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写作要突出三讲


  

  转载也要摘点有用的,也讲“质量”哦。

  第一讲 诗词写作要突出“三讲”

  所谓“三讲”,就是在诗词写作上一定要 “讲思想,讲意境,讲技巧”。没有思想,没有意境的诗词不能叫诗词,不讲技巧的诗词也不能称为好诗词。

  一 好诗词一定要有思想性

  早在孔子时代,诗就是思想武器。在当时诗也是评判是非的标准,更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讨论问题时,常常引用“诗”。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乐,成于礼”,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是要以“诗”作为基础起步的。几千年来,我们的列祖列宗,就是运用诗词来抒情志,寄神思,逞才能,淘沙拣金 。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传世诗篇,之所以使人感动,使人惊异,使人奋进,不仅仅是诗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音韵,诗的节奏和格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词篇章,表现出来的诗人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内涵:也就是博大的精神。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之所以气势磅礴,感人至深,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因为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毛泽东主张“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毛泽东特别喜欢屈原,它充分肯定屈原的爱国爱民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执着精神。他能熟练地背诵屈原的《离骚》,可见他对屈原的喜爱程度。毛泽东主席还喜欢曹操的诗,他对曹操的“短行歌”,“观沧海”,“龟虽寿 ”十分的喜爱和欣赏。他充分肯定沈德潜在《古诗源 》中对曹诗的评价:“有吞吐宇宙气象”,“写的苍劲萧瑟,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 ”。

  毛泽东说: 自古以来都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这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试想,如果曹操诗中的思想性不强,能得到一代伟人这么肯定吗?

  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可能都读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诗吧?全诗是这样写的: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作于宋祥兴二年(1279),也就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一再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将军,文天祥当场写下了这首诗以明志节。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名句,磅礴大气,感人肺腑,古往今来,不知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而拼搏,为救国而前仆后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句诗蕴涵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态度。后人们称文天祥的这首诗为“黄钟大吕,响彻云霄 ”。黄钟为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为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奇妙。用黄钟大吕这句成语来形容文天祥的这首诗,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推崇和赞赏。文天祥的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我认为就是因为这首诗的思想性特别强。当代诗人李文华先生曾对文天祥的这首诗作过这样的分析,他说:这首诗的思想性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文天祥爱国。身为南宋时任丞相的他不能籍半壁河山复国 ,反而自己被俘,屈辱偷生,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

  二是,文天祥忠君。 他愿意为南宋皇帝殉葬,以忠报君,以死报国。

  三是,文天祥学养深厚,悟透人生。他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比自己的肉体生命更重要。面对敌人的劝降,悲愤交集,他叹伶仃。感叹自己被俘,众叛亲离,他说惶恐。眼看南宋王朝即将毁灭,于是他毅然选择了一死报国之路。李 先生认为,只有在这种思想之下,才能写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名句来。我认为,李先生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诗词没有思想性,就好像人没有灵魂一样。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诗词名家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都有很多思想性很强的名句佳句。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要把乾坤力挽回”。毛泽东“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等等,都闪耀着强烈的思想火花。因而,他们的诗就能流传千古,百读不厌。

  二 好诗词一定要有好的意境

  什么是诗词的意境?复旦大学蒋孔阳教授说:“每首诗都应该有一个自成系统的艺术世界。有了这样的艺术世界,也就是有了意境”。他又说:“诗的意境是诗人把他感于外而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聚到艺术形象中来,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意境美是一首诗词在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华诗词特别是在古代诗词包括古代诗歌中,以抒情的占大多数。但抒情诗要抒情,必须通过景来反映,来衬托,来显示。如何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这就要求诗人们一定要做到“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这八个字。这是前辈诗人们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诗词的意境美。

  诗的意境美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随时看到。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白莲》诗是这样写的:

