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答司馬諫議書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一 認識作者

宋史謂其:「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鞏攜以示歐陽脩,脩為之延譽。」又曰:「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故於仁宗時上萬言書,然不見重。「安石本楚士,未知名於中朝,以韓、呂二族為巨室,欲藉以取重。乃深與韓絳、絳弟維及呂公著交,三人更稱揚之,名始盛。」至神宗朝,因韓維屢稱揚之而見重,乃至舉以為相,聽其變法。觀其仕宦、人生際遇、得神宗知遇之恩,皆較蘇軾及同時人幸運、順暢得多。然不能知人善任,所用多姦慝之人,有急功躁進之嫌。所任非人,反使新法的推行,變成了民怨詬詈之處。宋史記載神宗 熙寧七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對朝嗟歎,欲盡罷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此不足招聖慮,但當修人事以應之。』帝曰:『此豈細事,朕所以恐懼者,正為人事之未修爾。今取免行錢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遜語。自近臣以至后族,無不言其害。兩宮泣下,憂京師亂起,以為天旱更失人心。』又因鄭俠上疏繪所見流民圖,兩宮涕曰:「安石亂天下。」乃罷相,出知江寧府。不久,八年二月又復拜相,卻因子死,傷心,新法推行益加不易、怨誹如常,乃再度求去而罷相。宋史批評他:「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甚者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儇慧少年。」可說王安石以其剛毅、銳意改革的心,而啟動了這一垂垂老矣的朝廷,再度出發,走向變法圖強之路。能使保守的老機器轉動,可見其獨排眾議、一肩挑起的勇氣、卓知與毅力,不為他人的批評而動搖。最後卻也因自己的剛愎、不容異議,以致反對者掣肘、逢迎者諂媚,新法的執行便走了樣而失敗。似乎推行與失敗,與其個性有莫大的關聯。

對於此課的作者認識,可讓學生就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王安石與其子雱及弟王安禮、王安國之傳,以及王安石作品與評傳,如王安石詩文選注(高克勤 建宏出版社)、王安石(王明蓀 東大圖書)綜合整理,探討作者的:

  變法與罷相過程。

  用人的良窳。

  生平際遇與個性分析。

  文章風格。

  詩風的轉變。

作者的政治主張、行事風格、人生歷練,表現於文章、詩風上,亦不斷有不同的風貌展現;卻又有一以貫之的性格使然,而有變與不變的特色,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可於課堂上經由報告、師生研討,而更加清晰與了解。

二 課程活動

 全班分成幾個小組,編排短劇,主題內容分兩部分:

 朋友間可能存在的爭執事件。

 公務部門的做事心態。

透過話劇可逗趣、傳神的呈現問題所在或其荒謬性,落幕後共同研討,怎樣的處理與態度才是正確的?可做為價值的再澄清與建立。

 問卷調查的設計,內容如:

 當今政治革新,以何者為先?為要?掃黑金、發展經濟、注重環保、水土保持?內政、外交輕重為何?政府員額是否過度龐大而缺乏機動、靈活性?紛紛建立各部會,但分工太細,各部門是否各是其是?橫向連繫不足而有過則諉?……

 內閣各部門績效、聲望排行榜。

 就一主題,兩方論辯。如股市的市場自由與護盤論?掃黑與人權?關說與便民……

 說明「影響成功的四大天敵--自暴自棄、虛榮心、掉以輕心、驕傲」。個性會影響成敗,針對各點,逐一調查,並點名發表,以了解自己個性上的缺失或優點。

三 延伸問題

 政治路上,有沒有永遠的朋友?因政治理念而結合的友誼,較一般友誼來得堅固?或脆弱多變?

 朋友之間的來往,有無禁忌?若有,則禁忌為何?

 你如何選擇朋友?有無擇友標準?

 你是否能接受朋友的諫諍?請舉例說明。

 你是否亦曾向朋友提過諍言?因何事而提?對方反應如何?

 你有否被誤解?乃至被毀謗的經驗?從中學習到什麼?

