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研究之“公顷的认识”教学思考与实践

01.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一课研究”的学员李亚飞,来自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很高兴在一课研究微信平台与您相遇。

02.本期内容

听一听:“量感”和“数感”的辩证关系。

读一读:《公顷的认识》教学思考与实践。

看一看:计量单位发展史(节选)。

03.轻轻松松听听书

“量感”和“数感”的辩证关系

节选自-孙思雨 孔企平《“量感”的内涵及培养策略》2021.7-8《小学数学教师》

04.坚持阅读八分钟

学情与教材分析

    《公顷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中的内容。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且对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够把面积的表象与内化的面积概念相互对接,也有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我们知道常用面积单位比较适用于描述相对较小的面积,而公顷则是一个无法直接感知的大面积单位,难以形成表象。教材把本课编排在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由浅入深,编者意图显而易见。我们经过多次钻研教材,精准定位,确定了如下所示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测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且能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转换单位。

2.体验感悟,建立1公顷表象。

3.鼓励学生参与从体验到1公顷表象建立的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发现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正确建立1公顷表象。

      公顷在课堂上直接感知的难度很大, 学生在生活中也缺少直观的经验积累, 观念难以建立,这也是教师教授本课时存在的困惑。我们尝试精研学情,钻研教材,丰富学生体验,多元表征,助力学生建立表象,发展量感,引领其建构完整知识概念体系,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初步感知,丰富体验

1.回顾梳理,唤醒经验

     借用课前任务单的形式,请学生从记忆中调取面积的知识,独自填写这些面积单位的名称,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或手势比划面积单位的大小,梳理旧知,体会相关联的面积单位的命名规律。在校园里选取一片区域,试着画出自己认为的边长为100米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教师选取部分同学的作品,展示交流。为后续表象的校正与建立作好铺垫,提供了生本素材。

2.丰富体验,初探表象

     依据面积单位命名的方式,学生可推理出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平方米,可以视作公顷学习的桥梁。请4名同学(A、B、C、D)用4条长是10米的绳子,围出一个正方形。同学们在体验观察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刻而具体的100平方米大小的表象,这一表象是学习公顷的一个良好中介。课后,请学生展开推理100个100平方米就是1公顷,从而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室面积大小,有局限,围不出100平方米的大小怎么办?在室内上课时,可以请4位同学用4条长是7米的绳子,围出面积约是50平方米的正方形,再想象200个这样的大小就是1公顷。

     根据学生后测得知,只有一部分同学能准确或近似描述出校园里的1公顷大小,接着估测其他用公顷做单位的面积,与真实数据也相差很大。这表明,单纯依靠推理100平方米(或50平方米)这一表象,建立公顷的观念,是有一定困难的。

3.直观体验,再探表象

     那开展怎样的活动,才能引领学生建立更明确的表象呢?请多名学生,在操场上手拉手围出100平方米的面积,再借助无人机设备拍摄由低到高的俯视动态视频,给予学生整体感受100平方米占整个校园的真实大小。在课堂上先感受围出100平方米的大小,再播放动态俯视视频,紧接着用100个100平方米拼出校园里的1公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有了现场体验,直观感受,也能把抽象的1公顷具象化,建立准确的1公顷表象。

每个方格面积100平方米,共计1公顷

     校园是同学们最熟悉的地方,校园里的1公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建立了共有表象。100个100平方米就是10000平方米,学生在建立公顷概念时,对平方米与公顷这二者间的进率关系,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经过这样的改进后,同学们能描述出校园里的1公顷的建筑和设施,并帮助课前同学画出的1公顷大小,进行调整。学生通过多元自主表征,体悟1公顷的占地面积,表象越来越清晰了。

二、对比延伸,发展量感

     虽然学生已借助熟悉的操场或事物初步感知了单位表象,但这样的表象是孤立的,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在头脑中进一步巩固公顷面积单位表象,发展学生公顷的量感。

1. 观察对比,发展量感

     只有在不断的比较中,才能不断的校正学生的表象,建立起正确的表象。鉴于此,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圈出或说出,校园里的1公顷,沟通参照物,建立更多的1公顷表象。紧接着,向学生出示学生熟悉的地方区域,在这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建立1公顷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有比1公顷小的足球场,比1公顷大的水晶城等;二是把土地区域由规则的图形向不规则图形过渡,拓展学生的认知宽度。

2. 想象推理,发展量感

     我们知道逻辑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量,通过逻辑的推理想象感知比较大的量,在不断比较,反复调整估测结果的过程中,形成计量单位清晰的表象,即在推理中发展“量感”。如由校园里的1公顷大小,推测学校对面小区的公顷数,南湖公园的公顷数等。揭示准确答案前,图片动态演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推测且调整自己的估测数值,发展其量感。

三、知识关联,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学生常常靠记忆背诵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没有理解相互关联的进率关系。课标指出: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启发学生串联起所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沟通新旧知识,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将刚刚认识的公顷也组合到面积单位的体系中,同化后建立新的自我的认知结构,也为平方千米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课堂上先展示常用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请学生推理想象,平方米之后的单位是什么?100平方米是1公顷吗?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与 1公顷是1万平方米互相矛盾,引发认知冲突。回顾学习体验的过程,发现1公顷的大小就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公顷之前,平方米之后是不是还存在一个单位呢?是公亩,不常用到。这样就可以将公顷这一单位自然地纳入到面积单位的体系中,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生长和方法的迁移,同时引领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建立知识的内在关联,扩展自己的认知体系,整体把握和理解知识,形成结构性思维。

四、小结

     精研学情,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体验,用多元化的表象素材,助力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继而在比较或逻辑推理中发展其量感,深刻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转换关系,串联起各个面积单位,引领其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学习不止于课堂,对面积单位的认识远远没有结束,要鼓励学生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继续感知,学无止境。

05.看一看

  人类的计量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直观感知—人体为法—假借器物—制作专用器物—约定科学定义。

     从这些历史阶段可以看到,人类的计量史,本质就是人类不断定义标准单位的历史,是计量下具不断标准化的历史,是计量单位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开展计量活动来说,单位是计量的核心,工具不过是标准单位的物化与聚集.聚集是为了便于计数含有单位的多少。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单位的出现与规范都不是偶然的,大抵都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应运而生,二是为了便于交流而统一标准,其本质是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标准的建立与规范。

节选自-张丽《将数学史融入数学学习中——基于计量单位发展史的面积单位教学设计》2018.6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审核人:吴颖谦    胡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世界、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
(3)可以这样“认识公顷”(我的五年级教学札记)
如何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更好的记忆公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3[人教版]_免费教案当知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