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痹病如何形成(2)

脉象“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这里说的寸口指的是寸脉。前面提到过,如果后面跟着关尺,这个寸口就指的寸;如果后面跟着趺阳,跟着太溪,或者是其他的部位的,一般指的是寸关尺。所以这个寸口指的是寸脉。寸脉是微涩的,微涩是什么?微是气不足,涩是血不足。“关上小紧”,到了关上,脉变得又小又紧。大则耗气,小就是伤了精血了,紧是受了风寒。“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这时候如果是轻的,就用针灸。那么针哪儿呢?没说。引阳气引哪儿呢?也没说。我个人认为应该选取足阳明胃经,因为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把足阳明胃经的阳气引回来就可以,可以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我们可以选用陷谷、冲阳这两个穴位,针引阳气,来疏导一下阳气。另外也可以考虑用艾灸的方法。针完了之后再把把脉,看脉和紧去,这个病就痊愈了。

接着往下看原文,第二节:“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阴阳俱微,当然指的是脉象,那么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脉诊是这样定位的,以桡骨远端高点的地方(茎突),正对应的中线点为关,关上为寸,关下为尺。医者布指,首先用中指,通过桡骨的高点定关,用食指把在寸上,无名指把在尺。知果有必要,还要摸到关上,来断一些头部疾病、咽喉疾病;还要摸到尺下,腿部的疾病要在尺下找。医者布指的时候,要根据患者体型的高矮,也就是手臂的长短来决定,如果身高高大一些,三个指就要布得松散一些;如果患者身材比较矮小,手臂又比较短,三指就要并得紧一些,我们要灵活掌握。

回归原文,有的人说这个阴阳俱微指的是关上为阳,关下为阴,也就是尺脉为阴。还有一种说法,左手为阳,右手为阴。阴阳俱微,在这里通过后面的文字验证,这应该是左右两手的脉都比较微小。左右两手的脉都微了,证明气也不足,血也不足。寸口关上微,是对应着尺中小紧的,关分为三部,关上、关和关下,又叫三部九候法。寸口关上,表现的是微的,尺中脉是小又紧,紧证明是有寒,气血一不足了,人体就容易感受寒邪。下面用一张图(图13-1人体脉管气血运行方向图),来演示一下人体脉管气血的运行方向。我们人体的脉气方向,是由左面起也好,右面起也好,因为这个是循环的,都不太重要。比如它是通过左手的尺关寸,然后回到右手的尺关寸,然后再回到左手的尺关寸,是这样一个循环的运行,像个倒着的八字运行的。人体气血在脉管上体现,是按照这个方向来循行的。左手主血,右手主气。正常人的脉象,男人应该左手脉略沉一些,右手的脉略大一些,因为男子是以气为主,以肾为主;女子左手脉应该略大一些,右手的脉略小一些,这是正常的脉象,因为女子以血为本。

下面我们接着看原文:“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前面叙述了脉诊,身体外面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呢?麻木不仁,就像被风闭阻了经脉。仲景用词特别考究,言简意赅。脉证有了,症状有了,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呢?仲景言简意赅,“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没有含糊,是“主之”。仲景用方,症状和脉象相符了,就不管什么病,无论是脉管炎也好,长期的慢性病、胃病引起的气血虚也好,只要出现这个症状,不要看病名,就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很直截了当,不会含糊其辞。《伤寒论》中有的地方是采取权宜之计,比如“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有的时候还说“宜桂枝汤”,这种情况就是权宜之计,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是下策中的上策。写什么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可见仲景就是一位君子。什么是君子呢?君子性刚言直,说话直截了当;小人说话绕来绕去,绕得迷迷糊糊,让你听不懂。谗言易入耳,邪言易出口,往往听者,还就爱听顺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87
* 脉学笔记
一文读懂姚梅龄脉学精华(原创首发)
===把脉诊法===
[转载]揭秘姚梅龄脉法
第28讲:第六篇:血痹病证治(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