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叶黄芩汤干燥综合症
竹叶、 黄芩旨在 祛邪,竹叶清热除烦、 生津止渴, 同时在 《本草再新》 中记载竹叶亦有凉心健脾, 聪耳明目之效; 黄芩味苦性寒, 清上焦泻肺火, 如 《医学启源》 云: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赤, 瘀血壅盛, 必用之药。 《滇南本草》 亦言:除六经实火实热。 ” 茯苓、 麦门冬、 芍药、 生地意在扶正 , 茯苓益脾和胃、 宁心安神; 生地取其养阴生津、 壮水制火, 且与竹叶、 麦冬合用又有益胃汤甘凉生津、 养阴益胃之效; 大黄、 甘草乃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之意。生姜易助火伤阴, 但原方中生姜用量之大与本证相矛盾。熟知《伤寒论》 中生姜在吴茱萸汤中用量之大, 取其温胃散寒、 降逆止呕之效。但本证乃是一个实热证, 且以阴虚为主, 为何亦用此量? 《医学入门》 曰:生姜, 产后必用者, 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 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 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 故曰去秽恶, 通神明。 ” 可见, 生姜在此实为协助大黄起上通心肺、 泻下攻积之效。正如 《千金方衍义》 所言:此治精极而热淫于内, 以其人真阴素亏, 热邪流于阴分, 虽用地黄、 芍药、 竹叶、麦冬、 黄芩、 茯苓之属, 不得大黄推陈致新之力, 不能立铲热根以救耗极之阴, 又以生姜行大黄之性,甘草缓脾胃之义, 故调胃承气汤用之。 ”


患者, 女, 45岁。主诉: 四肢关节疼痛伴口眼干燥 2 年。患者 圆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 双肩关节疼痛, 口干口苦, 饮食稍干则难以下咽, 双目干涩, 少有眼泪, 至北京某院予益肾蠲痹丸、 湿热痹颗粒服用 2 个月, 效不明显。3 个月前, 至某院住院治疗, 效欠佳。现症: 双膝关节肿痛, 左膝为甚, 局部热感, 不能下蹲, 双肩关节疼痛, 压痛Ⅱ级, 口干口苦, 眼干涩无眼泪; 五心烦热, 午后尤甚, 心悸, 体倦乏力, 大便干, 小便黄; 舌质暗, 苔黄腻, 脉弦数。中医诊为 “燥痹” , 虚热夹瘀型; 西医诊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处方: 淡竹叶 30g, 黄芩 9g, 石膏9g, 麦冬 15g, 白芍 9g, 茯苓 12g, 清半夏 6g, 西洋参 9g, 生地12g, 大黄6g, 生姜18g, 甘草6g, 薏苡仁 9g, 忍冬藤 30g, 丹参 30g。配服制剂中成药热痹清片益气养阴、 清热通络;瘀痹平片养血活血、 通络止痛。治疗 1个月后, 患者口干口苦症状减轻, 双肩关节疼痛减轻, 眼干症状同前未有减轻。二诊在首方基础上加青葙子 15g,香附 15g, 地龙15g, 生地增至 30g, 茯苓增至 30g,中成药继服。3个月后, 患者口干口苦症状消失, 已能下咽饼干类食物, 眼干症状减轻, 双肩关节疼痛消失, 双膝关节时有疼痛, 仍下蹲困难。后在二诊方剂基础之上, 适时调整, 坚持治疗 6个月, 随访 2个月, 病情稳定, 未再复发。


在 《备急千金要方》 中记载治疗精极有竹叶黄芩汤和骨中脊痛烦闷方两首方剂, 如 “治精极, 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 遍身烦疼, 骨中脊痛烦闷方” , 结合方药分析, 可以看出骨中脊痛烦闷方所治精极之“虚极” 证候, 而竹叶黄芩汤所治精极之 “实极” 证候, 表现以阴虚血瘀为主。由于各医家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不同, 故在治疗方法上亦有不同体会, 丰富了本病的治疗方法和内容, 但治疗针对性较差, 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若结合辨病治疗, 参考西医诊断, 着眼于本病的特异性, 有助于深化辨证。以辨证用药为主,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 配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 则可明显增强疗效, 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凡在明确诊断的风湿病而非干燥综合征中, 若伴有口干口苦、 眼干等 “精极实热” 症状, 而表现为阴虚血瘀、 本虚标实之证, 曾尝试运用此方加减治疗, 亦有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反复感冒
失眠2月,3诊愈
吴雄志吴门秘验方 昆山中医邹羿整理绝密资料
临证实验录(12)
竹叶黄芩汤干燥综合症患者, 女, 45岁...
半夏厚朴汤合大柴胡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