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修营|在这一刻,我们终于回归自己

——记第十四届菩提静修营禅修体验

文│观赢 图│慧吉

星沉月侧,月光给庙宇洒下光辉,一个清瘦挺拔的身影缓缓步入座无虚席的大觉堂。7月18、19日两晚,善愿法师带领菩提静修营营员修习慈心禅和正念禅。

慈心禅

从前有两条狼,它们经常打架。其中一条狼仇恨,烦恼,抑郁;另一条狼慈悲,和平,友善。一个孩子问老者,哪条会赢?老者说,我喂养的那条狼会赢,因为它每天都在一点点壮大……

这条“狼”我们并不陌生,它成长在每个人心中,它就是我们的念头和不良情绪。我们越关注它,越难以从问题中走出,唯有去面对它,长养心中慈爱的力量,才能慢慢放下它。

暑气未消,夏夜的讲堂仍有些闷热,善愿法师端坐于佛像前,舒适安然,清凉自在。

反观内心,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对自己、对他人都缺乏慈爱。我们不允许自己心中生起焦虑烦恼,不愿自己受到伤害。事实上,最伤害我们的人,反而是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没有真正倾听过自己的声音。

慈心禅的意义也正是如此。通过禅修,培养慈爱的念头,化解生活中的敌对和冷漠。

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没有内心的烦恼,愿我轻安自在。修习慈心禅时首先要对自己发起祝愿。

反复忆念后,再将这份慈心发送给师长、父母、陌生人、仇怨,直至一切有情。

“打坐时妄想多怎么办?”

法师答说:“有念头不可怕,但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演员,要及时认清它,出离它。”

一位年轻营员一直高举着手准备提问,终于幸运地得到最后一次提问机会。

“当我们死去时,所有念头都会消散,那么活着时执著于放下欲念又有何意义?”

这是困惑了他许久的问题,也是我们很多人悬而未决的问题。讲堂里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佛教认为生命是无止境的轮回,并不是一死百了。如果不改变错误的心行模式,还会轮回,还会回到西园寺禅修。”

善愿法师幽默睿智的回答赢得了更热烈的掌声。

修习慈心不是一味放纵自己,也不是活得很任性,和外界对抗,而是要出离反复自我伤害的错误模式,接纳自己,理解自己。

正念禅

我们换了工作,换了老板,换了朋友,到处旅游,可依然烦恼。

我们拼命赚钱,拼命成长,拼命学佛,拼命打坐,可依然焦虑。

我们期待收获他人的认可,盼望得到外在的成就感。我们似乎都有一个未了的情结,它始终在心中偷偷作祟。

佛教是修心之法,断除烦恼之法,禅修则是正念的培养过程。

打开尘封已久的心门,找到烦恼的根本所在,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

善愿法师讲到,烦恼的来源有三:

其一是种子,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它也许来自原生家庭的阴影,也许来自儿时的我们很难得到父母认可,也许来自某个成长阶段的创伤,所以长大后,我们只好外求。

其二是对境。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种种重压下,我们迷失了自己。于是转而外寻,试图在伴侣身上获得安全感,在事业上获得成就感。其实,只要内心平和安然,学会莫向外求,我们的心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其三,来自我们不正确的思维。

叔本华说,人生犹如钟摆,一直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所求得到满足,便开心不已;否则便觉无聊之极,甚至悲观绝望。错误的思维模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甚至我们的后代。错误的循环不终止,我们就不会获得快乐,也难以对自己和他人生起真正的慈心。

修习正念禅,就是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活在当下,内心没有对立,充分接纳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心中的念头如实感知,并放下。

经过善愿法师深入浅出的两天讲解,那个高不可攀又充满神秘意味的禅修,渐渐被揭开面纱,原来我们也可以坐禅。

放松内心,放松呼吸,让呼吸自然地进出,体会自在,体会禅修的用心。在善愿法师清晰平和的声音中,营员们微闭双眼,再次进入禅修体验之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日内观修行记(下)
两类慈心的修习
何为新业何为旧业,业习与习气是否一样,怎么理解阿罗汉已了生死但还有习气呢?
动中禅的神秘的五种变化
修习慈心重于供养
觅心了不可得(圣严法师《禅语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