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治疗失眠
失眠的发生多因脾胃为患。《素问.逆调论》云:“ 胃不和则卧不安” ,“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 不得卧》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其原因:“ 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胃不和者,多因痰阻中焦。起因多端,或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或因中土失运,积湿生痰;或情志郁结,气郁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中阻。失眠主要病变在心,心主藏神,心神被扰则神不安宁而致不眠。因足阳明胃经通过足太阴牌经而交接于心,又有足阳明经别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故有“ 胃络通心” 之说。中焦为气机升降之通道,若胃气不和,气机被阻,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痰浊之邪,循经上扰心神,心神不宁,导致不寐。《景岳全书·不寐》引徐东皋日:“ 痰或扰乱,心神不定,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
痰热上扰辨证要点: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眠,头重昏蒙,胸脘痞闷,纳谷不香,恶心呕吐,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辨别本证,尤以舌苔脉象为重要。临床上患者常常症状不多,凭夜寐不安、苔黄腻、脉滑,即可辨为痰热扰神。施以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半夏秫米汤源自《灵枢.邪客篇》,主治痰湿内阻,胃气不和之失眠。因痰湿郁久则成痰热,故合用温胆汤以清热化痰,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其用量不宜过小,用治失眠,常予12~15g;以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合而为臣;佐以陈皮理气燥湿,秫米和胃养胃,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又有养心安神之功;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痰热甚者,可加黄连3~6g;不寐严重者加茯神15g、远志10g。两方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之功,痰去胃和则寐安。



典型病案:廖某,女,66岁,200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诉近2年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则彻夜不眠,服用安定片方可微微合眼,日间则心烦急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头晕头重,纳差,脘腹胀闷不舒,口苦,痰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无力。证属痰热内扰,清阳不升,予以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为主方治疗,方药如下:清半夏15g,陈皮10g,竹茹10 g,茯苓15 g,枳实10g,生姜3g,黄连3g,炙甘草3g,秫米30g,石菖蒲6g,远志12g。7剂,水煎分2
次服,停用安定片。2002年10月19日二诊。患者诉服前方第二剂即可安稳入睡3余小时,现脘腹满闷、心烦急燥减轻,恶心欲呕已除,精神转佳,此乃胃和而寐安。守方7剂,随访半年,失眠消除,如常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伯未,不寐,失眠,易醒;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合治疗失眠一例
胆随胃降与温胆汤应用的体会
半夏秫米汤临床应用心得
失眠十年痰阻络痰好睡眠
马老师治疗妊娠失寐验案一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