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夜思》中“床”作何解释?

 

《静夜思》中“床”作何解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二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又叫银床,有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而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四,坐卧的器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即一种坐具。

在汉代“床”不仅指卧具,也指坐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到了唐代,唐人所称的是为何物呢?它就是我们现代人所称的地板!众所周知,古人是睡在上的, 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明确地记载是古人睡觉的用具。那么同时出现的为什么没有明确的记载是古人的睡觉用具呢?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信息已知, 唐代的胡床也能睡,只是唐人更喜欢用来坐。由此可见,就是在唐人眼里也是有本质的区别。唐人除了坐在如胡椅等用具生活外,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

显然,最适合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那肯定是木质地板了,从睡觉的角度来分析, 除了已知的胡床能睡觉外,也只有地板能睡了, 这就符合了的条件,即既能睡又能坐的功能,但是他们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胡床是指用具, 是指空间。

    古人那时还没有地板这一词汇,而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地板的概念,推断了的定义后,我们顺便来了解一下胡床的区别: 注解为无顶无框、较低矮(《辞海》注解),榻面用藤编复合,也有用竹编复合,睡觉感觉较柔软透气。胡床相传有边框、比榻高,床面也是木板材质, 睡觉太硬不透气,唐人更喜欢用来坐。

作品鉴赏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首《静夜思》中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而又丰富的。既容易理解的,又体味不尽的。诗人构思是细致而深遂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9静夜思(huiyeyuan ppt)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不要误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趣读|床前明月光
李白《静夜思》的诗禅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8.静夜思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