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文章一次思索,一次写作一次修行
封面

《谈文学》这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老先生在抗战时期写的,全书以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作品布局,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去,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欣赏文学之美,把握文学秘奥,最重要的是,向我们传授了很多写作的技巧。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本值得所有热爱写作,不爱写作,喜欢文学,不喜欢文学的朋友都值得读一读的书。

读这本书呢,最少可以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如何使用写作素材;

二是如何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三是如何写出情感来。

一、如何使用写作素材

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说: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

是的,写文章,苦恼之一是没有素材;苦恼之二,就是眼前有一堆素材,却不知道如何堆放,如何组织。

好的文章,其实就是把合适的素材放到恰当的位置。所以,英国文学家斯蒂文森就说了:“文学是裁剪的艺术”。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所有文章都是这样的,需要不断地打磨,修改。当然,裁剪不是把所有的枝枝蔓蔓都剪掉,而是把那些枝枝蔓蔓剪得更漂亮,都剪掉,就成了光杆司令了,一棵树如果没有枝叶,光凸凸的,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欣赏的了。

写文章也一样,文章的线索,作者的观点和思路就是框架,是骨干,而文章中的数据,故事,引用的名人名言就是素材,把素材放到了合适的位置,就可以让文章变美,具有可读性,有吸引力。

关于素材的使用,一般存在两种通病。一是不知道怎么选择,二是不知道怎么安排。

第一步是选择素材,如果说寻找素材是在做加法,那么选择素材就是在做减法,所以选择素材必须得学会放弃。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总是觉得素材是好不容易才收集起来的,都想堆彻进文章里。于是,就开始生拼硬凑,就像一个懒女人的衣柜,新的旧的,有用的没用的,都往里柜子里塞,一件也舍不得扔,实际上呢?真正轮换着穿的衣服却经常挂在阳台的晾衣杆上,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整理一下衣柜。

写文章也是这样,由于不愿意去深思,恨不得一股恼地把所有想到的句子都写进去,把所有找到的素材都堆进去。结果,导致文章写完后,条理混乱,文不对题。

那么,如何选择素材呢?就一条,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各级标题要表达的观点,用排除法,逐条去选择,如果与文章主题不符,再好的素材也要舍弃。

这就需要点务实精神,看看素材是否对文章有用,没有用就扔一边去。除此之外,还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信念,符合主题的素材也很多,但也不能都拿过来用啊,只选其中一两个素材,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如果都写进文章里,就成了旧社会时期的懒婆娘,长期使用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如何安排素材呢?最重要的是布局,布局需要在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具备两大要素:

一是层次清楚。整个文章读起来,从开头到结尾,是一脉相承的,就像我们看到的山脉一样,有起伏高低。最好的办法是在时间上分先后,先说清楚一个问题,再接着说另一个问题。

说白了,就是不要在不同的小点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讲同一个事情,最后连自己都不知所云。所以,我们最好是一篇文章只写一个主题,一个片段只写一个观点,观点要为文章的总主题服务。

二是轻重分明。方法是采用总分总结构,在开头先做一个总结,讲清楚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正文部分层层递进,由前面的内容引出后面的内容,结尾的时候,通常是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原创金句,来总结文章的核心,要么是用很重的语气来强调,要么是用婉转的语气来引人深思,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如何咬文嚼字

写文章的咬文嚼字,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练字。当然,这里的练字,不是练习写字的意思,是指通过打磨修改某个句子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字,来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更通顺,更舒服,感觉上更加美气,增强句子的表述力和感染力。

练字有什么好处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话说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的时候,郭老在台下观看,听到这句台词,总觉得演员嘴里说出来,不是那个味,不硬气。所以,就在想,应该把这句台词改一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怎么改,等演出完了,和演员讨论的时候,一位演员就提出来,把“是”改成“这”,“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字之差,语气强弱完全变了,观众听后,内心的情感也就完全变了。

正因为写文章练字很重要,所以古人才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感慨,看到没有,古人的文章为什么写得好?为了文章中的一个字,能用得合适,写得贴切,写得巧妙,愿意忍受大半夜的寒冷去思索。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写出来的文章,才如诗圣杜甫,纪念李白的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写的那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朋友们,认真去对待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您写出来的文章不说可以惊动狂风暴雨为之感叹,感动鬼神为之哭泣,最起码也能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吧!

