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血化瘀法心悸证
自 仲景首提 “瘀血” 一词,至今各代医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该病的研究。如清代王清任的益气活血法; 唐容川血的生化学说; 近代张锡纯于补药中加三棱、莪术,无不是在仲景思想指导下发展而来。如今对于瘀血证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活血化瘀理论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瘀血证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现代药理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强心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进纤维蛋白 溶解,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极大丰富了中医学的宝库,实乃后世活血化瘀理论研究之先河。 现代医学的冠心病, 心律不齐, 兼有脉沉涩、结代,舌质青紫者,为有瘀血。《 血证论》说:气 自 虚则心神不发而怔忡, 有瘀血亦怔忡”。 人体气血贵在流通,一旦受邪,气血必碍。瘀阻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心痛,口 唇指甲青紫,《 内经》说: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久病入络,瘀血内阻,加重病情,治当活血化瘀。


对“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的发挥
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中制定了养血利水、活血利水、逐瘀除湿、下血逐水、逐瘀攻水等 10 多种相关治法,开临床水血同治之先河。其中,活血利水法的理论根据出自 《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9条云: “师曰: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 迟则为寒, 寒水相搏。 跌阳脉伏, 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搪,胃 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 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 在此, 张仲景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 这一著名论点,现代这一理论被应用到心悸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本文探讨如下:
1)“血不利则为水” 的含义
津液与血同源而异类,功能相似。在生理上,津液和血均为液态的精微物质,皆由水谷精微所化,其中,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 《 灵枢 · 邪客》云: “营气者, 泌其
津液, 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 《 素问· 调经论》中云: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 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 津液在脉络内外相互渗透是维持津血代谢平衡的主要方式。若津液不布,化为水湿痰饮,阻塞脉络,至使气机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脉络瘀滞,水积脉中而外渗,水气停聚或泛滥为患,即所谓 “ 血不利则为水”。具体讲 “血不利”,应 是多种瘀血状态的统称; “血不利则为水” 中的 “水”,是指因 “血不利” 而使津液输布、代谢失常导致的病理状态,包括: 水液溢于肌肤, 按之没指, 有形可征的水肿; 血行不畅,水溢脉外而致的脏腑组织粘膜的充血水肿; 由血脉渗入体腔内的积液。在心悸证临床上,很多心源性水肿、肺心病、心包积液等病人出现以心悸、水肿为主症,皆与 “血不利” 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血不利则为水” 的意义:
仲景的 “ 血不利则为水” 理论,为活血利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化瘀不忘治水,受其影响 《 血证论》有 “血结亦病水,水结亦病血”, “凡调血,先须调水” 之说。《 金匮要略》中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乃仲景藉妇人月经应时而下这一最能反映血脉和畅的生理现象,阐明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活血利水法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上,瘀血与水液代谢障碍常同时存在于心悸证中,根据中医 “血不利则为水” 的理论,在临证中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此类疾病,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3)活血利水法在心悸证治中的具体发挥
根据仲景“血不利则为水” 的理论, 后世医家不断学习、探讨和研究, 并将活血利水法运用于心悸证治疗, 但引起“血不利” 的原因很多,如气虚、阳虚、阴虚、血少等。故应针对 “血不利” 的 病因区别治疗。 现将其治 法归纳如下:
①补 (行) 气活血利水法: 《 素问· 调经论》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气血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本法用于气虚阳衰,血瘀水停导致 的心悸不安, 凡见短气乏力, 面浮脸肿,肢倦怠, 头晕目 眩,舌淡苔白,脉细而涩等证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活血行水之品化裁。《 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 “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提出了 气滞血瘀的原则。中医学说还指出“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 “活血宜治气’, 根据这个理沦,临床上用活血化瘀药时,适当加入补气药效果更佳。
例: 邵某,男, 46岁,1989年7 月20 日诊。原有肝炎病史,近月来自觉肢体倦怠,腹满纳差。在某医院诊为 “慢性肝病,肝硬化”,经治疗2月余无显效,证见心悸怔忡,短气乏力,两胁隐痛,腰膝酸软,下肢及眼睑轻浮,舌质淡,边有瘀点,巩膜黯黄,脉沉细而弦。检查:肝胁下3厘米, 质偏硬, 压痛 〔 + ), 脾胁下2.5厘米, 腹部移浊 ( + ),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证属气虚为本, 血水互患为标。 拟标本同治。 药用:党参、 黄芪 各20g, 柴胡、 升麻、 陈皮各6g,白 术、 茯苓、 当 归、 大腹皮 各10g, 泽 泻、 郁 金 各1 5g, 赤 芍30g,日1剂, 临 床 症 状 消失, 肝功能稳定,一年后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按: 气可化水, 气不化则影响津液输布, 从一派气虚征象可知, 对气虚水停,《 金匾要略》防己黄芪汤主之,补中益气汤亦本补气行水立法,方亦平淡,故不求速效,而施缓图,待机体功能渐复而愈。

