽频发,短气,汗出如雨,尿利频数,尿后尿道微痛,与本方二分之一,得奇效。

《医方口诀集》三因七气汤求真按  此本方也)条曰:括苍,之吴球,治一官者,年七十,少年之时,患虚损,好服补剂。一日事不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请医调治。遂以前证告之,谓尝服人参养荣汤、补中益气汤,每帖用人参三五钱,其效甚速。医者不察,遂用前方,倍以人参、熟地,无效。都以为年高气血两虚,当合固本丸,而汤与丸并进,则当有速效。数服,反加气急。吴诊其脉,大而力薄。问其病情之因得之,曰:“先生归休之意切,而当道欲留,岂抑郁所致耶?盖气有所郁,医者不审同病异名、同脉畀经之说,概行补药,病所以日加也。”病者叹曰:“斯言深中余病。”遂用四七汤数服,稍宽,气血和平,经旬而愈。

又按诸气不调,作痛者不一求真按  此引用《三因方》说),或手足疼痛走注如痛风,或挛搐搦,或膈腹掣痛不可忍,或寒热交作,或小便短涩如淋者,能审其证,皆可用之。

按诸气不调作疾者,无择《三因方》已详。但亦有变证,类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胀,按之如鼓,饮食不甘,胸痞气喘,夜不安卧,时或咳唾。此证宛如鼓胀,按其脉,沉而滑。余作气郁停痰治,用四七汤二百余帖而平复。此从脉不从证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半夏厚朴汤,治咽中如有炙脔,或呕,或心下悸者。

 求真按  本方不外于小半夏加茯苓汤之加昧方,故可治恶心呕吐、眩悸之证,无待辨矣。

《方机》本方主治曰:若感冒,如桂枝证而有痰饮者,与桂枝汤合方主之(屡所经验也)。

求真按  感冒如桂枝汤证而有痰饮,即有恶心呕吐,嗽喘急,声音嘶哑等,以本方与桂枝汤合方为佳者。虽如东洞翁言,然本方之合方,不仅桂枝汤已也。苟兼此证,不问与葛根汤,与小柴胡汤,皆可合方。此非余推断,是出于实历也。

 《险证百问》曰:平常患感冒,咳嗽而声嘶者。师日:平常风邪声嘶者,若以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投之,有效。凡咳嗽声嘶者,若咳嗽治,则数日自愈,不药亦可。声嘶者,痰饮之变也。

求真按  咳嗽而声嘶者,若咳嗽治,则数日自愈者有之。亦有咳嗽治,尚声嘶依然者,必不可不药。若仅此证,而无余证,即本方之主治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条曰:《易简方》,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名七气汤。《局方》亦同。《金匮》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易简方》治喜怒悲忧思恐惊之气,结而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之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舒不快,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有痰饮,囡而呕逆恶心,并宜服之云云。按此方既可用于中脘痞满,是以手按,心下硬满,上迫胸中,气舒不畅,郁闷多虑之证。此心下硬满,但非可用芩、连苦味证,又非芍药、甘草、胶饴等之甘味证。唯心下闭塞,因蓄饮于胸中、心下,或为呕逆恶心,或为痰涎壅盛而气急,或咽中常觉有如炙脔,咯不出,咽不下等证,是皆由心下痞硬所发之证也。故心下痞硬甚,反用淡味剂,不碍蓄饮,而痞硬即缓矣。此法譬如张幕御铁炮,所谓以柔制刚也。此方之苏叶,以轻虚而理胸中与心下,半夏辛温,疏通胸中心下之饮,厚朴不苦不甘,茯苓淡薄,下降心下之饮,亦以消导水道也。至于后世加生姜、大枣,不过口头禅耳,不可悉从。若以此方淡薄为主,则不可用大枣。若不得已时则加用生姜,恐不以为苦矣。

