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个角度看孩子(二)

---怎样才能真正的帮助青春期孩子

   什么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不要想当然认为,谁没青春期?我也从青春期过来,不管青春期是什么色彩的,是个孩子在这个阶段都肯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一路上大学,有个好前途。

这样简单面对孩子青春期产生的各种变化,是对孩子这个成长阶段特点的不了解,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理解孩子,孩子时时爆发与家长人对抗就不足为怪。如果不及时改善,疏通……严重到一次又一次的误解,争吵以及不理智的彼此伤害,肯定会碾碎家长的期望和梦想......更会碾碎孩子的明天……

   如果你是半大孩子的家长,请从现在开始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你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孩子吧,因为他们不仅是半大孩子,更是特殊的青春期的孩子。

下面说说:孩子在功课学习或技能学习,或在生活中有压力时,如何想办法让孩子宣泄压力,释放情绪,让孩子轻松前行......

1、小学孩子的现状?

过分的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思想,会让一个才上学的孩子茫然而不知所措。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没发现孩子真不懂真不会,没了解到孩子不会的原因,并且没及时跟上去帮助孩子,反而抱怨、唠叨…….孩子的表现只能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学会,导致前面旧课没有消化,后面更加不懂。

内向胆小的孩子,只有自己玩自己的,橡皮掰的一块块、刚发的新本子画的乱七八糟,桌子上用笔划的一道道……胆大、没有开巧的孩子,从座位上跑下来或前后左右的骚扰同学,有的还会动手打人,总之什么行为可以让他消除无聊和潜意识里的无助,他就做什么……

有的老师不知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左脑发育慢,听不懂才会发泄他们的情绪,或是也不了解是否有其它原因,只当不认真听讲肯定不会;而没经验的老师更是理所当然天天批评孩子天天请孩子家长。

而若是家长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这样,为什么“管理孩子”还会引起变本加厉的行为?

虽然家长的能力有大小,不能分析和理解孩子表现的本质原因,但认同老师的看法和要求,一味给孩子压力和指责、甚至暴力,想第一时间改变孩子当前的不正常表现,是很多家长都在做得事。

想一想,幼小而无助的孩子,不明白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面对这一切?不知接下来会经历怎样的一段日子?这样的行为对孩子公不公平?

当然不排除孩子长大一点慢慢自我认知完善,变得好起来。但对刚入学或上学两、三年,还不能完全跟上学习节奏,如蜗牛一样爬在其他孩子后面的小儿,做父母的真要好好反思:

在孩子小学开始最需要你帮助的阶段,你是否耐心地向孩子伸出温暖的手,手心捧着你准备给予孩子的那份爱?在孩子接下来不懂不知无助的时候,你是否温柔的面对孩子可爱的小脸,让孩子说出他的困难,然后给予坚定的帮助,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提升能力慢慢前行?

2、初高中的孩子现状?

小学学习基础好或较好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此时听不明白或不懂,可能会问问同学或老师,如果一直坚持这样的学习习惯,相信慢慢地会跟上老师和班级同学的节奏。

基础有些差,但主观上希望能提高自己学习的部分孩子,虽然面对初中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但可能方法找对,好习惯慢慢养成,这也能让孩子走在中间慢慢向上。而有的孩子虽然想学好,也很努力想跟上学习进度,但时间有限,方法不对,习惯不好,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跟,跟不上,想听,听不懂,这样的孩子,学习着实是个很艰苦很痛苦的过程。

有的孩子努力了一段时间,发现越来越累,越来越没成效,自暴自弃就会出现,或上课看小说,或睡觉,或沉溺网络,或把注意力放在与异性交往和学校之外的事上。

一旦孩子从这些不用学习的事情中,尝到暂时放松的“甜头”,要心理上重返课堂就是太困难的事。

有些地方初、高中很多孩子住校,家长如果不注意观察孩子在家里的变化,而初高中的老师太忙,不会也不可能细致地给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

此时家长只要听到、看到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不如过去,或自己看不惯,或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分数有了起伏,一跳三丈高!尤其不善与孩子沟通,或对孩子青春期成长特点不了解的家长,可能会冷嘲热讽或者强硬管制,让本来自我意识强烈的青春期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要他什么不做什么!最后好好的一个孩子成绩就下来了……

青春期的孩子,不仅需要家人关心和帮助,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和理解。但是,未必每个孩子都能幸运遇到能理解的老师。孩子出现这那的问题后,老师假如不是热情帮助,而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种说都不想说你的眼神,一个初高中生心里能不明白?最残酷的对待是漠视一个人的存在,这话实在是有道理。

遭遇漠视的孩子,心里定会很痛苦,如果他索性放纵自己,剩下无所谓的态度:就这样,爱咋咋地!

