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游(6)~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山西省六个AAAAA级旅游景区的其中之一(绵山、皇城相府、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云岗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乔全美(乔致庸的父亲)和二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路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楼房为里五外三院,这是乔家大院的最早的院落,亦称“老院”。乔致庸当家后,成了乔家发迹的核心人物,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买了一大片宅基地,盖了“西北院”。此后,乔致庸又在二院巷南购地盖了“东南院”、“西南院”,使四院占领了街、巷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光绪中晚期,乔致庸的儿子景仪、景俨出巨资买下街巷的占用权,东面盖了大门,西面修了“祠堂”。民国初年,乔致庸的孙子映霞、映奎在“西南院”西边建了“新院”,在“西北院”西侧原有一小院叫“书房院”,映霞之子乔健打算在一旁建一个内花园,无奈抗战爆发,计划落空。但“在中堂”现在的格局基本形成。加之景区开发之后,相继盖了花园及原属乔家其它家支的“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从而组合成了现在的乔家大院。由于游客一般只游览“在中堂”,所以“在中堂”成了乔家大院的代名词。它的整个建筑群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故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这是在乔家大院外新建的“乔家大院”牌楼,牌楼造得很大、很气派,但要拍一张游客不多的照片,实在不易。我的这张照片是抓住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瞬间”,才拍下来的。
离开真正的乔家大院还有很多路,景区已在此修建了相当漂亮的收票门楼。门楼上挂着的那七、八盏灯笼十分抢眼,不禁使人联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
乔家群像。这里的长辈应该是乔贵发,也是靠卖豆腐起的家。乔贵发有三个儿子乔全得、乔全义、乔全美,乔全美的次子乔致庸。就是乔致庸在晚清时期耗费重金,扩大祖宅,奠定了乔家大院“在中堂”的格局。照片前排左边应该是乔全美,右边是乔贵发。
乔致庸时期,乔家已“汇通天下”,开始和“洋人”做国际贸易了。
乔致庸的三子乔景俨,后来成了乔致庸的接班人。他通晓医术,常为乡人无偿治病,一遇贫者便舍药相助,乡人受惠良多。
“庚子”之乱,慈禧率两宫仓皇出逃,行至祁县。乔家以国体为重,不仅把行宫设在在中堂的大德通,还出借银两资助朝廷。虽清室终以巨额之赔款延缓了三年寿命,但乔家因此大伤元气,,日趋衰落。
到此,乔家大院就到了。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大院的外照壁。外照壁的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二旁有幅对联:“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上联是“尊古”。意思是:在经营事业或与人进行商业往来时,要遵守社会道德法纪,诚信规范;与人交谈时要使人心安,说话去除雕琢修饰,真诚实在。
大门对面的照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彩。“百寿图”的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副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左宗堂的意思是:减少个人私欲,以恢复人之本性,顺应自然天理;积蓄修养道德,才能符合礼乐法度,社会规范。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
乔家大院大门坐西朝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镂,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福种”即种福之意,“琅环”是神仙居住的宫殿。故,“福种琅环”的意思是乔家大院犹如神仙的宫殿。太后如此评价,实为受乔家资助而谢。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书“古风”二字。雄健的笔力同这二个字所代表的传承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上照我们已看到黑漆大门的门扇上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副:“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家大院的主人们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家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这段话,本来在前照时就可以表达。但由于“对联”是李鸿章写的,他太有名了,所以我把“对联”放大了,让大家好好欣赏欣赏。
“乔家大院”(在中堂)的大门跟我们想象中的富家门户不同,只是一个拱形门洞,感觉只是一座城池的小小的城门。从大门入内中间是一条甬道,另一头是“乔家祠堂”,巷道左右各有3个大门,分别为6个院落。
六个院落有着不同的名字:北面三个大院,景区取名从东往西依次叫1、5、6号院,原名是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也是景区取名从东往西依次叫2、3、4号院,原名是东南院、西南院、新院。1、5、6号院是内宅,2、3、4号院是外宅。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沿道南、北二边每个院落中又是两三进的小院,院子左右二侧还有侧院,正如“前言”所说,整个“在中堂”共有房间313间,真够复杂的。
一院(老院)入口,南面向甬道。
一号院内照壁,取名“福得祠”,是寿山石砖雕。
“福得祠”是干什么的,我真的不知道,干脆把“福得祠”的解说词发出来,大家自己理解吧!
