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季对孩子做这事等于要他命

没到现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长辈们总是喜欢跟我们说一句话,那就是春捂秋冻。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看天气暖和了,早早地就穿单衣,棉服都收起来了。然而这个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吗?下面小编就说说孩子的健康春季养生的联系。

老人们对孩子宝贝得不行,生怕春寒料峭冻坏孩子,通常都会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那么,婴幼儿是不是应该捂呢?初春到底应该给孩子怎么穿合适?

宝宝能不能捂?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主要靠棕色脂肪,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和糖原储备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因此,在寒冷季节确实需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预防寒冷损伤综合征。

另外,初春季节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抵抗力较低的新生儿和婴幼儿确实容易因此患上感冒等疾病。所以,不应该因为春天来了,就马上让孩子从冬装变成春装。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话“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给宝宝“春捂”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捂得严严实实,这样带来的危害更大。

首先,宝宝的身体容易散热,幼儿的活动量又很大,身上穿着太多衣服就容易出汗,湿衣服上的汗水蒸发会带走孩子身上大量的热能,更容易造成孩子感冒。

而对于新生儿来说,其体温调节点不稳定,当散热过少时很容易致使体温上升,进而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捂孩子最严重的后果,热射病

热射病通常是指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如发热、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的疾病。热射病的死亡率在20%-70%,有些即使保住性命,也可能留下大脑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产妇和儿童的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热射病的案例,在各医院的儿科都不少见。比如产妇大热天不开窗盖棉被坐月子、父母开车把婴幼儿遗忘在车内、把新生儿用棉被捂得严严实实。

所以,在春天和之后的夏天,我们应该让孩子科学穿盖,盲目地捂,很有可能酿成悲剧。

孩子发烧,同样不能捂

季节交替孩子容易感冒发烧,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捂出一身汗,就可以退烧了,因此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捂汗,这个方法可取吗?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发热大多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症性发热,人体脑部下视丘的地方有个体温调节中枢,在这里会设定一个体温定位点,平时不生病的时候体温都设在37℃左右。

人体因为感染等各种疾病出现炎症反应的时候,炎症反应所制造的一些小分子会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而使体温的定位点上升,于是人体会进行很多生理反应而使体温上升。

此时如果将孩子捂严实,让其身体散热困难,不仅不会出汗,还会让体温持续飙高,给个器官和神经带来伤害。

至于出汗退烧的说法,其实是把因果关系理解反了。当人退烧后,体温定位点回归37℃,此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把多余的热量散去。所以,是因为退烧而导致出汗,不是因为出汗而退烧。

另外,顺便说一下很多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发烧多少度才要送医院?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不应单用体温来预测或判断发烧的原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否送医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考虑。

但小于3个月的小婴儿体温≥38℃,或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则提示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或疾病危重的可能,需要尽快送医。

乍暖还寒,如何给孩子穿盖最科学?

春寒料峭,保暖很重要。但是“春捂”有讲究,要根据温度而定。这个“捂”并不是指穿得越多越好,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温度变化调整孩子的穿衣。穿衣应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并且要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料,包被要轻软。新生儿新陈代谢会比较旺盛,需要注意卫生,勤换衣服和尿布,避免感染。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在55%左右。

总之,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更要讲究科学,千万不要因为一些陈旧的观念给孩子带来伤害!

春季宝宝易过敏 做好这几点可有效预防

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花也开了,很多家长喜欢趁着春暖花开带着孩子出游踏青,既能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却无法享受这样的旅程,因为他们花粉过敏。过敏是春季高发疾病,一旦发作就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痒、长红斑、喷嚏不断、哮喘发作等各种问题。春季应该如何帮助宝宝预防过敏?

为什么春季宝宝更容易过敏?

有过敏宝宝家庭,一到春季就会特别紧张,为什么春季宝宝更容易过敏呢?医生解释说,引起宝宝过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质因素,即宝宝本身是过敏性体质;二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即宝宝接触了过敏原。

春季天气转暖,宝宝户外活动增多,因而他们接触到过敏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此外,春天又是植物传粉的季节,空气中漂浮着大量花粉、灰尘,宝宝吸入后便极易引发过敏现象。因此,过敏体质宝宝在春季更容易过敏。

过敏体质宝宝警惕4类常见过敏原

如果已经知道宝宝生过敏体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让宝宝避免接触以下4类常见过敏原。

1、吸入性过敏

如花粉、尘螨、灰尘、真菌、动物皮毛、羽毛、寒冷的空气等。

2、食物过敏

如牛奶、鸡蛋、海鲜等。牛奶过敏比较常见于新生儿,通常表现为湿疹、腹痛、便秘、腹泻甚至呕吐等症状。

3、接触性过敏

如化妆品、油漆、酒精、药膏等。

4、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比较少见。一般来说,药物引起的过敏大都会有发热现象,一旦停用引致过敏的药物,体温就会下降。

春季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如何预防儿童春季过敏?医生提醒,预防儿童春季过敏,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家里要经常打扫卫生,最好用湿布擦拭,以免灰尘飞扬;宝宝的用品、玩具特别是毛绒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经常换洗宝宝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

2、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宝宝应避免接触香水、油漆、杀虫剂等刺激性物质。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扬尘、花和树木的花粉等过敏因子,如果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不要让宝宝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和玩耍;不要用碱性太强的香皂清洗皮肤;贴身衣物应选用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不要穿羊毛或化纤织物。

3、注意饮食

对于婴儿,最好给宝宝吃母乳,因为母乳喂养能大幅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建议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六个月。过敏体质宝宝在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逐步少量添加,并注意观察看宝宝是否有湿疹、腹泻、便秘等过敏症状。

对于比较大的宝宝,饮食应清淡而营养丰富,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要少吃牛奶、鸡蛋、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甜食品或甜饮料,如果知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一定要坚决远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捂热综合征”冬季高发 两婴儿因捂得太紧致死
长湿疹都是因为“湿”?牢记这4点才能让娃少遭罪
湿疹宝宝如何寻找过敏原 生活和饮食观察最重要
新生儿长成这样最标准
1岁宝宝发高烧,无知妈妈“捂汗”,宝宝再没醒来
在夏季怎样为宝宝防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