  素蒍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首诗从第一句就发出新意,他说因为白莲花开的是素颜色的花,她经常受到别的鲜艳颜色花的欺压。像白莲这样的花,是应该开在瑶池中的,可偏偏让她开在凡间的污泥之中。诗人没有把重笔停留在色彩的描写上,更没有着意对白莲形态的刻画上,而是把着重点放在白莲花的精神状态上了。请看后两句:“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人从空际处着笔,完全把白莲花熔化在诗的意境里,也完全把白莲花人格化,个性化了。诗人写的是白莲花,但白莲花怎么会无情有恨呢?无情有恨的应该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情绪移进去,与白莲的物性特点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情景交融的新的意境,形成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蒋孔阳教授说:“意境离不开景,而且必须符合景的物性特征。但是仅仅有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诗人的情沁透进去,借景抒情的时候,客观的,自然的景,才会转化成心灵的景”。蒋教授特别强调说:“景由外境变成内心的境,变成了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世界,这就是诗的意境”。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诗的意境。那么,我们在写诗填词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讲意境呢?我们在下面的章节中再细讲。

  三 写诗词一定要讲技巧

  写诗填词一定要讲究写作技巧,这是初学者应该注重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很好的向古人学习。初学诗词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学习写作的技巧?我觉得应该学习掌握五方面的技巧。

  一是,要善于观察。要从平常中看到不平常。要把我们平时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人 事 景 物 捕捉到自己的镜头之中,再作“诗化处理”。那么什么叫“诗化处理?”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估计不少人都读过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诗。诗是这样写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棵高高的仿佛用碧玉妆扮起来的柳树,万千枝条像绿色丝带一样下垂飘动着。细长的绿叶不知道是什么人剪裁出来的,啊,原来那二月的春风就像锋利的剪刀一样。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诗人巧妙的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一连串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来临的气息。这就是作者诗化处理的手段。

  再举一个例子: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代表作叫《江雪》,读过唐诗的人都知道这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么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头,独自在寒冷的江边垂钓。诗人通过这幅场面,向读者展示的是这么一个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的寂静,万籁无声。钓鱼的老头是如此的清高,性格是如此的孤傲。这首诗最绝妙的地方在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在“鸟飞绝”,“人踪灭”的大雪天,一个孤老头,坐在江边的一叶孤舟上,他挑杆垂钓的不是鱼,而是雪。假如把这句试改成“独钓寒江鱼”,就没有这么好的艺术感染力了。 这就是诗词诗化处理的效果,也是诗人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景物镜头惯用的技巧手段。

  二是,写诗贵在朦胧。 就是话不能一下说破,不能说的太白太露,要含蓄一点。我经常告诫前来向我学诗的朋友们,一定要把诗写成浓茶写成咖啡,千万不要写成白开水。因为诗不同于小说,它是让人品的,一定要有汁有味。要用“模糊的语言,表现模糊的思绪”。特别是一些写景的诗,写的太白太露,或者说写的太直了,反而感动不了人了。就如人,因为大家都穿着衣服,这才有了神秘感,好奇感。如果大家都和原始人一样,赤裸裸地一丝不挂,那就什么神秘感,什么好奇心也没有了。所以诗词讲究朦胧,讲究含蓄,这就是美。

  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能读到这样朦胧含蓄的佳句,例如: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

  王 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戴叔伦:“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杜 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

  这些诗人们笔下描写的景色都是朦胧的,令人向往的,都是能够调动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因而也就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是,写诗要重视理趣。这是什么意思呢?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这句话作了很好的说明。他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内物显。赋物以明理,非取比于近,乃举例以概也。钱钟书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钱先生说的是文言文,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听不太懂。当代学者周振甫先生把钱先生的话作了解释,周先生说:钱先生认为,理趣的宗旨,是非常精微的,作诗贵在理趣。哪理趣是什么呢?理趣就是描写景物时,在景物中含有道理。这就是钱先生所说的“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理趣不是借景物作比喻来说理,而是举景物作例子来概括所说的理,这就是钱先生所说的“赋物以明理,非取比于近,乃举例以概也”。历朝历代的诗词大家,在写诗中,都非常重视理趣的运用。试举几例:

  陆游(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常用这两句诗借以表达遇到困难,但经过努力克服困难,终于胜利达到目的地。人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激励,这就有了诗的理趣。

  杜牧(唐):“公道世上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绕”。这两句诗的理趣在于表明,在贫富不均,不公道,不公平的社会里,也有公平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就是人的头发,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该白的时候一定会白,谁也逃不过去。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更充满了理趣 。你看,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慢慢下沉,渐渐消失。奔腾的黄河滚滚而来又匆匆地向大海流去。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那你就更上一层楼吧。这就寓意,只有登的高,才能看得远这么一个道理。

  明代于谦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咏煤炭》,大家可能都读过。诗是这样写的: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之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诗人借体察煤炭的功能来抒写自己的心志,表现了诗人要像煤炭一样,燃烧自己,温暖人们,表达了诗人准备为国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的人生价值。

  关于诗词的理趣问题,我还想多说几句。因为诗词的理趣可以用多种形式体现,除了前面我们讲到的,我知道的还有这么几种:

  一是,对某一件事,诗人可以表达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如:对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打败在乌江自杀这件事,诗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是这样写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诗气势磅礴,大气凌然,对项羽的自杀行为给了充分肯定。而唐代的大诗人杜牧对项羽在乌江兵败自杀这件事,却不以为然。他写了一首诗《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自杀行为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战争的胜败是很难预料的。过去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能够经受住失败,挫折等羞辱考验的人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大丈夫能屈能伸,失败了从头再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再说,在江东子弟中,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能征善战之士不少,如果当年能保存实力,重整旗鼓,有朝一日再卷土重来,杀一个回马枪,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呀。诗人针对项羽兵败自杀这件事,批评了“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楚霸王,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也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惋惜他英雄事业毁于一旦,确切的说,毁于项羽自己之手。“包羞忍辱是男儿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计较这一时一地的得失呢?这就是这首诗中反映的人生哲理。

  二是,有的诗人把自己的志趣,理想反映在诗中,这类诗以咏怀诗较多。如: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七言律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东坡写给他弟弟苏辙(字子由)的一首和诗,苏东坡在前四句中,,完全讲的是人生哲理。他说,就一个人来说,或是为了读书,或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做官,东奔西走,辛苦一生。像什么呢?就像一只飞来飞去的大雁。那些大雁或是到南方过冬,或是回北方生养,它们能留下什么呢?无非是脚爪踏在雪泥之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转眼间它又飞走了。至于留下什么痕迹,它们哪里能记得啊。 何况,这些痕迹又是很快就会消失掉的。这一段带有哲理性的理论,形象生动,寄意深沉,其中所含理趣,千百年来给广大读者给予很大的启示和教育。后来,“雪泥鸿爪”便成了人们惯用的成语。苏东坡诗的后四句,主要是应和弟弟子由诗中的怀旧之情。过去寺里认识的老和尚已经圆寂了,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埋葬老和尚骨灰的新塔。过去兄弟俩题写在墙壁上的诗句,也因为墙壁损坏了再也找不见了。你还记得在那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上,我们兄弟俩骑着一头不停嘶叫的跛驴子吗? 其实,我们在读苏东坡这后四句诗的时候,不应该把他理解为仅仅是怀旧的,特别是后两句,我们更应该理解为,是哥哥勉励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要珍惜现在,开拓将来,要奋发向上。我认为,这就是苏东坡这首诗的理趣所在。