如果太多家长和这样的老师一样,忘记面前是个青春期的孩子,想说什么说什么。那传递给孩子生理和心理心里上的压力有多大?大家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对老师和家长都失去了信任,那将怎样?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成长路上遭遇了什么困难,家及父母是唯一可以无条件帮助、坚定支持你的人。

为什么孩子会和家长一说就爆?因为孩子明白只有家这个地方,才能宣泄和爆发学习上的压力和学校受的委屈,而且也只有家长才可能原谅你所有的过失。

如果孩子在家这样的地方,宣泄的过头,或爆发到无理的地步,家长没有及时的疏导,反而不理解而与孩子起冲突,孩子会和家长越走越远,慢慢的爆发虽少,心里话同样会更少。

而不再期望被理解和被帮助,处于孤独、寂寞、不被家人和老师的理解中,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体能因学习的繁重而下降,这病那痛也出现了,睡眠不好产生的幻觉,生理心理的改变……

每个无意的触点,都会让孩子有早摆脱,早投生的念头……

这个可怕的念头不是一人有,是一个群体啊,冬儿曾经不止一次的抱怨:烦死了,为什么生在这个年代,没完没了的学学学……我要穿越。

穿越小说能在初高中广为流传,并被孩子们膜拜,太正常……非常态的反而是孩子们的生存环境……

其实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们对更年期的女人,都抱有几分理解:这个人的怪异行为,到处惹事生非,是生理上的原因……不要和她计较。

但独独不能理解同样在生理和心理需要帮助的青春期孩子,而且是更需要帮助的群体,其实他们更弱小……因为他们无论外表和生理心理,都不是个成人。没有经历,何来人生经验?没有长大,何来调整情绪的能力?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肯定更容易走极端。

所以家长切记:青春期孩子遇到的事,无论大小都比你的任何事大:给他们宣泄的机会太重要,要重视孩子向你抒发自己情感的机会,要理解孩子乐观或悲观的心态,要懂得及时疏导孩子心理的压力,要及时分享孩子传递给你的努力精神。

当然,孩子释放的负面心态和行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和引导,不能无原则放纵,不能因孩子的行为,把握不了是非的尺度。

冬儿高中的一个中午,正巧有事打电话给她,电话那端传来了冬儿不停的哭泣,一边哭一边说……让冬儿慢慢说,因为连哭带说,双子耳朵一个字都没听清……搞了半天才明白:一同学因冬儿帮她写了个总结,感谢冬儿的方式是中午叫外卖…..冬儿不知,先吃了中饭。外卖电话让冬儿到学校门口拿,冬儿跑到门口,外卖还没到,其它班一个女生也在等外卖,看到冬儿:“来不及了,你帮我拿一下……”说完跑了,冬儿在那傻等……

这天是运动会,老师要求12点准时到课堂,冬儿没注意听,回班时间晚了五分钟,被老师堵在门外:“说出是谁让叫的?外班同学的外卖?是谁?你送去.。”

冬儿不肯,怕同学被批评,自己死扛。“不肯你就在外面站着。”老师说完走了。

其实外面还有几个晚到的男生,但只冬儿一个女生站在外面…….可能认为太冤枉,当全班同学面被训诉,又在门外罚站太丢脸。双子电话进来,冬儿对着电话就哭,越哭心里越委屈,越哭越收不住…..

双子听明白后,非常震惊,因为冬儿从小到大,从没被老师罚站过,更没有被男老师这样教训,想象得出冬儿当时有多激动……先让冬儿冷静:“老妹你先不要哭,听老妈说,第一:你没有出卖同学,这是个很好的品德,老妈认为你做得对。第二:学校有饭吃,老师当你在外面买,浪费钱,肯定生气,同学善意的行为让老师误会了你。第三:你不肯送外卖给外班同学,虽然仗义,便老师误认为你在为你班的同学开脱、说谎,这是你让老师产生错觉的误会。第四你迟到虽然主观不是故意,但一个学生迟到,肯定不对…..你说是不是?”