 你覺得自己頗有定見,或較易受他人影響而改變主意?

 是否有因堅持而獲致的美好結果?或因堅持而遭致的惡果?

 有否和學校行政部門的接觸經驗?感受為何?

 你對當今公務員的普遍印象為何?有否因事至公所、郵局的接洽經驗?感受為何?

 

◎語文天地

一 字義辨析

  誹、緋、蜚

 

  闢

 

  度

 

  區區

二 修辭精華

  頂真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單句排比

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複句排比

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句中對

興利除弊。

  單句對

闢邪說,難壬人。

  激問

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轉品

 以「膏澤」斯民   名詞轉動詞

 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名詞轉動詞

三 語文遊戲

 比手劃腳

以「蜚短流長」、「繪聲繪影」、「眾口鑠金」、「憂讒畏譏」、「肺腑之言」、「師心自用」、「官官相護」、「披肝瀝膽」……等成語,請各排推派一人表演,猜對最多的一排獲勝。

  成語比賽

將所知的成語故事簡要說出,以排為單位競賽。

 

◎國學視窗

一 王安石二三事

  不拘細節

 安石未貴時,名震京師,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澣,面垢不洗。(宋史 王安石傳)

 公面黧黑,門人以問醫,醫曰:「此垢汙,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面,公曰:「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夢溪筆談)

  固執個性

 司馬溫公嘗曰:「昔與王介甫同為群牧司判官,包孝肅為使。一日群牧司牡丹盛開,包公置酒賞之,與酒相勸。某素不喜酒,亦強飲。介甫終席不飲,包公不能強也。某以此知其不屈。」(邵氏聞見錄)

 有少年得鬥鶉,其儕求之不與,恃與之昵輒持去,少年追殺之。開封當此人死,安石駮曰:「按律,公取、竊取皆為盜。此不與而彼攜以去,是盜也;追而殺之,是捕盜也,雖死當勿論。」遂劾府司失入。府官不伏,事下審刑、大理,皆以府斷為是。詔放安石罪,當詣閤門謝。安石言:「我無罪。」不肯謝。御史舉奏之,置不問。(宋史 王安石傳)

 登州婦人惡其夫寢陋,夜以刀斮之,傷而不死。獄上,朝議皆當之死,安石獨援律辨證之,為合從謀殺傷,減二等論。帝從安石說,且著為令。(宋史王安石傳)

 禮官議正太廟太祖東嚮之位,安石獨定議還僖祖於祧廟,議者合爭之,弗得,上元夕,從駕乘馬入宣德門,衛士訶止之,策其馬。安石怒,上章請逮治。御史蔡確言:「宿衛之士,拱扈至尊而已,宰相下馬非其處,所應訶止。」帝卒為杖衛士,斥內侍,安石猶不平。(宋史 王安石傳)

按 上引、事,少年殺友、婦人殺夫,安石不從人情考量,而依律法定之,似一切以法規為依,則例的衛士卻依法行其職責,觸安石之怒而被杖責。依此,則不免見安石從私、枉法與固執不回的一面。講解本課司馬光抨其「侵官、生事、拒諫」時,可援例說明。

  鐵面精神

 安石與光素厚,光援朋友責善之義,三詒書反覆勸之,安石不樂。(宋史 王安石傳)

 開封民避保甲,有截指斷腕者,知府韓維言之,帝問安石,安石曰:「此固未可知,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今士大夫睹新政,尚或紛然驚異;況於二十萬戶百姓,固有惷愚為人所惑動者,豈應為此遂不敢一有所為邪?」帝曰:「民言合而聽之則勝,亦不可不畏也。」(宋史 王安石傳)

