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夜青花瓷的博客 李守正个人画展
守律常态心,正风手中勤.佛朝平日过,大意点神云.
峡气拂山兴,春来万象新.竹兰梅菊令,画中外星音.
阅读(19) ┆ 评论(2) ┆ 转载原文┆ (0)
父亲李守正个人画展剪影
(2013-11-15 18:03)
 
 
 
(2013-10-28 18:42)
知黑守白  匠心何谓                   ——守正老先生作品读后感
杜 鸿
想给守正老人的作品说点什么的冲动一直在心里萦绕徘徊。也一直没敢动笔。究其根源在于对守正老人作品所蕴藏的追问精神的敬畏。实话实说,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无论从政还是从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给以足够敬畏的两个代别人。原因非常简单。在整体群像上,他们以几近单纯、目标专一的精神雕像,完成了他们在中国发展与建设的历程中的作用。而且世人无以诟病。即便他们中间有做过一些顺应时代的违心事,但是,他们透明与洁净的内心和本质始终依然。时逢秋雨,人心便静下来。打开守正老先生的画集,固有的清新与春风扑面而来。正如有人给李老的题词一样,李老的国画作品,始终在写意风趣观照下,以黑白为主,间以红黄等鲜明的色彩基调,呈现出一种“匠心独运,知黑守白”的艺术特质。这个评价,非常中肯的扣中李老作品的要害。但是,透过这种技法背后,李老匠心独运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知黑守白的意图又是什么?本文试图以这两个疑问为切入点,走进李老及其作品的内心和审美意图之中。
一、咏叹爱情、瑰丽浪漫。
守正老人的作品色彩瑰丽,笔墨浓厚,但又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清新与雅致,兼具艺术探索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双星特性。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在审美尺度上,将观赏者引领到一种愉悦场所和思考的境地。比如李老有关或者是我牵强附会联想到爱情的作品,就是这样一个好的例证。像《梅竹有缘》,就是以这种笔法,画成了一首生命情爱的恋歌。作品里,两根并立的竹子,两枝簇拥的梅花,梅枝的浓墨与竹叶的艳墨构成呼应,而淡墨的竹又与艳墨的竹构连理,相关相依,情深义长。而梅花的艳丽与粉嫩,无疑又构成了这对如同相亲相爱的修竹“夫妻”在生命和时间长河里那种美妙绝伦的情爱的象征。加上李老西画底蕴的支持和切入,让整个画面的主体事象粗犷奔放,情感浓厚,一种近乎纯净的简洁所形成的艺术冲击力,让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感动。而守正老人的《南园竹国》,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一曲横吹。在这里,画面的色彩褪得一干二净,惟有那只鸣蝉透露出一种晶莹剔透的浅黄,墨竹蝉意,筱影并立,看似在竹国,却似在爱情人伦的天国。作品简单但不乏向前的推力,虽是低吟浅唱但却不缺诗意的嘹亮。天籁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派生出来的佳音,更是画家及其人生情愫的流露。而这种情愫与 生命本真的况味,惟有曾经沧桑的心境才能真正体悟到。
同是爱情主题的《醉了夕阳》,在我看来,是一种类似《廊桥遗梦》的浓烈爱情的表达。艳丽的红花,相伴相倚的老竹,即便一生以“修”为名, 但是此刻不得不相互搀扶,相互支撑着行走在生命的时空里。浓烈的爱情,令人眩晕的光辉,还有画龙点睛的红蜻蜓,此时此刻一切都在昭示爱情给予生命的微薰。无疑,此时画家的内心深处,也正涌动着对人生最为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生活中生命至情的迷醉。当然,画家专著于人生最为美好情感的目光一点儿也不狭隘,而是呈现出开掘的姿意与灵动。像这幅《左邻右舍》的芭蕉和艳红,在画家的笔触下同样有着东家之子一般的春情萌动;而在《早春》里,通过蕉绿樱红的铺张,更是无遮无掩地透露出画家奔放的心境和浪漫情怀。
