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晚清民间武装如何引发中国社会结构变化?

一、简介

传统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中国社会是在西方入侵的冲击下才作出了回应,然后再向近代发展。但美国著名学者孔飞力觉得并非如此。他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充满着矛盾,自身就蕴藏着变化与革新的动力,并在晚清时期通过普遍的军事化现象而得以呈现。于是,他通过《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这本书详细论证了这一观点。这本书探讨了晚清时期民间武装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晚清时期的政府没有能力平定层出不穷的叛乱,就放权给地方上的社会精英来兴办民间武装。这使得原有的社会模式解体,最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二、团练的历史

民间武装在晚清时期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将团练作为考察的样本。团练这种形式自古以来便在中国存在,主要职能是保卫乡里、缉拿盗贼、配合正规军作战。到了清朝嘉庆年间,由于正规军无力应对流动性强的白莲教起义军,清政府便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以隔绝白莲教与老百姓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团练便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并逐渐具有了体制上的合理性。

三、民间武装崛起的现实基础

1.整个民间武装种类、规模众多,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这令整个组织的结构更为严密和有序,从而增强了整体力量,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

2.氏族通过其亲缘关系而增强了民间武装的凝聚力。

3.集市的存在令团练得以摆脱单一氏族的影响,吸纳更多的力量。

4.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和保甲制度职能的转移。

四、民间武装做大的典型案例

1.江忠源所组建的主要关注本乡本土利益的低层次民间武装。

2.胡林翼组建的与保甲制度结合的民间武装。

3.曾国藩的湘军:具有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式的个人效忠网络的私人武装。

4.刘于洵的“江军”:与氏族结合的民间武装。

五、正统和异端的民间武装

正统和异端的民间武装,即士绅们组建的民间武装和各类叛乱团体。在这两种民间武装中,均具有各种层级的组织形式。由此,可看出晚清时期地方军事化现象的普遍与复杂。同时,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层级可以令整个组织力量增强,也深度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六、晚清地方军事化的影响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官僚主要来自于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的士绅,他们在利益、价值观等方面基本一致。所以,当政权和民间社会发生了冲突时,官僚和士绅也能作为二者的代表而展开协调与合作,从而使社会稳定运行。但到了晚清时期,士绅们带头组建民间武装,并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而染指地方管治权力,最终对原有的体制进行蚕食,掌握了实际权力。

七、本书的主要价值

此书从一个新的切入点展现了中国旧秩序被破坏和走进新的历史阶段的过程,凸显了中国自身在近代变革中的地位,并使我们对中国革命的成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简论晚清湖南绅权势力及湘军兴起与裁撤
不为人知的民间“团练”,曾杀死李自成,也曾大败太平军
徐祖澜 | 晚清乡村绅权及其运作
你见过晚清时期的彩票吗?本来是赈灾的手段,后来为何就变了?
明朝末年为何没有出现湘军这样的地主武装力挽狂澜
士人武化:晚清咸同时代的团练与地方军事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