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家拳拾遗:沉肩坠肘,肩与胯合

练习过内家拳的朋友对于松肩(沉肩)之难,应该深有体会。不用说与人交手中,肩膀抗着沉不下去,就是练拳过程中,想要肩膀放松下来也不是两三年苦功能做到的。内家拳讲究内三合与外三合,讲内三合,读者都会觉得玄,留待一年后再谈。外三合中对肩的要求是与胯合。

对于胯在《内家拳拾遗:落胯与溜臀》之后共有六篇详细论述,不再赘述。对于肩大家都知道要放松、溜肩、要沉肩坠肘。大家现在打开手机中的秒表APP,然后站起身,两手自然垂下,脑中存想松肩,启动秒表计时器,看看你能保持肩部放松多久?

在上述试验中,越是想要放松就越难保持肩部的放松。那么松是什么?多数人包括我在初学拳的时候,师父一提到松,下意识的操作就是身体往下松。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松就是往下,虽然师父不停的对我们讲松不是以上压下,而是以下带上。但不经过几年刻苦练习,以下带上的理论是无法体悟的。

在《内家拳拾遗:意气君,骨肉臣》中提到胡海牙前辈提到:“意气均,骨肉沉。”这个练拳心得体会,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松的状态,松肩并不是努力使肩膀往下沉(往下压),而是放松肩部的肌肉,让肩部骨骼自然的支撑,骨骼四周的肌肉、皮肤等组织放松展开,让其份量沉入骨中,沿着身体骨架“顺流而下”。

明白了松是控制向内而非向下这一前提后,我们来彻底认识一下:肩与胯。其要点在于什么是合?怎么合?

有一种观念认为肩胯合即是:不论是运化还是发力,肩与胯的状态应该步调一致。这种观点是大家认知外三合的普遍观点,认为合就是上下一致,运动方向、朝向一致,同时保持肩窝胯窝四点组成的长方形,在运动中始终不变形,不使其扭曲成菱形。

但是上述理论存在一个问题,肩与胯的运动协调一致能产生什么劲?谁主动,谁配合?如果有先有后,势必在某一时刻上面的长方形会变成菱形;反之,如果同时运转,协调又成问题。其实从肩膀与胯部的生理构造上,也很难保证上述的一致性,肩部比胯灵活太多,动作幅度也要大很多。胯部的运动只有内收与外顶以及前后左右的摆动,让肩部跟随胯部的运动,只会让人无所适从。

什么是合?肩与胯合其实是指肩骨与胯骨的连接的合。当肩骨能通过下方骨骼支撑获得稳定,自然会放松四周的肌肉,而仅仅是肩部附近的骨骼支撑,不足以松掉肩膀之上的压力,所以需要调整到与胯部的大骨头连接,这样从肩到胯再到脚底的通道就完全连通了。附着在骨骼之上的肌肉等组织自然放松下沉,劲收敛入骨。肩胯合之后,上半身就处于一套结构系统中,意识只需要保持结构的稳定,那么下盘的所有动能可以带动胯与肩的整体运动,不存在胯与肩的主次,大家都服从于整体大劲。

怎么合?头顶悬,保持肩膀之上的头骨不下压,释放肩膀上方的压力。从颈椎开始逐节往下找支撑,一直到胯。当然也可从胯开始逐节往上,一直松到肩。肩与胯合的重点在于保持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结构做好了,肩自然能放松,并能将地面的力传导到手肘与指尖。下面进行试验:

准备条件:2.5kg哑铃两只。

开始试验:

弯腰两手各抓一只哑铃,胸部与地面平行,如下图(“哑铃硬拉”的锻炼姿势):

  1. 感知肩膀受到的拉扯力,然后按图上箭头方向,缓慢站直身体;

  2. 在身体直立的过程中,逐渐收胯(参看《内家拳拾遗:落胯与溜臀》)、溜臀,收小腹命门突出,腰隙对拔(参看《内家拳拾遗:活泼于腰,灵通于背》);

  3. 整个过程中感受肩部压力变化,明晰肩部压力释放的点位以及压力的流向;

  4. 通过多次训练,在动作起始(胸部与地面平行)的肢体状态下,试验是否能做到通过上述感受到的通道,化解肩部的压力。

试验目的:感知肩部、背部、大腿骨骼与各肌群的关系,找到肢体在不同状态支撑的最佳结构(上半身最省力的结构),强化体内的结构意识,在不同的肢体状态下能迅速调整到该结构,以使身体处于稳定与平衡状态,局部肌肉即不过分松弛,也不过度拉伸。

敬请期待下一篇:《内家拳拾遗:坐腕竖指,劲入末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内家拳沉肩坠肘|你未必真会
总是羡慕别人的完美身材?练出直角肩一点也不难,认真往下看
肩膀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
穿衣有型,脱衣有肌肉的秘籍在这里
高尔夫球运动前热身六式,帮助你上场表现更好!(深度好文)
肩膀疼痛?胳膊难抬?搞不好还会残废?长期加班的亲,小心肩周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