与此同时,画家的浪漫情怀,还以近乎梦境的笔法予以呈现。《一篮春色》里的粉荷,就如同爱情的梦境一般,在浓浅相宜的笔墨和绿意之间,惹得蜜蜂都有了一种眩晕似的迷失。生命的张力与爱情的迷惑之间,写意着恣意铺张的意趣与情绪,叙写出作品难以掩盖的“春色”。也正是这种“春色”,透露了画家内心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生活的热爱。与《一篮春色》同出一辙的,还有《香芋图》《王者之香》《得鱼乐》《花好鸟自来》等作品。艳情的香芋与黄色的芭蕉,让蜜蜂飞舞其中,以至于让蜂鸣声轻打着画中的芋与蕉,在绵绵不绝的午后的宁静里流淌。而《得鱼乐》则以长长的芭蕉作背景,以双鱼图作主角,直指因为爱情洋溢出来的喜庆(红色)。《花好鸟自来》似乎是在表达爱情的辩证法,但画家大面积地用浓重的黑墨与小块的黄墨,构成画面叶花之间的相映成趣,或许是想表达更为深沉的有关缘份与命运的某种意旨。而有时,画家的意趣显得更为直接,比如在《伴侣》《退潮》《白天鹅》《鱼乐图》《子孙》等作品里,画家直接以“成双成对”的浪漫意向和符号,将爱情的历程和结晶隐喻其中,直到瓜熟蒂落、生命圆满,表达了画家主观上对爱情的赞美。在有关爱情的这部分作品里,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到画家深厚的西方绘画艺术功底与审美取向。也正是这种功力与取向,支持画家坦然的、没有拘束的浪漫爱情主调和中国传统水墨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达到浪漫感人的地步。
二、触探文脉,进退自如。
相对而言,守正老人在事关文化品格表达的作品身上,无论是艺术表现,还是思想张力,都共同呈现出一种往回收缩并积蓄力量然后再向前释放的审美轨迹。这种收缩之后发出的力道,或许更加深沉绵长。《咏梅》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看上去,画家想表达一种人生的寂寞主题——驿站断桥,黄昏独立,简洁的石、杆、枝,及梅花朵朵,笔墨收敛但并不乏浓重。整个画面,让画家内心的浓厚与点染式的绽放对立统一在舒展的空间或留白里。清晰可感的梅花以及才情横溢的题词之间的互文,足可以让读者窥见画家内心的真实情愫。作品所隐含的思考与艺术当量,既内敛又饱满,而且并不妨碍这幅作品在画家形成的整体艺术气势及其冲击力上所延续的一惯效果。
在《咏梅》的基础,《苍龙腾天》把这一效果推到了一种极致的高度。作品以更加强大的收缩力和更加厚实的留白表达了一个人与民族蜿蜒升腾的历史景象——整个作品由龙而杆,由杆而枝,由枝而梅,如同长蛇吞象,如龙狂舞,舞出传统水墨画鲜有的意象和荒诞。那种个人化表达与传统文化的宏大叙事之间作出对话和较量,那种意象灵动所释放的力量,既是宏大主旨的妥协,更是个性心灵的胜利。作品内含着画家对传统不动声色的离经叛道但又画龙点睛地提升了传统符号在现代绘画中的视野。
沿续前面作品的风格,《出污泥而不染》则更加成熟的将画家娴熟技法上的恣意与笔法的收敛集纳在了一起。画家以惯有的洇染,即“染”的笔法,去叙写“不染”的荷及其花,让作品里“莲的高洁、荷的灿烂”跃然纸上。而《花红叶茂图》甚至回到从前的状态,以几近艳丽的笔法和丰富的水墨层次感,将红花墨叶、花枝闹春以及茂盛芭蕉等意境跃然纸上,让人进入一个传统绘画符号的精神审美迷宫。作品《寻香》也完全可以看作是画家以宋人薛季宣《刈兰》的意境在内心真实写照:“东畹刈真香,静院参瓶水。高远不胜情,时逐渐风起。和雨翦闲庭,谁作骚人语。记得旧家山,香来无觅处。”《秋瓜图》则表现出蚂蚱与秋瓜的辩证法。如文章一般,蚂蚱就是画眼。秋瓜熟了,秋后的蚂蚱无可奈何于秋瓜丰实和自我圆满的现实。《胜利果实》则着意猫与玉米在意象上的错落有致。或许画家这一代人对猫的感情,缘于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救赎意味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现在,呈现在画上的,是一只花猫与铺满画面的乡情味浓重的玉米棒子和读者可以想见的阳光、稻场和农舍,以及存于画面之外的村庄乡野。画家的画下之意,不言而喻。
到了《正午图》,知黑守白的界线,已经完全模糊了。换句话说,画家在知黑守白的问题上,已经到了进退自如的境界,因为在画家笔下,黑与白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一年之正午,为夏季,一日之正午为阳光当顶时。画面上,既是阳光当顶的正午,又是画家视角的正视。而画家正视的事物,正是一幅饱满浓厚的丰收图。不同的是,画家将丰收的符号系统由五谷转化成鲜红的果实。这样,让它们离画家人文情怀更加迫近了许多。《晚节香》是另一个没有黑白界线的作品,画面上的残荷蜻蜓,意象外的蓝白相间,恰如其分地将人生晚景的平静与安详,全部现于笔端。而《梅香十里雪中开》凭借着雪与梅的特质,回到了让人不易觉察的,纯粹的黑白水墨上来,即便墨红的梅花绽放枝头,依然在延续黑与白的对抗与对话。这种延续到了《一壶秋水》,变成黑与黄的写意及互构。作品没有单纯地呈现玲珑秋意,而是以茶壶茶杯作为绘画的符号,以人文意象作为审美的入口,直接导入自然的轮回状态,万物荣枯,周而复始,天下同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心境油然而生。当然,沿着这种画风往更加深入的风景里行走,画家始终在不断地别出心裁。如《花瓶图》,以一个丰满的花瓶,将丰满的鱼、花、叶荟萃其中,除了人们日常认同的“有余、平安和喜庆”意味之外,画家以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瓷性”,铺陈整个画面,将传统中国文化最深入人心的“瓷器文化”通过视觉和审美,传达出一种弥足珍贵的审美意趣。像这种别出心裁,在诸如《树结宝珍》《榴石图》《高秋图》《重阳图》《红梅颂》《回春赋》《霸王花》《沧桑春色》《读书图》《秋之赋》《大寿图》《硕果赋》《寿三千》《花长一丈,长寿三千》《不可居无竹》《种兰得香》等作品里,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现,既体现出画家在笔墨上无拘无束和张驰有度,又实现了画家对品性高洁的无限向往及文化脉象的思悟和触探。它们如同画家的妙手偶得,一一成为作品里耀眼的珍珠。
