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学术圈的生存指南

现代的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工作项目,其中涉及科学家个人的能力,也离不开团队协作。所以,如何优化科研的效率,怎样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本书作者是王大顺(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学与创新中心创始人)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二人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从业者、科研团队三方面分析了现代科研体系的运行方式。

(1)科研评价体系

如今,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以“论文”和“引用量”为核心。

论文是学术圈的硬通货。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一项研究成果只有变成论文的形式,才能得到学界的认可。

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是“引用量”。“引用”是指在一篇论文中,作者会列出其参考的先前研究。一篇论文被其他人引用的次数就是其“引用量”。通过引用量这个指标,可以量化分析论文的影响力。不同论文的引用量差距极大。2014年,有人整理了5800万篇论文,发现其中近一半都没获得过引用,而极小比例的一部分论文却被引用了成千上万次。

论文的引用量跟其自身品质和发表时间等因素有关。在论文品质方面,有两类论文特别容易获得大量引用:一类是极具突破性的学说,另一类是对特定科学问题的清晰解释。从时间维度来看,一篇论文发表的越早,它获取的引用量就越多;一篇论文存在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被读到,从而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在论文和引用量的基础上,诞生了名为“H指数”的方法,以综合评价科学家的影响力。

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比如,某位科学家的H指数是20,这意味着他有20篇引用量不低于20的论文,而他的其他论文,引用量都小于20次。有人估算过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的H指数,普遍是在45以上。

一个人发表的论文越多,而且每一篇论文质量又都很高,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H指数。所以,这个指标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并被用在求职者评价和科研经费审批等领域。 

(2)科研从业者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其职业生涯一般分为三个时期。

在18到30岁的职业早期,科研从业者要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等漫长的教育和训练,才能算是真正入行。当其并获得职位后,就会逐渐进入一个成果多产期。研究表明,在创造性领域,一个人最优秀的成果往往出现在30到40岁之间。一旦过了这段多产时期,那么,科研人员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会逐渐下降。因为对于40岁以上的学者,他们会面临来自家庭或者管理岗位的压力。

为了在多产期取得更优秀的成果,科研人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合理构思课题和积累学术声誉。

在构思课题时,要平衡好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关系。相关证据表明,论文或者专利发明中,如果出现不同领域的概念组合,确实能让这个科研成果更具创新性,从而有可能获得高影响力。然而,新颖的创意同样也可能导致较高的不确定性。相比于普通论文,那些既能推出创新组合,同时又能继承传统研究成果的论文,其成功的概率至少高出两倍。

除了做好创新的平衡,科研从业者们还要尽可能去积累学术声誉。对于已经成名的学者,其科研成果更容易被发表、也更容易被引用。而且,在知名学术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同样可以享受这种声誉带来的便利。

(3)科研团队

现代科研越来越依赖于团队的通力合作。

科研团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今的知识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化。为了解决现代科学所面对的复杂问题,就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聚合起来,将不同技能和知识融为一体。只有团队合作,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比如,为了得到引力波信号,一个国际团队花了40年时间搭建整置,所投入的资金高达11亿美元。当宣布成功观测到引力波的论文发表时,其中列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作者。

在组建科研团队时,要注重成员间的能力平衡并且合理安排团队规模。

在成员选择上,并不是“精英人才”越多越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杜克大学英语系,是一只全由学术明星组建的团队,但这个科研团队很快就失败了。当团队中全是精英时,成员可能会为争取主导权而内斗,这样的团队往往表现不佳。组建一支成功的科研团队,不仅要天赋异禀的天才,而且还要挑选合适的队员,让他们在个性特征上取得恰当的平衡。

在确保多样性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团队的规模。

较大团队产出的科研论文和专利,其影响力比小团队的要高很多。因为大团队往往有着最先进的设备、最充足的经费,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团队成员数量增加,团队成果的颠覆性就会明显下降。与之相比,小团队有着自己优点,这种队伍可以快速地验证最新的想法或者最颠覆的构想。总体来看,大型团队发展科学,小型团队颠覆科学。

本书所探讨的内容有助于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做出职业规划、更充分地发挥团队优势、更具创造性地探索未知,从而取得对全社会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论文获奖1350万!值不值?当事人回应…
小团队更容易做出大发现:Nature论文发现团队规模与颠覆性创新成反比
反思屠呦呦现象:有些研究投太多钱害了科学家
中国的牛顿或爱因斯坦在民间,别让机会错过了!
“不发文章就死”对科研的伤害有多大?
对话韩春雨:学术自由就是10年没发重要论文也没被扫地出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