②养血活血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血气亏虚,气滞血瘀,水化不利、血水互结所致的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头晕眼花,肢体疲倦,唇甲不红,肌肤轻浮,便频没少,舌淡暗红,脉虚细而迟,可用当归芍药散,或四物汤加利水药治疗。
例: 陈某,男, 50岁, 1988年12月10 日 初诊。 患慢性肾炎六年,近十余天来,出现心悸不安, 头晕纳呕, 视物不明, 全身疲倦, 腰背痛楚, 行走困难, 足肤浮肿, 波及脐腹,口唇暗红, 大便不实, 小便量少,舌质黯,苔薄, 脉虚而细,证属血虚瘀滞,水液不化。处方: 当归、白 芍、 熟 地 各12g, 泽泻、 茯苓、 女 贞、 黄芪各10 g, 丹参、 鸡 血 藤、 枣仁各1 5g, 川芍、炙甘草 各5g, 大 腹皮18g。 服5剂 后, 脐浮肿略 退,小便增多,再予原方 10 剂,诸症好转,续以上方出入,连用一月余,诸恙悉平。
按: 本方即当归芍药散加减而成, 方以四物补血, 黄芪合茯苓、 泽泻、大腹皮益气而行水, 盖以枣仁、 丹参、 鸡血藤活血安神, 合奏标本同治之功。


③滋阴活血行水法: 本法适用于脏腑功能失常, 阴液亏损,气弱血滞,以致瘀阻水停。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 眩,脘腹痞闷,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下肢浮肿,舌质紫红,脉虚数者,方选一贯煎合牡蛎泽泻散加减。
例: 胡某,男,46岁,1987年2月19 日 诊。因患急性肝炎失治,一直神疲乏力, 纳呆便秘。 近月心悸失眠,两胁隐痛, 腰酸腿软,午后烦热, 全身浮肿, 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 舌质暗红, 脉弦而数。 此属肝阴亏虚,阴血凝滞,水液不化。处方: 孩儿参、 益母草、 丹参、熟地各18g, 茯苓、 山 药、 泽 泻、 枸杞各12g, 牡蛎30g, 鳖甲 、 薏苡仁各1 5g, 女 贞、 郁金、 瓜蒌 仁各10g, 服10剂 后, 浮 肿 稍退, 食 欲改善,大便正常。嗣后均以原方出入,共服100 余剂,临床症状均消失。
按: 柳氏一贯煎原为肝肾阴虚, 津液枯涸, 血燥气滞, 变生诸证者而设。胡性患者之两胁隐痛, 腰酸, 午后发热, 舌质暗红等, 亦一派肝阴亏虚见症,故亦选该方,因兼瘀阻水停之病机,故伍鳖甲、 丹参、益母草以活血, 配茯苓、泽泻、薏苡仁以行水, 加瓜蒌仁以润肠通便,但肝体得养,肝用得舒,瘀血得畅,水肿自退。


④涤痰活血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痰浊滞经,血瘀水结之心悸气促,胸腹不适,头重身倦,咳嗽痰鸣,肢体麻木,舌强语欠清,舌苔白 腻,边有瘀点, 脉弦滑数等症。 药选胆南星、 天竺黄、石菖蒲、远志、半夏、茯苓、海藻、丹参、川芍、元胡、葶苈子等药。
例: 郑某,男,57 岁,1988 年 2 月 18 日初诊。患慢支 20 余年,近月来自 觉心悸气促,神疲乏力,3天前己出现全身浮肿,入院检查:颈静脉怒张,心率 120 次/分,律欠齐,两肺底可闻到干、湿性啰音,腹水征 ( + ),肝脾肿大,经抗炎、强心、利尿等治疗未见好转,诊见心悸气急, 胸闷不适,喘促不得宁,痰声漉漉,周身浮肿,口唇发绀,舌质暗红,脉虚数而滑。证属脏腑俱虚,痰瘀水互患。药用:法夏、 茯苓、 炒苏 子、 葶苈子各10g, 丹参、 桑白 皮各1 5g,远志、 川
芍、 胆星各6g, 党参、山药、 薏苡仁各20g, 上方加减, 先后服30余剂,诸症消失。
按: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痰与瘀又每狼狈为奸。 本证即由痰致瘀,由 瘀致水停, 痰为病之本, 故用二陈, 胆星合三子汤豁痰行水治标为主, 党参、山药、 薏苡仁等调和脾胃以固本为辅, 使化痰利水而不伤正,理脾和胃 而不碍痰, 亦两全之计也。
再如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患者, 病理形态学上除了有明显的肺气肿和肺纤维化之外,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周围肺组织瘀血、肝脾瘀血等。 临床表现除心悸怔忡、胸闷气喘、不能平卧、 咳嗽痰多等痰浊壅肺的症状外, 每兼见浮肿、 腹水、小便不利等水病之征,以及日唇紫绀、 舌淡紫或有瘀斑等瘀血内停之象。 《 血证论 ·卷五·瘀血》 :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 而痰水同源,皆为水液气化或输布异常所致的病理产物,系有形之邪, 其一旦形成, 不仅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亦可反过来痹阻经脉, 加重瘀血, 使病胶结难解。 而选用活血化痰利水法治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使血行痰开结散,上焦得清,水津四 布, 则心悸咳喘满肿诸证自 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经验集
中医治病要诀
张学文活血化瘀十法
翁维良活血化瘀五论及临证十二法
黄力教授活血化瘀三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濒临失传的15个“活血化瘀”的配伍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