三、生命涅盘,终极追问。
守正老人的水墨笔法,本来就受到较为浓重的西方绘画的影响,而追根求源,或许是画家心底怀揣着的西方美术底蕴。而这种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艺术追求,更多地表现在守正老人有关生命追问的一批作品里面。《吟月》就是这样一幅体现画家对生命予以哲学意义上追问的好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里,日为阳,月为阴;而阴则寓示着母性,寓示着生殖力。画家将整个画面铺排成一种深邃的幽穴或者幽井,而幽穴里布呈着两只类似蛙一般的物状笔墨。就是这在这一瞬间,那种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影动摇移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一个孕育生命的秘境,被画家用近乎随意的笔法勾勒出来,一串串生命的咏叹调,也随风而来。而画家个中的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
像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有《奇才》。《奇才》可谓就是一首生命涅盘的歌谣。而《争取机会》则是一个生命缘起的传说。《喜从天降》又是竹与梅的爱情结晶,被一只顺丝而落的蜘蛛泄露了天机(因蜘蛛的别名叫喜子,故国画家多用蜘蛛表示喜从天降),而爱情的圆满催生了新生命的瓜熟蒂落。顶天立地的呵护以及孕育新生命的慵然情态,在画面二三处浓墨的起承转合之间,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
除此之外,画家还有一批近乎宗教题材的作品。《千绪万结》是画家关于佛与清净的思考。包括《射日图》《飘然入世》《罗汉图》系列以及《曲之魂》《阴阳正气》《正果》《沉思》《文佛山探幽》都是画家对生命及其终极价值观的深邃思考后的结晶。通观这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幅作品里面都有一个圆形的“圈”。正是这种圆圈,成为生命意义的起点和终点的符号性表达,并贯穿每幅作品。不仅如此,在这些圆圈下面的人物,同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三千烦恼丝的人物主体。无论他们是不是僧人,他们都是与灵魂同在的人,与世界同在的人,自然也是与人间同在的人。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时刻生活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活在“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儿去”的哲学上面。当然,这些自然是画家对生命及其哲学意义思考的具体物质呈现。能做到这一点,对当代画家而言,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蕴以及生活层面的平心静气。
写到这儿,再回头看守正老人的作品,其独辟蹊径的行走,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画面纸背深邃的思想和追求,以及在绘画技法上的不断否定与创新,构成了他匠心独运的归宿所在。也正是这种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奠定了守正老人在艺术认同上雅俗共赏的特质,在艺术追求上超越前人的境界和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的史学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国防、单永进书画展 4
咫尺之间天地宽:读张际才的册页作品
墨荷禅境——蔡茂友2017水墨荷花作品赏析
神采飞动,形随意出——黎柱成花鸟画
绘画本体论--江文湛
生命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著名画家赵建钧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