  三是,还有一类诗,由于不便于明说,但可以用含蓄,婉转 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作的结果即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又不伤对方的自尊,也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类的诗也属于理趣之例。我在这里试举几个例子: (1)在《艺苑名言》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在古时候,记不清哪朝哪代了,在一个古县城,有一棵古老的松树。这棵松树高大挺拔,浓荫蔽日,它的高大的树冠完全可以遮住太阳。每逢夏季,老百姓都要在这棵松树下乘凉。当地的县太爷要修衙门,就下令砍伐这棵松树。当地的老百姓着急了,可又没有别的办法能阻挡住县太爷砍树。大家就去求当地一位有名的老诗人。老诗人想了想说,我倒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不妨试试。他写了一首诗,让人用白石灰调水,写在了松树的树干上。诗是这样写的: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今夜月明风露冷,误它云外鹤归来。

  第二天县太爷带人来砍树,一见树干上题的这首诗,他反复吟咏了几遍,就下令手下的人全部撤回,不再砍这棵古老的松树了。一首诗保护住了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首诗构思的十分巧妙,韵调也新颖凄清感人。诗的第一句是对县太爷的恭维,大夫是对老松树的尊称。他说,您这棵老松树啊,现在得到了县太爷的赏识,重用 ,就要去做栋梁之材了,您可派上了大用场。这就说明砍大松树是件大好事,因为县太爷也是个识才之人。这个马屁拍的县太爷很舒服。从第二句开始,他笔锋一转,就写得有点凄凉了。他说,可惜您这棵上千年的老树,从今以后,您再也不能用那浓绿的树叶去覆盖绿草地了。这里也不会再有您带来的阴凉了。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再也不能在这棵大树下乘凉了。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就在这里。他先肯定让老松树去做栋梁之才虽然是件好事,但是,这是为县太爷去盖私衙,却伤害了广大老百姓的利益。诗人不直说老百姓不能再在树下纳凉,而是说,再也看不到老松树清阴覆盖的绿色草地了。县太爷你是父母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你这个父母官,为了自己私利,而干老百姓不愿意干的事情,你想想这么干的后果。这句诗是以虚写实,以柔制刚,以守为攻,实在绝妙至极。说到这里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 ,他接下来写道,你砍这棵老松树,不仅当地老百姓不答应,就是鸟类也会不高兴。他说在那月寒风冷的夜晚,从云外飞回来的仙鹤,再也找不到自己原来垒在老松树上的温暖的窝了。诗人的这一招更厉害,县太爷是个文人,也是个聪明人。本来他看了诗的第二句,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诗的后两句对他更是致命一击。他知道这是当地老百姓婉转地反对他砍老松树,好在这首诗还拍了他的马屁,给他留了面子,于是,他就顺水推舟收回了成命。这就是这首诗的理趣作用。

  (2)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诗的理趣作用。据《忻州志》记载,金元时期的大诗人元好问有个妹妹叫元严。据说元严天生丽质,而且还是个才女。可惜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个漂亮的女才子命并不好。她嫁给了进士杨思敬为妻,夫妻恩恩爱爱,还算幸福。可是杨进士短命没有艳福,结婚不久,他就一命呜呼,抛下元严撒手西去了。受过封建礼教“好女不嫁二男”影响的元严,决定“从一而终”。为了保持她的贞节,她出家当了女道士。但是,对于这样一位漂亮的女才子,当时爱慕她,追求她的人很多。据说有一个张平章就特别爱慕元严,平章这两个字到底是他的名还是他的官职咱们先不去管它,据说这个人爱元严爱的死去活来。他多次去道观找元严,写没写情书或求婚书,忻州志上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查清。但是,元严却给他回了一首诗,诗的题目叫“补天花板诗”。诗是这样写的:

  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

  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

  我们先从这首诗的题目来看,“补天花板”,这和谈情说爱是风马牛不相及,牛头对不上马嘴。但你只要认真读完全诗后就会恍然大悟,啊,这原来是一首拒婚诗。这首诗构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是“婉转拒之”。人家好意来求婚,这并没有什么错。即使自己不愿意再婚,也不能搞得让人家下不了台。我们再认真分析一下这首诗,可以说是构思奇妙脱俗,寓意一语双关 。从表面看来,诗人写的是补天花板的平常小事,但是诗中却暗示了拒婚的本意。而且也给足了求婚者的面子,使他体面而退,知难而退。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元严这个女才子不仅人美才高而且心地善良,善解人意。

