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拿钱怎么办?
 (转自网易阳光雨露博客圈,原文地址http://q.163.com/yangguangyulu/poster/18487362/ )    
     
     “我的孩子(14岁男孩),昨天又偷偷拿了我的300元购物卡,此类事发生了好多次。我忍无可忍,质问他,但他就不承认。我和他爸问了半天,他才承认说卡被便宜卖给同学了,他爸让他给同学打电话,若卡没用,给要过来,但他就是不打电话。不知各位遇到此事怎么办?若逼他太急,担心他想坏办法。对他很失望。” 
 
      这是微博网友在群里发的一个帖子,非常能够体会这个时候家长是怎样的一个心情,那种充满担忧、愤怒、焦虑、失望、无助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如果是我的孩子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是一样的感受。恰好在以前的听课当中,听老师讲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老师的指导,家长和孩子的共同认可和努力下,这个孩子变得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财务。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原因,从而改变方法,这是孩子改变的前提。 
      我想从几个方面跟大家讨论这件事,大家也可以发布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给出更多的可选方式,从中选出适合的,帮助家长找到更好的办法,帮助这个孩子实现自我控制。 
 
      由于这个帖子只有这一百多字,无法让我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孩子是只拿家里的钱,还是别人的钱也拿?家长说的好多次是几次?也许家长认为的好多,不是孩子认为的好多。家长用了“忍无可忍”在四个字,可见当时的状态是怎样的,虽然孩子最后承认了事实,但是从这个表述中没有看出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我们不能了解孩子是在怎样的一种心理情境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被发现以后面临着审判和惩罚的,为什么明知到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孩子还会做?是什么样的一个心理驱动。这个才是作为家长最需要了解的。从我的角度分析,是否孩子有什么需要不能满足的情况,或者,孩子有我们成人不了解的情况,他的确需要钱,又不能跟家长沟通,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家长是否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太控制孩子,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花钱比较随意,现在大了需要更多的欲望满足,需要更多的钱的时候,家长发现孩子花的太多想控制,不给了,孩子满足不了需求,采取了这种方式。总的来说,就是孩子需要钱,我们要了解这个需要是否合理,然后怎样引导。 
 
      从这个帖子中我看到孩子承认了以后,家长的态度好像更专注的处理了这个购物卡怎样减少损失的事,一般认为,因为是为成年人,家长可以干预这个事,但是,作为一个14岁的孩子,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处世观,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我为什么用当事人,而不是孩子,是因为这个年龄段,是成人和孩子的模糊处事阶段,从孩子到成人的过度),他已经以折扣的价格卖了这张卡,对于买方来说,付出了成本,也是善意取得,这个买卖的行为类似于一种合同,这个行为完成了,卖方是不能反悔的,因为买方没有错误。这就像我们在商场买了一件东西,付了款,过几天不管什么原因商场反悔说,这个东西我不能卖给你了,这样我们觉得是合理的吗?我想这是孩子不肯打电话跟同学要回卡的原因,他的不打电话恰好说明孩子内心有一个规则,那么对于一个心中有规则的孩子,要改变就不难,需要的是家长跟孩子共同探讨一个规则。 
 
      这样分析,是否觉得家长让孩子打电话要回卡的处理方式有欠妥当呢?从这个角度考虑,是否就可以理解孩子的行为了呢?我们需要的是找出更好的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和处理方法。 
 
      帖子最后的表达是“对他很失望”,家长有没有想过这个失望的心情和表情会毫无保留的被孩子察觉呢?孩子无论在外边受到怎样的委屈、误解,家长是孩子最后的堡垒,如果家长都对孩子失去信心了,孩子又怎么会有向好的力量?如果孩子没有了这份心理能力,无论我们怎样的努力和期望改变都是难以完成的,这个孩子要变好就难了。 
 
      人的内心更多是受感性、本能、欲望等支配,这些内心的隐私部分,被荣格称之为“阴影”。一般在理性作用下,我们发展了一个“面具”,把阴影掩藏起来,不让它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与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对方的面具,不愿意按照对方的希望去看待他,他也失去维持善良面具的心理能力。 
 
      这是李子勋老师做案例分析时说的一段话,我不对这段话解释,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思考。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恨也是恨铁不成钢的爱,但是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孩子们难免做一些错事,但并不能因为这个错,孩子就不可救药了,有时候孩子自己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做了错事,但是他的心是向好的,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控制自己的方法。这个前提是,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就是不管孩子是怎样的,只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帮助他,爱他,持续给他提供帮助和成长的力量,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是孩子改好的基础。 
 
      赘述了这么多,是希望家长从更多的角度分析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好的方法。别人给出的方法无法直接套用到自己的身上,领会了主要的思想,变通的应用的自己的关系当中,也许更有效。 
 
下面是我听过的案例,请家长参考。 
 
      那是一个和你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他是在学校了拿别人的钱,家长发现后很着急,找到了这位老师问怎么办,老师说如果你们能够把孩子带来,把孩子带来我们再解决。下一次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了,老师跟孩子沟通,希望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是说是因为自己的零用钱不够花。问他都有什么样的需求,多少钱就够花了,孩子说了一个数字,根据当时的情况,孩子的要求不过分。问孩子如果每个月给他那么多零用钱,是不是就可以控制自己不再拿同学的钱,孩子说可以做到。这个约定就达成了,然后还订了规则,比如孩子月结余10元,家长就另外存20元到孩子的一个账户,如果孩子这个月的钱不够花,可以借支下月的,但是下个月就要少拿。和孩子达成协议后,监督和鼓励孩子执行。这个孩子执行的不错,有很多次结余,父母依言为孩子存了钱,后来孩子的存折上都存了几千元,从此再没有拿过同学的钱。并且在一次家里遇到突发情况,孩子还痛快的吧自己的钱拿出来让家里用。 
 
      孩子在遵从规则的情况下,得到了奖励,这个奖励又强化了孩子的正向行为,到孩子把钱拿出来支持家庭的时候,那种能够为家庭做出自己贡献的自豪感就完成了孩子的转变。 
 
      教育需要爱、方法和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共同的,希望大家就这个问题共同讨论,从中找到解决的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岁女孩妈妈暴打老师,网友: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小学阶段8条潜规则,建议家长们好好看看,别掉坑里出不来
家长倡导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
小孩子的恶意,到底有多大?看完这个6年级小男孩的同学录,我有点难过
一位多年的宿管指出:关于住校生的一些“潜规则”,家长早点告诉孩子
中学生网上晒压岁钱 最多者收入竟超过10余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