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张良拾履”的背后含义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转折的机会。人跟人的成就差别,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的人没抓住,从此就只好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么张良又碰到了何许人也?又有怎样的机会呢?

张良拾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出身于韩国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亲曾经担任五代韩王的宰相。各位想一想,在那个时代父子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够有钱到什么地步!简单地说,张良是当时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应有的人生轨迹,他应该能够一生安享荣华富贵,并在适当时机接续他父祖的事业,成为下一任韩国的宰相,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国灭了韩国。

一天,张良从容漫步游览在下邳的桥上。遇一老者,看其穿着就是低下阶层之人,来到张良面前,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大家肯定可以猜到老者并不是无意而至,而是有意而来,说白了就是故意碰瓷的。

然后指使张良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一个穿着很穷酸的老人家,当着你的面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叫你去捡鞋子,你会怎么做呢?

张良当场觉得十分惊愕,想揍这位老人家一顿。

如果是我也想揍他一顿,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血性。

而张良却强忍了下来,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用感情控制理智,还是用理智控制感情。

因为这个老头子实在太老了,张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还是下去帮老者把鞋子捡上来。

然而老者却没有说一声谢谢,而是说帮我把鞋穿上。

如果是你该怎么办呢?打老者一顿或拂袖而去。

张良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仅帮老者穿鞋而且是跪着帮老者穿鞋,老者起身大笑一声就走了,张良愣在原地,原以为是个王者,难道是个青铜?其实老者就是黄石公,他教给张良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忍”。

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已经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黄石公没走几步,转身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天明我们在桥上相会。张良忙跪下磕头,心想还真是一个王者。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这段话呢,是史记中的原文,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个含意,张良赴约了三次,都被老者怒斥。最后一次是在四日的12点后就去赴会才算没有迟到。

这也是黄石公教给张良的第二个要素,就是要争先后。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黄石公就是借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情,来点化他什么叫作“先”,什么叫作“后”。

什么是先?

有的人会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这答案说得也没有错,但是你想比人家早,人家难道不想比你早吗?你怎么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就是“相对的先”。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绝对的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就像是张良约好的5日,他4日的半夜12点就已经去了。就已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绝对的先”吗?当然不是,这只能叫作“不后”。

黄石公要教张良的,其实只有两个道理,就是“忍”和“先”。还有一本大家都知道的兵书《六韬》。前人如苏轼或许提到了“忍”,却没有提到“先”,更不明白“忍”和“先”这两个道理其实是一体的,需要互相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一位神秘高人,拿出一本书就天下太平了,没人知道他是谁
黄石公当年传给张良的神书原来就是这本书,如今鲜有人问津……
张子房得到一书,翻开看到四个大字,13年后把一石头供奉起来
黄石公送书给张良,为什么不送给别人?
张良遇黄石公得兵书
汉留侯张良的人生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