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研究之“梯形面积练习课”教学实践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2

本期的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怎样把握空间观念

●读一读:《梯形面积练习课》教学设计和思考

●笑一笑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选自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

4

坚持阅读8分钟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在编排上先安排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再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根据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教材中梯形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习题的探索性得到了加强。因此本节课定位为梯形面积计算后的一节拓展提升课。

学生已经掌握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上节课经历了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用数学语言表达。本节课在进一步加深梯形面积理解的同时,渗透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很特殊的,它可以用来计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也可以用来计算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与思考

01

在练习中梳理,加深公式理解

1.出示基础练习。

提问:同学们,会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吗?

追问:还记得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吗?

2.出示变式练习。

提问:怎样计算这两个梯形的面积?

追问:为什么第二个梯形的上底是(5-2)厘米?

追问:在第三个梯形中,6.2-1.6-2.2=2.4cm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作为梯形面积的练习课,夯实基础是目标之一。本环节精心创设,借助基础练习回忆“转化”的数学思想,复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变式练习中,寻找条件求面积,有些条件是隐含的,间接给出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各自的想法,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导入从平行线中的梯形入手,为后面的练习铺路,试图把练习题“连成线”、“串成链”。】

02

在变化中延伸,多向沟通求联

1.梯形的等积变化

(1)出示题目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等底等高的梯形,面积相等。

(2)出示题目

提问:仔细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上底和下底的和相等,高相等,梯形的面积就相等。

引导:将“上底和下底的和”看成一个整体“梯形的底”,也可以说是等底等高的梯形,面积相等。

提问:像这样的梯形,同学们能画出多少个?

2.动手操作

(1)活动要求:

a.想一想:这样的梯形你能画多少个?

b.画一画:画一个高为4厘米,面积和它们相同的梯形。

c.说一说:同桌交流自己的作品。

(2)展示学生作品

①(预设)错例展示。

提问: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画?

②展示正确画法的作品

3.问题驱动,深入探究

(1)问题一:像这样的梯形:我们能画出多少个?

(2)问题二:(取一学生作品遮住上底)如果下底是4.5厘米,上底是多少?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看来要求梯形的其中一条底,必须得把上底和下底看成一个整体先求出来。

变式练习:已知梯形的面积是15cm²。它的下底是4.2cm,高是6cm,上底是多少厘米?

①  (预设)方法1:15×2÷6-4.2=0.8(厘米)

提问:为什么这样算?

追问:15×2表示什么意思?

②(预设)方法2:解方程

解:设上底为x厘米。

(x+4.2)×6÷2=15

提醒:注意方程格式的规范性。

【设计意图:利用公式的逆运算推导梯形的上底(下底)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前面环节做足将“上底和下底的和”看成一个整体的铺垫,要求其中一条底,必须得先求“整体的底”,也就是面积×2÷高,通过追问和图形变化演示,进一步理解面积×2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设计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从本质上理解求上底(下底)的方法,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力。】

(3)问题三:同学们觉得上底最小可以是多少?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图形。(无限接近三角形)。

①(几何画板演示拖动上底的长度为0)自主探究

上底为0厘米,就变成三角形,也就是梯形面积公式中一条底为0,此时面积公式S=(a+b)h÷2=(a+0)h÷2=ah÷2

②引导:还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几何画板演示拖动上底的长度等于下底)自主探究。

当a=b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2ah÷2=ah

③同理:如果是直角梯形,还可以推算出长方形的面积S=ab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等积变化中的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不断的讨论交流中,打破学生原先的思路,促进学生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深入理解,沟通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

03

在拓展中思考,促进发散思维

1.出示S=(10+5)×5÷2

(1)提问:看到这个算式,你想到了哪些图形?

(2)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四个组合图形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这条算式表示。

活动要求:

a.独立思考,想一想哪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S=(10+5)×5÷2。

b.同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汇报

A可以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出,符合。

B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出,符合。

C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它的高需要延长底在作高。(课件出示它的高)此时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10+5)厘米。所以三角形的面积=5×(10+5)÷2,符合。

D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5)厘米,宽是(5÷2)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0+5)×(5÷2),符合。

【设计意图:以式想形,多向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梯形面积公式除了可以计算不同的图形面积,还能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为后面学习组合图形打下基础,同时有效促进发散空间观念和发散思维的发展。】

04

在应用中化归,渗透数形结合

1.    出示题目:

活动要求:

(1)选择喜欢的一题或多题做一做。

(2)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为什么这样算?

2.小结

【设计意图:联系梯形面积公式与数的计算,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把知识从薄学到厚,也要让他们把知识从厚学到薄,不断的挖掘前后知识的本质和联系,更好的整合知识,促进数学水平的真正有效发展。】

05

在反思中总结,完善知识构建

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梯形的面积公式不仅能得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能得出圆、六边形等图形的面积,留给同学们课后研究吧。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回顾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学方法灵活运用的乐趣,在学生心中种下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们课后研究吧。

5

笑一笑

本期审核:丁裕    徐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梯形的面积(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梯形面积
信息技术支持《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说课稿
梯形特征与面积
一课研究之《从“数”“怎么数”到“不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