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巅峰之路】决定网球水平的那些细节[2]

决定网球水平的那些细节[2]

【感谢打赏】上期的[决定网球水平的那些细节]谈了前挥拍的正确方法,网球朋友们反应比较热烈,很多朋友收藏和转载了文章。特别感谢的还是打赏的朋友,这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支持。作为回报,今天在训练课结束后,利用午休时间特别制作了第二期的文章。

本期文章讲解的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核心的旋转。

在对一些中年朋友进行提高训练时,通常会遇到身体过于右倾、左倾、前倾、后倒等问题,而且在进行纠错时,通常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抵制,认为很多的高水平职业球员打球都是这样,没有必要进行纠正。

可能在各行各业都有这种情况,同一项目,总有个别人干得很好,大多数人平庸,有一部分人被无情淘汰。

行易网球观点是,通过合理的技术运用,可以让大多数人做得更好。那么,今天的一些技术就是非常关键环节——即核心的旋转。

本文通过对上一代职业球员和新生代球员、男子和女子职业球员的身体核心旋转技术对比,解析新技术对网球技术的提高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需要更新的概念,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进球站位和现代网球中的移动击球步法,后者是一个革命性的理念。

[1]上身旋转技术

不看后面的澳网海报,不认识海宁同学,你肯定不认为这是一个高水平职业球员应该有的打球姿态。而现实是,海宁是在大小威廉姆斯之前当之无愧的女一号。

上身的旋转和肩部的由下向上的旋转是不是缺乏一点美感,或者是不太流畅? 

[2]身体扭转

英文动词是Pivot。我翻译为扭转,算是一种较贴近的对译吧。英文中关于旋转,有rotate、Pivot、spin,如果非要找出对译,对英文环境不了解,还是非常困难。那么,在网球技术中用到了这三个词,我就不显摆了,这里,我用扭转。正如上面的所示,正常的旋转会有一个轴心,这个美女球员的转动并没有轴心,而是一种侧摆转动的运动方式。

很明显,这是一种进步的身体旋转,虽然没那么高效,必须有一个附加的平衡步的支撑,但是,她是明显进化了。 

[3]核心旋转

用一个非常典型的旋转运动来诠释核心旋转,那就是芭蕾和花样滑冰。运动员通过初始的加力后,通过手臂的回缩产生更越来越快的加速度。这里就不再速度和半径的力学原理了。

网球也是通过非持拍手的回缩来获得加速度,这里也不细解。以后讲到非持拍手的时候再解析。 

[4]上体旋转的模拟

传统的上体旋转,首先是转动的半径太大,根本不会获得太快速度。其次,双腿是一种扭转运动,传递的动量更多是向前,那么,双腿的转动速度和能量却白白损耗了。

[5]职业高手的上体旋转

前辈职业男球员的典型上身旋转。上身是由左到右、由后到前再到后的摆动。双腿也一样,由左到右、由后到前再到后的重心转移。左肩由下向上,右肩由上向下。手臂和球拍也是由下向上的挥拍。

原地击球动作就是这么复杂

原距离的击球,加上步法和回位 

[6]测试版的身体轴转

区分那几个令人头痛的英文转动单词,这个动作我用“轴转”或者叫核心转动的测试版吧,你可以看出的是,她的转动明显有点以接近于身体中轴线为转动轴心。

这些运动体态我们就很熟悉了。莎拉波娃、李娜等前十年打法的典型。突出的特点是:身体侧倾和前倾,但是肩部运动平衡了,挥拍手和球拍是接近于平行的向前拉动。引拍时还是非常的靠后,以提供更大的初始势能。 

[7]完全核心旋转

这个就是现代挥拍的方式了。身体的左右、前后的中枢都保持的非常稳定,不再有偏移。再看看双手、双肩,一种完全的对称模式。

这里用到的步法是典型的上步进攻性步法。有些朋友还以开放式站位、关闭式站位来区分现代网球的传统网球,是不严谨的。 

[8]上身扭转能量传输

传统的上体扭转方式,在能量传输上,是以倾斜的上身转动和下身旋转组成。在旋转方向上,有角度差。

 

[9]传统旋转的运动方向

    躯干、双肩、双手是以胸部中部为圆心的半圆周运动。突出特点是沉肩、捞拍、身体扭转。

业余球手体型不够好的、运动能力不够强的、四肢协调不够好的,通常把这动作学成“东施效颦”。这是题外话。通常只有那些专业运动员才能做好。 

[10]劳动创造美

劳动最需要的是高效——用最小的体能消耗,产生最大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的生存哲学。最省力的工作产生效率,最协调的动作产生美。

 

[11]瓦林卡的正反手

瓦林卡是以旋转单反的先驱和代表。身体、双肩在单反击球时保持了良好的平衡。

瓦林卡的单反的确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境界

 再看正手,双肩、双臂在击球前后保持了完美的对称。挥拍轨迹也几近平行。击球前后从引拍高度到随挥高度,都是完全对称的倒C型。

[12]汤米哈斯的不同击球步法

新生代的职业高手们不再以击球站位来评估自已的技术体系。平衡的身体核心旋转,才是他们笑傲江湖的标志。

在底线对抗中,双脚离地的低位旋转步法击球

底线对抗时,攻守兼备的打法是重心转移步法击球

后场被动时,单脚支撑转体步法能提供更大的击球力量,更好的平衡,更快的回位

上步击球,是典型的进攻型步法。高位的上步击球,后脚上踢。斜线攻击的上步法法,后脚则要上踢绕圆向前着地。

 

[13]WTA球员的转体进化

    女子职业球员的转体进化:

①身体主干前后平衡;

②身体主干左右平衡;

③双肩水平,双臂对称;

④挥拍轨迹水平对称;

⑤明显的胯部旋转;

 

[14]ATP球员的转体进化

    男子职业球员的转体进化特点:

①躯干的前后平衡;

②躯干的左右平衡;

③双肩水平、双臂对称;

④完全水平对称的挥拍轨迹;

⑤水平向前蹬地;

⑥头部保持不动和更小的右后方引拍。

 

【小结】 

有朋友问了,我的系列微文是怎么规划的章节和顺序。不好意思的是,在写这系列时没有规划。前面写过英文原版的网球技术变革,这基本上是那个系列的图文版。前者更重于理论分析。本系列更侧重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顺序的安排上,是以我们在安排纠错训练时的先后顺序为主。

熟悉行易教程的学员可能以为我们是以图文教程安排训练内容。在这里声明一下,行易网球是以学员的自身特点和水平阶段编制训练计划的。

所以,后面要讲述的内容和更新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可以肯定的是,先讲通常性的问题,后讲具体技术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球训练——多球训练让你的基本功更扎实!
固定的挥拍击球动作
【跟我学网球】[8]网前截击
正手削球
浅谈网球初学者需要注意细节
图鉴 | 练好这一拍!你就是4.5水平的网球高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