  诗的第一二句是说,自己是个未亡人,是个寡妇,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她选择了出家当女道士来补救自己不幸的命运。从此以后,不许纤尘污染自己的心灵,自己也不会再出嫁了。诗的第三四句,则更巧妙更奇特,她把求婚者比作燕子。劝他莫进屋来,并劝他“移巢别处,另寻雕梁”,表白了自己坚决拒婚之意。

  (3)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诗《节妇吟》,可以说把诗的理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特别是最后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不知倾倒了多少相爱中的男女 。有的人还把这句诗作为预防第三者插足的灵丹妙药。

  这首诗从表面来看,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感之事的好诗。诗的意思是说,一位有情之人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并且还赠送了她非常贵重的礼物。这位妇人也非常喜欢他,也很感激他。她情不自禁的把他赠送的双明珠系在自己的红罗襦上。但后来话锋一转,说自己家很富贵,高楼连成一片。自己的丈夫是明光殿的卫士,虽然我知道你很爱我,你的心也很善良,但自己也很爱自己的丈夫,我已经和他定下白头到老,永不分离的生死同盟。现在,我只能含着热泪退还你的礼品,为什么在我未出嫁的时候没有遇见你呢?现在说什么都迟了。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并且言辞婉转,艺术感染力很强。但是读过唐诗的人都知道,这不是言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因为这首诗是张籍 写给当时的东平李司空李师道的。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这个李师道存心不良,他利用当时藩镇割据 ,用尽各种手段拉拢收买文人为他所用。张籍也在他的拉拢收买之列。但为人正直的张籍不愿意与李师道为伍,就写了这首诗回绝他。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婉转,很含蓄,李师道看了,已明白了张籍的意思,但对他也无可奈何。

  (4) 毛泽东主席也是一位运用诗词理趣 的高手。请看他在1949年4月29日写的一首诗: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先生是江苏吴江人,著名诗人,是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发起人。也是同情支持共产党革命的进步民主人士。他和毛泽东主席私交甚好。1949年3月18日他和其他民主人士一道从香港来到北京,参加民主协商会议,积极性很高,情绪也很昂扬兴奋。不知什么原因,在3月28日夜突然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首七律诗,题目叫《感事呈毛主席 》,全诗如下: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廘,无车弹铗怨冯瓘。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亚子呈给毛主席的这首诗,实际上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发的牢骚,可能由于某一件事得不到满足,就流露出要归隐,要撂挑子不干的消极心理。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通篇平易近人,娓娓不倦,煦煦可亲,循循善诱,声声见心 ”,充满了浓厚地理趣性。毛主席并没有直接批评柳亚子先生的消极悲观情绪,首联先叙旧情,“饮茶粤海”,“索句渝州”讲的是 1925年至1926年他们在广州的交往和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和柳亚子诗词唱和的事情。 颔联“还旧国”,“读华章”说的是今日在北京重逢,又读到柳亚子的诗句。颈联“牢骚太盛”,“风物长宜”是全诗的核心,也是对老朋友的善意批评。臧克家先生说:“我觉得这两句在全篇里最关重要,这不但表现了友好的规劝情谊,同时也表现出了两个人的心胸气度和对人生的看法 ”尾联“昆明池”,“富春江”是劝老朋友还是要以民族利益为重,留下来共商国事。公木先生评价说:“全诗贴切自然深厚温煦,言近旨远 语短情长”。“是伟大诗人,革命导师对老友的谈心,同时又是启人深思发人猛醒的箴言”。据说,柳亚子先生读到这首诗后,非常感动,他立即次韵作答:

  《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偕鲍德作园游,归得毛主席惠诗,即次其韵》

  东道恩深敢淡忘 ,中原龙战血玄黄。

  名园客我添诗料,野史凭人入短章。

  汉彘唐猫原有恨,唐尧汉武讵能量。

  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

  从此以后柳亚子先生完全放弃回乡隐居的念头了。这就是诗词理趣的作用。当然,从这里可以看出,两首柳诗,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从理趣方面,都无法和毛诗相比较。

  四是,写诗可以借用“蒙太奇”手法。

  这是诗词界一些大家提出的又一种写作技巧或者说是写作方法。

  什么叫蒙太奇?这是法文的译音。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有剪辑,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一部电影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在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影片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的镜头画面来拍。然后,按照剧本创作构思内容,把这些不同的镜头画面,再有机的组接起来,使其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和场面,最后,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在影视界通常被称为“蒙太奇”。电影工作者运用这一技法来处理镜头的连接和段落的转换,可以使全片达到结构严谨,条理通畅,展现生动,节奏鲜明的要求。采用这种手法,有助于充分揭示电影画面的内在含义,增强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诗词界的一些老师们就主张把拍电影的这种蒙太奇手法,移植到诗词写作上来。 怎么样才能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创作诗词?我们可以在古诗词中找到答案。虽然那些古人们当时并不懂得什么是蒙太奇手法,当时也不可能有蒙太奇手法,但他们却在无意之中运用了这种手法。下面我们可以试举一例:中唐诗人戴叔伦有一首诗《除夜宿石头驿》,诗曰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首诗是诗人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寄宿在石头驿站写的。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他独自一人滞留他乡,又远离亲人,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这首诗就是真切的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和心情。诗里蕴藏着诗人无穷的感叹和凄凉之情。关于全诗的意境,我们这里暂且不去评论他。只说说颔联两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两句诗历来被人们赞为“客中改岁之绝唱”,就是旅游在外恰逢过大年时候的绝唱佳作。其实,读过古诗词的人都知道,戴叔伦的这两句诗,就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把梁武帝《子夜冬歌 》里的两句一字不差地移植过来的。

  梁武帝为何许人也?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 他姓萧名衍,自幼酷爱读书,并且天资聪明,文采飞扬。他当了皇帝,虽然勤于政务日理万机,却卷不离手。常常秉烛夜读,并亲自撰书二百余卷。

  但在他进入晚年后,竟看破红尘,转入佛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 皇帝和尚。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两个皇帝当过和尚,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一个就是梁武帝萧衍。不过不同的是,朱元璋是先当的和尚后当的皇帝,而梁武帝是先当的皇帝后当的和尚 。 梁武帝在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梁武帝在《子夜冬歌》的诗中有两句是这么写的:“一年夜将近,万里人未归”。我们可以拿这两句诗和戴叔伦两句诗相比较:梁武帝:“一年夜将近,万里人未归 ”。

  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两个人的诗字字相同,字数一样,只不过戴叔伦把梁武帝的诗后三个字颠倒了一下。就这么一颠倒,后人们评价叫“点铁成金”。结果,戴叔伦的诗众口传颂,流传百世,而梁武帝的诗几乎被人忘记。我们可以看看,这两句字数相同,一字不差的诗,为什么戴诗能后来者居上?它的奥妙又在哪里呢?大家可以象品茶一样仔仔细细的把这两人的诗评品一下,比较一下,就不难看出:梁武帝的诗“重在叙事”,而戴叔伦的诗“重在表象”。梁诗用两个完整的句子,叙述了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一年的最后时光快要结束了,但羁旅在外地的人还没回来。平平淡淡,诗家说,这叫“言尽意止”,再没有说的话了。读者一目了然,读起来没味,就像喝了一碗白开水。再来看看戴诗,他用两个词组,描绘了两个形象:除夕之夜的形象和此时客居天涯的形象。诗家说这叫“意在言外”。让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一年将尽夜”,寥寥五个字,可以唤起读者对除夕之夜一连串的联想:家家屋里灯红酒暖,户户门外爆竹声声;小孩嬉闹,家人欢聚,一派节日气象。也可能有另一番景像。