那么,如何练字呢!可以从三个字上下手。

第一个是“巧”字:巧就是巧妙,在写一个句子时,寻找可以增强句子的语气表达、加深印象、提升意境的字,把这些类型的字或词提溜出来,然后用相同意思的字或者相近意思的词来表达,然后,读一读整个句子,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达是不是在语气表达,加深印象,提升意境方面有所好转,通过反复琢磨,就可以写得巧妙。

比如,我刚才写了这样一句话:“把这些类型的字或词提溜出来”,如果把“提溜”改成“提取”呢?“把这些类型的字或词提取出来”,是不是听着感觉没那么爽了?因为“提溜”更口语化,而“提取”更书面化,所以说起来感觉就没那么有意思了。

第二个是“新”字:所谓“新”,就是要写出新意,不要随意套用固定的字或者词,比如:一说到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写风景都喜欢描写成:“春花秋月!”都是些客套话,客套话用多了,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再也写不出新意来了。

正所谓“别人嚼过的馍不香”,不仅不香,还恶心。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去思考,尽量少用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老调子,没能力原创,也可以尽量去改动一下,写出点新意来。

第三个是“奇”字:奇就是要写得奇特,出其不意,能让人产生惊叹、联想或者怀疑。比如:2014年的时候,美女诗人余秀华写了一首爱情诗,题目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个“睡”字就用得很奇特,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一般的写作者肯定会写成“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爱你”,但“爱”这个字因为大家都喜欢用,所以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惊叹和关注的。

所以,大家都觉得“睡你”比“爱你”有意思。尽管“睡你”会让人产生某些猜想和怀疑,但通过这个句子,吸引人们关注,读完整首诗后,就会恍然大悟,反而进一步产生了情感和道德上的共鸣。

三、如何写出情感

不可否认,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情感,就如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谈文学》这本书里讲到:“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

其实,何止是文学作品呢?所有的文章,除非是记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哪一种文章不抒情呢?

我们都知道,文字的功能无非就是言情,说理,叙事,状物。而我们写文章呢,就是利用文字的这四大功能来排列组合,归根结底是通过排列组合,把文字写出情感来,只有写出情感,才能得到认同,和读者产生思想上的交融或者碰撞,从而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写出情感呢?

《文心雕龙》的《熔裁》篇里是这样讲的:“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写文章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心;

第二步是找出具体事物来,烘托这种情感;

第三步是用合适的文字把情感表达出来。

先来看第一步,如何确定文章的中心情感呢?

情感的来源要真实,写作者的内心要感同身受。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山里步行到学校去考试,走到学校的时候,头发上全是冰花,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

写作者看到冰花男孩的图片,内心有一番感触,比如:感叹贫困,感叹小男孩的坚强,感叹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容易,感叹偏远艰苦地区的教育问题,等等……

都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情感中心。

第二步,如何找出具体事物来烘托这种情感。

这就牵止到找素材的问题,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感叹,归根结底,冰花男孩的遭遇是因为贫困造成的。所以,问题是如何解决他的贫困问题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感叹有所取舍,对文章进行立意,当然,立意必须与想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比如:针对冰花男孩这个事情,写一篇号召大家捐款的文章,可以解决小男孩的贫困。那么我们要找的素材就是小男孩的家庭背景,经历等等,来打动读者捐款。

如果我们要通过冰花男孩的事情,来反应贫困农村的教育问题,需要去找的素材就是贫困地区的儿童接受教育的现状,数据,国家、社会层面,广大群众,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认识,看法,措施和建议,从这些素材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来。

第三步,如何用合适的文字把情感表现出来呢?这就是一个应运文字的基本功的问题了。

首先,讲述要真实,不能浮夸编造。就算是写小说,也要在逻辑和情理上说得通。

其次,写文章的时候要“因情生文”,因为内心有所感悟,有着热烈的情感认同,然后再开始写,不能冷冰冰地堆砌素材。

第三,文章写出来后要达到“因文生情”的目的,能够打动读者。

通常来讲,只要具备了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就可以写出感情充沛的文章,没有感情的文章,一定是胡编瞎造,自己都没有情感认同,自然只能把玩文字游戏,胡乱地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结果看上去文采斐然,但没有一句话写到点子上去的。

比如:描写一个年老的女人很美丽,如果你还写成闭月羞花之容,那显然是使用的文字不合适。写年老的女人很美丽,应该描写她的心灵美,因为善良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美,她很心善,有菩萨心肠一样的美,就是恰当地使用了文字。

所以说,如何写出情感,关键是情感真实,写作者要感同深受,呈现出来的文字才能恰到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美日志边框素材
漂亮~精美边框
Photoshop制作非常酷的冰冻字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用PS制作炫酷璀璨的漂亮冰冻文字效果
怎样有效地提升文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