冬儿听听老妈先表扬和肯定了她,又帮她分析原因,最后指出她客观上也有错,想想有道理,慢慢收住了哭声:“可老师让我站在门外,连男同学都进去了,也不让我进,对我是个侮辱……

“老师让你把外卖给外班同学送去,你当场回绝,对老师而言,同样是个侮辱,所以让你站在门外就是理所当然啊……

“那我现在怎么办啊老妈?”孩子就是孩子,高中了也还是孩子,听到老妈说得有理,虽然知道自己也有错,接下来如何办不知道了。

听听冬儿冷静下来,一颗心放到肚里:“冬儿没事的,老师可能是一时的生气,一会就好了,等会找老师解释一下,和老师道个歉,老师会原谅你。”

过了一会冬儿打电话来,说老师先来找她,她把经过解释了,老师说没事,让她进班里,而且非常奇怪冬儿为什么要大哭?并让她不要哭了,洗个脸,睡一会再到运动会场去。

“是不是啊?冬儿,这本来是个小事,你把它放大了……老师认为你错了一定要批评你,不然就不是老师了,虽然行事简单了点,没有了解清楚。你认为受了委屈,心里难过也很正常。但你哭了,老师了解真相后同样会难过。你包里有副墨镜,带上没人看出你哭过,现在就去运动会场,老师看到你来,会心安。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明白老妈的话是不是?”

“好的。知道了,我就去……”放学回家冬儿没事了,因为老师下学又过来关心她……而且冬儿还忘记给老师道歉……

晚上双子给老师打了个电话,为孩子的行为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歉意,老师连连说:“没事,没事。”

从这事上可以看出现在的老师多不容易……更是看到现在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和生存环境的负面,有多么脆弱……遇到一些小小的偶然的委屈和挫折,就会觉得事大如天。

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疏导,上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指责孩子,青春期不大不小的孩子没有宣泄的机会,可能会走极端。

同样如果一味的讲老师不好,表面是帮孩子出气,但误导孩子对老师产生敌意,孩子会不会因为对老师的怨恨,没有动力学好这门课,或是……最后的结果肯定孩子倒霉……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宣泄,在理解和疏导的基础上,一定要讲原则,错就不找理由,对了就表扬,让孩子从小有是非对错的观念。这样遇到正常和不正常的对待后,都能养成理智自己分析和接受别人建议的习惯。

前两天苏城有个初中孩子跳19层楼而亡,这样的事,几乎天天在中国大地上演,为什么跳,答案肯定随这个可怜孩子的灵魂一起飘走。

想想小孩子懂事之时,无论为了何事,家长或打或骂或爆或怒,孩子因为自己的弱小都必然忍受并能原谅家长。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生他养他的亲人,是他在这个世上给他安生立命的妈爸,就如家长无论怎样都能原谅孩子一样。

但孩子长大一点有了思想会如何?这个初中女儿不安的魂魄,再也无法让家长有机会去忏悔、宽容、原谅。家长除了伤心,还留下了什么?……

是谁让她灵魂无法安宁?是谁让她如此的方式决别亲人?更是谁让孩子如此脆弱,不能抗压?是谁让他或她生活的如此无望?是谁让他或她厌倦了这个世界?只要活在这个世上,无论年幼年长,好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是谁剥夺了他或她生存的权力?

不要说孩子不珍惜生命,不要说孩子不懂事,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对家庭和生存环境的最好全释……初高中的家长,给唯一的孩子宣泄和释放压力的机会吧,不然后悔来不及的。

现如今家家几乎独生子女。这是个太独特的群体,如何养育好唯一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将来能在社会立足,更如何上孩子出人头地,可能是当今家长必然天天在想的头等大事。

而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他人?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面对挫折?所有的一切都为‘学而优则仕’开了路…….虽然家长的本意不在这,但这是个必然的结果。

所以也给很多年轻的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方式,会深深的影响他的人生,影响他的后代……但前提是影响到他能不能心理健康的长大?