 歐陽脩乞致仕,馮京請留之,安石曰:「脩附麗韓琦,以琦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則壞一郡,在朝廷則壞朝廷,留之安用?」乃聽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安石謂不足以阻姦,至比之共、鯀。靈臺郎尤瑛言天久陰,星失度,宜退安石,即黥隸英州。唐坰本以安石引薦為諫官,因請對極論其罪,謫死。文彥博言市易與下爭利,致華獄山崩。安石曰:「華山之變,殆天意為小人發。市易之起,自為細民久困,以抑兼井爾,於官何利焉。」閼其奏,出彥博守魏。於是呂公著、韓維,安石藉以立聲譽者也;歐陽脩、文彥博,薦己者也;富弼、韓琦,用為侍從者也;司馬光、范鎮,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遺力。」(宋史 王安石傳)

按 王安石變法充滿改革魄力,與大無畏的精神,而如此欲起沉、下猛藥的藥方,卻因未能審度人情、聽民心聲,乃至朝中意見與己相左者罷黜、貶官、謫死,一干友朋皆排斥。雖顯其鐵面、剛毅不撓的精神。但朝中諤諤之臣盡去,欲執行變法,便啟用門生及一干逢迎者,新法精神也就難免有所變相、扭曲,欲改革卻反致政潮日趨複雜了。講解本課司馬光評其「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及王安石的辯解:「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兩方立場的論難,可引例說明,以論剛愎毀法、或自信太過而失敗、抑掣肘太多而難行?

四 作者軼聞趣事

 荊公東坡鬥學

 相傳王安石有詠菊詩云:「黃昏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頗不以為然的續曰:「秋花不比黃花落,為報詩人仔細吟」,卻因此得罪王荊公。軾謫居黃州,築室東坡,和陳季常時相往來,飲酒賦詩。某日正值深秋,季常函邀賞菊,對花飲酒,無不快意,此時西風吹過,落英繽紛,剎那間如黃金鋪地,子瞻一見,嚇得目瞪口呆,才恍然大悟:「左遷至此,原來使我看菊花也。」陳季常因而笑道:「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而歐陽脩見王安石詠菊詩,亦有微詞:「春花落瓣,秋花落朵,詩本至理,豈可胡謅。」,據傳王荊公聞之笑曰:「歐陽九不學之過也,不見楚辭云:『夕餐秋菊之落英乎!』」只是未知是否屬實。

 王安石著字說,一字能作一義,論「坡」從土從皮,因謂「坡」乃土之皮也。論「鯢」,從魚從兒,合為「魚子」、四馬曰「駟」、天虫為「蚕」(蠶)。蘇東坡乃戲謔之:「鳩字 九 鳥,可知何故?」王安石信以為真,欣然請教,東坡笑道:「毛詩云:鳴鳩在桑,其子七兮,連爺帶娘,共是九鳥。」荊公知被戲耍,頗為尷尬,不禁罵在心中。

 據傳王荊公知東坡才思敏捷,一日特別考一考東坡,道:「久聞子瞻善於作對,今年閏了個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俗稱『兩頭春』,就以此句求對。」荊公出上聯云: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是春秋。

 東坡雖然文思泉湧,但這時竟無靈感,對不上來。荊公見狀,不忍心使其過分受窘,又改換話題:「蘇州金閶門外至虎丘,約有七里,稱作『山塘』,其半途謂之『半塘』;潤州又名鐵甕城,城西臨江有金山、銀山、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必子瞻一定去過蘇、潤二州,就各出一對,想子瞻必能對出。」蘇州聯云: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蘇軾此時搔首苦思,仍無下文,荊公又以潤州出聯,云:

 鐵甕城西,金、銀、玉三寶地;

自云:「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的蘇子瞻,這時竟才思枯竭,一再受窘,只得謝罪而出。以蘇學士之才具,尚且三度為荊公所屈,何況是才學不如東坡者!因此,後人曾有詩勸世:

項托曾為孔子師,荊公反把子瞻嗤;