  龚自珍的诗为什么那么感人,那么使人百读不厌?就在于他的诗“歌泣无端字字真。”后人对龚自珍的诗评价极高,说他的诗“皆痴情入骨之语。”

  大家都读过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吧,他后期写的词可以说声声带泪,字字滴血。特别是他最后写的那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后主亡国被俘后最后写的一首词,因为写得太真了,把一个亡国之君的悲痛抒发到极致,李煜也为此丢掉了性命。据说宋太宗赵光义看了这首词后,就下令毒死了李煜。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也成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

  自古以来,一些名诗名句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和诗人的“炼真”有很大的关系。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被人誉为“返朴归真,得乎天籁”之语。

  范仲淹的“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被人誉为铭心刻骨之词。

  文天祥的“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和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被人誉为“情真而格高”之语。

  所谓炼新,就是诗词要“意新,语新和字句新。”

  清人李渔在《笠翁余集》中说:诗词要做到“新而妥-----就是珠圆玉润。奇而确-----就是新奇·贴切·精当。”只有这样诗词才能做到“新中出奇,出奇制胜。”

  宋代王安石在他写的“泊船瓜州”诗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被认为是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好就好在一个“绿”字上。据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五集·八卷中记载,王诗初稿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把“又到”改成“又过”。觉得不好又改成“又入”,还觉不妥又改成“又满”-----。据说改了十几个字后,最后炼就在“绿”字上。一个“绿”字,新意全出,也带活了全诗。

  元代盛如梓在《庶斋老学丛谈》中也记载过类似事情:诗人张桔轩有两句诗原是这样写的:“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大诗人元好问给他指出了毛病,元好问说,既然是一树梅花开,就不能说是早春,更不能表疑问在“何处。”元好问给张桔轩的诗改了两个字,把“一树”改为“几点”,这句诗就成了“几点早梅何处开”。“几点”两字本身并没有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就描绘了“流水边,雨后梅”先开几朵。改了两个字,就改出了新意,改出了新景。既体现了寒梅早开,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全添。”真可谓“点铁成金。”

  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写农家辛苦的诗: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人从一个新的角度,敏锐地抓住童孙傍着桑树的阴凉向爷爷学习种瓜这一场面,亲切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农村男女老少辛勤劳作的生产画面。

  诗人杨其力也有一首写农村农忙的诗:

  春风吹绿枝,

  耒耜夜归迟。

  月下鸡声早,

  忙中报错时。

  诗人不说农人如何的忙,却从偶尔的一声鸡叫声中,获得灵感,想象鸡也忙得报错了时辰,农人之忙可想而知。

  这些诗读起来之所以有浓厚的诗味,就是诗人们深得“炼新”之法。

  所谓炼活,就是诗要写得生动活泼,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有呼之欲出之感。

  古人王驾写了一首诗: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

  应疑春色在邻家。

  大诗人王安石把这首诗的后两句给改了几个字,王安石是这么改的:他把“蝴蝶”改为“蜂蝶”,把“飞来”改为“纷纷”,把“应疑”改为“却疑”。这么一改,后两句就成了“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后两句这么一改,使我们看到了雨后蜂忙蝶乱的活生生的美景,使全诗更加生动感人。

  杜甫有一联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苏东坡对这两句诗极为欣赏,他认为杜甫诗中“吐”字用得极为绝妙。宋人王平复在他的《甘露来》这首诗中有两句“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王平复对他写的这两句非常满意,就让苏东坡看,苏东坡认为,这两句诗的精神全在于“卷”字,但上联“飞”字与之大不相称。在王平复的请求下苏东坡把飞字改为“横”字。这两句诗“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后来成为千古名句。