一号院一进院门楼。
一号院二进院,主厅、厢房皆三间。
一号院三进院。主厅面宽五间,二层楼阁。东、西厢房也都是五间。主厅二楼上檐有一横匾“为善最乐”。
正厅,为乔致庸的起居室。
乔景俨书房。
乔映南居室。他性喜金石书画、爱收藏、寡言语、少交游,后又染上毒品,将分家后所得财产挥霍殆尽。此照照的是乔映南年青时的住所,他是乔致庸最小的孙子。
乔景僖夫妇居室。
二号院(东南院)入口,北面向甬道。二号院门门楼制作精致,门罩花板刻有八骏马图案,檐下施斗拱。横匾为:“敦品第”。
二号院主院,现为“乔家史料展”。
三号院(西南院)大门门楼。北面向甬道,门楼中间是乔家大院的木雕精品“麒麟送子”。
三号院主院,正对门楼。主院门罩上有一横匾:“静宜”。
三号院展出“乔家珍宝”。乔家珍藏的宝贝有5000多件,最有名是以下三件:1.万人球。万人球是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是乔家从美国购来,它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所挂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乔家会客谈生意时挂房上用来监视屋中人,可谓世界上第一个监视探头,为当时极罕见之物。
2.清代酸枝木“九龙灯”。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四条龙;中间为八棱八面形灯身;下层为五条龙,其中四条龙首向上,另一条龙首向下。实为一件豪华的木雕工艺品。
3.“犀牛望月镜”。它用从东南亚进口的纯铁梨木精雕而成,造型独特。其镜面平展已经历200年不变形。此外,我们选择了几件宝贝发上,以饱大家的“眼福”。
九龙屏风。
木雕精品。
瓷器。
乔家珍藏的古董:‘’瓷器精品‘’。
四号院(新院)门楼。门雕中央为“香炉”。大门面北朝向甬道。
四号院内有一“知足阁”。“知足阁”内有一块砖雕,雕的是乔家女婿、书法家赵铁山书写的《省分箴》。至于这《省分箴》是谓何物,我不知道,资料也没有查到。
“大德通”,据说慈禧太后逃难到乔家,就住在此处。
五号院(西北院)大门入口,大门面南朝向甬道。
男性家庭私塾“会芳园”。
这是五号院一进院的门楼,挂名“在中堂”。门楼上挂有一副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意思是:‘’唯有积存厚德才是传承家业的真道,处世立身没有奇特的方法,只要依循直率真诚的本性即可‘’。乔家重厚道,讲真诚,不欺不诈,不瞒不骗,以义取利,诚信聚人气,重德汇财源。浅简的联语点明了主人传家与处世之道。
五号院的三进院。主楼五开间,二层。二层走廊为砖雕扶栏,正中是葡萄百子图,往右是龙和喜鹊登梅,左边为鹭鸶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走廊的上檐悬挂“光前裕后”牌匾。没记错的话,这里就是《亮剑》中李云龙向田雨求婚的地方。《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不是这里拍的,我就不知道了。
六号院(书房院)大门,大门面南朝向甬道。
六号院现在成了“花园”。六号院内原先有个小院,是家族私塾,故叫“书房院”。本打算在此基础上盖一内花园,无奈抗战爆发,1938年9月,乔家离开此地,留下一片残局。历史在不经意间画下了一个句号,乔家大院不再是商业运筹中心。直到张艺谋导演来到这里,相中了它壮阔优美的格局,拍了一部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又重新成为新宠,名声大噪。当然,乔家大院有今天,还得谢谢它的邻居“王家大院”。当初,张艺谋先找的是“王家大院”,可老王家非要收张导10万元,那是1996年,把张艺谋吓得赶紧跑到分文不收的乔家,也成就了乔家,你说冤不冤!
清代恩赐乔致庸二品顶带赏花翎的石碑。
上面的高阁是“更楼”。乔家大院共有六个“更楼”,构建于南院的正院上。
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
“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原是乔家其它家支的院落,抗战至今一直无人管理,早已破败不堪。景区修建时,按原貌重建。新院虽然漂亮,但总少了点原汁原味,不如“在中堂”那样受游客的青睐。
“保元堂”也是景区新修的院落,听说还得另外收费,所以去的客人寥寥无几。
“宁守堂”。也是要再收费的院落。
结束语:乔家大院游览结束了,我们又得返回太原,参观“晋祠”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部电视剧,一本晋商史——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晋中祁县乔家大院(上) — 山西游(1)
乔家大院的风水与养生
走进乔家大院,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游玩攻略呈现
晋商为何会修建如此众多的深宅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