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 | 永葆青春或成真!我国科学家解析衰老速度差异之谜
每个人都会老,随着身体不断衰老,大部分人的行为和认知都会逐渐退化,但为什么有些人却仍能保持较好的活力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这一问题上取得进展,成果11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衰老速度可以被控制?

  衰老引发的各种疾病,极大影响晚年生活质量。能否使人们'健康地衰老',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二十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衰老研究进入了基因时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秀丽线虫这一经典的模式生物,来探讨衰老速度差异背后的遗传机制。


  秀丽线虫是一种成虫体长仅1毫米可以独立生活的微小动物,是目前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式生物,许多重要的调控衰老的信号通路是在线虫中首先发现的。通过遗传学的方法,研究团队在线虫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肽,并由此揭开一条传递衰老信号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调控线虫的衰老速度。而延缓衰老的方法也因此浮出水面。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蔡时青

  这个神经肽的基因可以激活下游接受信号的蛋白质,不同品系之间有细微的差异,这种细微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线虫的衰老速度不一样。

  人口服抑制剂或可延缓衰老

  蔡时青介绍,调控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基因已经历了长期的进化选择,对生长和繁殖一般没有不良影响,有望成为抗衰老的潜在靶点。该成果为抗衰老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将有助于系统的理解健康衰老的调控机制。


  蔡时青指出,抑制“信息高速公路”,线虫的生存质量确实提高了:其雄虫交配能力、进食能力的衰老速度都减缓了。

  研究团队还发现,“信息高速公路”是专线专用。该通路对线虫运动能力的衰老没有影响。

  这或许将吸引更多人投身这一研究领域,寻找新基因,开发药物,揭开其他动物——包括人的衰老控制之谜。蔡时青目前还正在关注如何延缓线虫认知功能的衰老。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蔡时青

  目前发现的这套机制虽然是在线虫身上,但很多生物可能都是相似的机制,甚至是同样的基因。通过口服前述神经肽的抑制剂,或许可以延缓衰老,但首先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延缓衰老不一定能延长寿命

  不过,蔡时青表示,当想办法抑制“信息高速公路”后,线虫衰老的速度减缓了,但线虫的寿命没有因此而变长,因为生命的最终期限不变。


  早在2014年3月12日,蔡时青研究组就在《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基于让线虫节食的实验数据,提出假说:长寿与衰老无必然联系。延长寿命,也不一定能够延缓动物的行为退化。

  反之亦然。延缓衰老,也不一定能延长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突破丨Nature长文报道中国学者发现新的衰老调控信号通路——附董梦秋评论
《自然》发表上海科学家最新研究:人类或将掌握“老而不衰”的长寿秘诀!
健康报
深度解读|你的四十岁和她的四十岁为什么不一样?我们在线虫身上找到了答案
Nature:中科院蔡时青课题组揭示出衰老速度存在自然差异之谜
科学家揭示个体衰老速度差异之谜,为抗衰老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 黑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