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涯際。

 荊公不重享受,不愛美色

王安石非但不在意修飾,更不重飲食,生活儉樸節約到難以想像。在他擔任宰相時,某天,兒媳婦的弟弟蕭氏到京城,王安石請他吃飯,蕭氏就盛裝赴宰相的「盛筵」。終於到開飯時間,桌上除了兩碟小菜,一壺清酒,別無他物,喝過幾口酒後,家僕端來幾張煎餅,一碗豬肉而已,又再上兩道青菜,就上飯了。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蕭公子,眼見這些菜色,實在難以下嚥,只將餅餡吃了一點。王安石卻神態自若,將蕭公子吃剩的餅皮,取來吃了。蕭公子見狀非常羞愧,匆匆退席。事後從其阿姐口中知道宰相多年的生活,就是如此簡單。此外,荊公的不重排場,更見其樸實無華的本色。王安石經常到江寧府一帶遊覽,出遊時,不是騎馬,就是騎驢,馬是神宗所賜,驢是自己所買,後來馬死了,便只騎驢,並由一名馬伕跟隨,有人出於安全考量,建議其坐轎,荊公卻說:「古之王公,至不道,未有以人代畜者」,故堅持不肯坐轎。又一次,安石在出遊途中與一地方官相遇,便在路邊交談,地方官坐在胡床上,並打開遮陽傘,而王安石卻在太陽下隨意找個樹墩坐下,過了一陣子,地方官才想起王丞相在烈日下曝曬,忙叫移傘,荊公卻風趣的說:「不必了,若我下輩子變作牛馬,還必須天天在大太陽下耕田呢!」荊公的隨和與毫無架子實非注重官場,崇尚虛華的官人文士可比。某日,王安石散朝回府,發現家中多了一位面貌姣好的女子向他施禮,只是沒有放在心上,而後接連幾天,這位女子都在書房靜靜伺候,王荊公正眼也未瞧一眼。又過數日,王夫人終於忍不住問他:「是否不滿意這位女子,否則,何以未加親近?」荊公始了解是王夫人特意安排。次日,荊公問這名女子為何來此?女子淒切的述說:「丈夫在軍中負責運送一船官麥,不幸沉船,但賣盡家產,也不夠抵償,不得已才把她賣掉償債。」荊公聞言,立刻派人將女子丈夫找來,讓他們回家團圓,同時吩咐賣身錢不必還了。王夫人見此,替丈夫蓄妾的美意居然未被接受,只好作罷。而王安石的不愛美色也因而傳開。

 推行新法,孤掌難鳴

王安石推行新法,起用呂惠卿、曾布等一幫小人,弟弟安國頗不贊同,並一再警告,呂惠卿詭詐投機,應小心提防,且引述孔子之言:「驅鄭聲、遠佞人」規勸他,但王安石仍一意孤行。

某日,呂惠卿到府來議事,王安國便故意在門外大吹笛子,安石被吵得不耐煩,於是向安國大叫:「停此鄭聲如何?」王安國回應:「遠此佞人如何?」王荊公對這位「于書無所不該,于詞無所不工」的弟弟也莫可奈何。王雱是王安石獨子,性聰敏、氣爽,富才學,狂放不羈,睥睨一世,可是邋遢、不修邊幅,卻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日,安石與程顥在府內議事。雱囚首跣足,又手拈一條婦人頭巾,肆無忌憚的問其父所言何事。王荊公道:「以新法數為人所阻,故與程君議。」雱口沒遮攔的應道:「梟韓琦、富弼之頭于市,則法行矣。」舉座都為他的狂言瞠目以對。

熙寧九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困難重重下,終於罷相南歸。臨行之日,百官均至十里亭相送,荊公車駕啟程時,忽然一群蝗蟲飛來停在車篷頂上,揮之不去,有一政敵便口占一絕:

青苗助役兩妨農,天下嗷嗷怨相公;

獨有蝗蟲偏感德,猶隨車駕過江東。

王安石聽罷,回顧推行新法,一路行來,艱辛詆譭備嘗,不勝感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游祖孙三代和王安石的密切关系
王安石传 第十八章 ---- 第二十二章
6宋神宗赵顼(北宋第六位皇帝,宋英宗长子,1067一1085年在位18年,终年38岁)
王瑞来:“当时大本从忠谏”——以王安石与赵抃切入的宋代士大夫政治关系考察丨202309-09(总第2467期)
卷三百五十五
熙宁变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