求真按  生姜为不可缺之要药,非不得已而加之。

《导水琐言》曰:又水气蓄滞于心胸而难利,用吴茱萸、橘皮汤等而不通利者,可用半夏厚朴汤加犀角。又小疮、头疮,内攻而肿,不至喘满甚,只腹胀而小便难者,亦妙。

求真按  此证可用本方,或本方加石膏,无加犀角之必要。

《东郭医谈》曰:疝气累阴囊,后世家用五积散加茴香或木香通气,或三和散等;古方家用乌头煎等,不效者,诸家术尽时,余有治以半夏厚朴汤加犀角者,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一妇人一日患急积,饮食不入口。夜中,余使门人脉之,平稳,只有一滴水下咽,即烦躁欲死,而腹满仍不可进药。门人归,问余方。余日:“非喉痹乎。”则曰:“否,咽不痛。”曾问看守人昨日食饼后,初发时,一医官治之,却增剧云。门人曰:“恐系食滞乎。”使与中正汤。至次日,愿乞余诊。至其家,问之。云前夜饮一医官药,不能下咽,亦吐不出,乃大发汗而烦闷。饮门人药,似稍减,只有一滴润喉耳。诊无异状,仍与水试之。问:“下喉后,如噎,如呛,出自鼻孔耶。”则云:“无其事,惟暂苦而渐下耳。”问其痛苦如何?惟觉咽中梗塞。集看护人三四,努力抚心、按背,仍觉有物逆上心下,其呛势而引张腹气。若以为喉中病,则喉腭又无异状,方殆穷。先与半夏厚朴汤,得小快。更经三四日,而复原。

求真按  有此逆上于心下者,所谓癔病也。余亦曾用本方治此证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证后世所谓梅核气也,加桔梗尤佳,兼用南吕丸,治妊娠恶阻,极妙。大便不通者,兼用黄钟丸或大簇丸。若用苏子,则效胜苏叶。

求真按  梅核气,不必兼用南吕丸。又妊娠恶阻,不可加桔梗(因桔梗有催起恶心呕吐故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局方》名七气汤,为气剂之祖求真按  气剂者,神经证治剂也)。故不仅治梅核气,凡诸气病,皆可活用之。据《金匮》、《外台》惟用于妇人者,非也。盖妇人气郁,多由血病而生者。一妇人,产后气不舒畅,少有头痛。前医以为血证,投芎归剂不效。诊之,脉沉,此由气滞生痰证。与此方,不日愈。血病理气,亦一法也。《东廓》水气蓄滞于心胸不利,用吴茱萸汤等,倍不通利者,及小疮、头疮内攻之水肿、腹胀,小便甚少者,此方加犀角,取奇效云。又加浮石,有效于噎膈之轻证。雨森氏治验,睾丸肿大如斗者,其腹必滞水阻隔,心腹之气,因不升降,使用此方,加上品之犀角屑。百余日,心下渐开,囊里之水消化而痊。身体发巨瘤者,亦有效。且不限于此二证,凡腹形有血水二毒痼滞者,皆可以此方取奇效云。可试之。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年四十余,患噎膈,食管常如有物梗塞,饮食至此悉吐出,肢体枯柴,其入决死。余诊曰:“自心下至中脘间无凝结顽固之状,病方在食管。况年强壮,何必待毙?”因与半夏厚朴汤理其气,时用化毒丸动荡其病,兼灸大椎节下间至七椎节下间,每节七八壮。过五六日,咽喉之间觉如火燃。试吞冷水,无梗塞之患。由是饮食稍进,病亦渐愈。

求真按  化毒丸为水银砒素剂。由此观之,此证恐为梅毒性食管狭窄。

《后刍言》曰:四七汤(求真按 此即本方也)之妙,在紫苏叶一味,以辛散结,以香醒脾而顺气,消胀行水,其余事也。徐忠可云:“余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咳嗽不出,以半夏厚朴汤而愈,皆由《金匮》脱化而来。”葛仙翁曰:“凡妇人诸病,兼治忧患,使宽其思虑,则病无不愈。《金匮》载此方,亦此意耳。”

(《皇汉医学》【日】汤本求真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p273-27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方实验录 2
经方一百首:031、大柴胡汤;032、四逆散;033、柴胡桂枝汤;034、柴胡桂枝干姜汤;03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036、小半夏汤;037、大半夏汤;038、半夏厚朴汤;039、旋覆代赭汤;040、
一个民间土方治哮喘上万例(三副药治支气管炎)
运用经方治疗肺癌顽咳三案 作者:张霆
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儿童感冒咳嗽|经方实验录
【王彦权: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咳喘,及合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