成绩重要不?如今的教育下太重要。太重要到家长从孩子幼儿时,就开始了他的人生规划。一个四五岁,脑子都没有发育好的小儿,就要求他必需会这,必需会那…..但如果孩子因此没有长大、不能长大……那这个太重要就是个‘空’……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希望小学的家长,你们还有机会还来得及,多给你们孩子点爱,无论让孩子做什么,只要孩子做不到,都要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产生的问题,自己如果无法做到,不要来说孩子,自己能做到,就帮帮孩子。

任何人,无论你贫富贵贱,无论你学历高低,只要你初为人父人母,养育孩子的能力几乎一样,因为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唯一不同的是:养育孩子时,从孩子的认知,行为中,自己感悟的过程中,产生出养育能力的高低,所以孩子才是你不停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这样你才能提升你的能力……

很多家长说感谢双子,书写得通俗易懂,其实家长要感谢的是你的可爱孩子啊,是孩子让你能与他一起成长。

双子的老父年轻就是军报通迅员,看了书说太口语化。双子选择大白话的方式写出(理论的东东专业人员都会写),就是因为自己是从小学初高中过来的家长,知道家长的苦恼在哪?家长要什么,所以希望能用真实的事件帮到家长。

更是希望家长能看懂,可还是有太多的人看不懂?为什么?因为心没有沉下来……

所以年轻的家长要能静下心,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自我认知(不是一天到晚上孩子来认知)过程中,多想点自己能明白的方法:学习也好、借鉴也吧,总之能帮到孩子的方法,都拿出来用。这样才能让年幼的孩子虽然晃晃悠悠,但无论如何,带着家长你的温暖,你的爱走进初高中…..将来能不能上重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你一直的关心和爱……让他慢慢走好他的人生……他将自豪地说,虽然我不是所谓的成名成家的人,但至少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冬儿有一表哥,从小性格内向,学习一直不太好,主客观原因都有(但双子和家人给予最大的爱)……高考很低的分,有幸进了一个武汉的大专。他要是在苏州,高中都没得读。但在湖北几百分也能读高中的机会,让他读上了大专,当然也是很差。

但这个表哥入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意识到大专文凭在将来的求职生崖中是个软肋,第二年开始,玩命学习的同时,报考了一个二类本科学校,非常辛苦的一门一门考,与大专学习同时进行。明年大专只要毕业,就能拿到修完所有课程的二本毕业文凭。他的高中同学,二本要学四年,高考分比他高很多,想来也努力很多,可这个孩子一旦醒悟,三年反而可拿二本文凭。所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双子不是让家长不管孩子,而是让初高中自认为孩子学习来不及的家长想想:孩子真没有考好,能不能多一条思路,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而不是逼孩子。学校老师逼,是好心。家里家长逼,是真心。无论好心真心,都可能把孩子逼急了,或逼没了……

孩子如果没了,学校最多对社会交代个醒世,对家长交代个安慰……痛彻心扉、追悔莫及、孤独、寂寞只能留给独生子女的家长自己,人生没有假如啊。

孩子的一生。能在家这个生命中第一个港湾住多长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到了二十岁左右,都会扬帆起锚……起锚之时,可能大多不会留恋曾经生他养他,从小给他的温暖的家。因为没有对比,何来感受,家长给予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孩子此时的确不懂:驶向自己未知的人生大海,惊涛骇浪的面前将没有为你遮风挡雨的双亲,更没有为了你的成长呕心沥血的亲人。

孩子在茫茫的人生大海,渐行渐远,感受着世间的酸甜苦辣、生命的无常无奈,初为人父人母的艰辛……

如果家长在孩子离开之前,有机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时,多给孩子一点爱。读书求学产生问题之时,给予行为上最大的帮助。行为习惯出了问题之时,给予身体力行的榜样。

孩子在他的人生行程中,虽然同样会艰难跋涉,但回首往事,心底泛出的定是浓浓爱意,脑海闪现的定是家长用行动,而不是说教让他明白的爱,感恩的行为。

他才会深刻的理解,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十几年来前辈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付出的家,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定然会无限眷恋和思念他的家,他的亲人们,更是感激家人给予的一切……

并会将这样的爱、感恩、理解、帮助:传递给周围的人,并会将爱用行动,传承和全释在他们的后代身上……相信他会因此而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一个带着深深恨意的孩子,慢慢长大并走人生之路时……他的明天是什么?有没有明天?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孩子的问题,换个角度来做家长真正要做的事,换一个角度了解和理解孩子的难处,换一个角度明白孩子存在问题的合理性,家长一定不会急或少急,而孩子定会带着你所能给予的爱和理解,慢慢走好他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多动表现
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
谁之过?(二)为何要宽容青春期的孩子?
一学霸初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涨姿势了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