  王国维先生对古人宋祁在《玉楼春》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张先在《天仙子》词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两句十分推崇。他在《人间词话》中,对这两句词中的“闹”字和“弄”字大加赞赏。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和着一“弄”字,使整个词的意境“境界全出”。因为前一句词中的“闹”字,不仅可以理解为杏花开的很繁盛,而且还可以理解为在那盛开的花枝丛中,有边叫边跳的小鸟们在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通过一个“闹”字,渲染了春天一派生气勃勃的动人景象。一个“闹”字写活了全景。

  后一句词中的“弄”字,王国维认为,意在点明从云缝中透出来的月光,照射在娇花之上,晚风中的娇花在朦胧的月色中摇曳生姿,正在不停地摆弄着她那娇柔的倩影。这正是“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美景写照。这么美好的情景,形象都极有动感,新活跳脱,阿娜多姿。这正是诗人们注重炼活文字功夫的功力所在。

  所谓炼藏,就是诗词写作要含蓄,要藏而不露。

  钱钟书先生说:“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皆须留有余地,耐人玩味。”钱老在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画家在画画的时候,不需要把景物画的过于工整,过于细微。诗人写诗的时候,也不必要把诗写得太白,太露。要写的朦胧些,含蓄些。给读者留有思考,留有玩味的余地。

  鲁迅先生有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但在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只能用“藏”的手法,来表达对烈士的哀悼,对统治者的愤怒之情。

  唐代诗人虞世南有一首“咏风”的诗,是这样写的

  《咏风》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这四句是说:风飘起了跳舞少女们轻柔的衣袖,传送来她们美妙动听的歌声。风摇动着树枝投下婆娑的树影在地上不停地晃动。也随风吹来了远处花朵的芳香。

  诗人用“藏”的手法,把无形的风写得活龙活现。诗人借助人们看得见的舞袖,听得见的歌声,瞧得见的树影和闻得到的花香,来描写人们看不见的风。

  唐代还有一位“咏风”的诗人叫李峤,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是说,能扫落三秋天的树叶,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使江河掀起巨浪,能让竹林里的万杆翠竹倾斜。这是什么呢?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这就是风。

  这简直就是诗谜了。这首诗构思巧妙,妙就妙在句句写风,但全诗无一个风字留在字里行间。

  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了一首诗: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这首诗是说,你刚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很多的事情。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棵寒梅开花了没有?这明明是一首怀念故乡亲友的诗,可是诗人偏偏不问故乡的亲友,而是独问窗前寒梅开花了没有。构思巧妙,语言质朴,风趣盎然。使人读起来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就是诗人们“炼藏”技巧手法。

  第五讲:诗词写作要坚持“五多”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诗人,必须坚持“五多”。这五多就是:“多读,多记,多背,多看,多写”。

  一,多读。

  多读书,多读名人的诗句。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都说明了多读的道理。读诗能激活写诗的冲动,许多人都是通过读诗而开始写诗的。当代诗人钟家佐先生说:诗“读多了,习惯于诗的语言,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享受着诗的音乐节奏,领会诗词各个流派的特色和情趣,吸取其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的知识,开拓心胸,提高精神境界。”

  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读是好事,但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乱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读书,要读以致用,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用心去读。今人傅更先生说:“一首诗读它五十遍,大约比五十首诗各读一遍所获为多。”所以要读就要读懂。读了要能够理解,能够消化,能够从中吸取营养。

  初学写诗的人先读那些人的诗好呢?这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爱好兴趣。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有这么一段描写香菱向林黛玉学诗: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老杜的一百二十首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黛玉在这里是说:初学诗的人,一定要先读唐代大诗人王维五言绝句,读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在这个基础上,再读陶渊明及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诗。

  陶渊明是东晋末的大诗人,他可以说是田园诗的鼻祖。陶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平易自然,他将日常生活诗化,诗句语言全无半点斧凿迹痕而愈显亲切。对后人影响极大。

  林黛玉所说的应·刘·谢·阮·庚·鲍是谁?她没有明说。因她先说的是陶渊明,这后几位应该和陶渊明一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应”是谁?我没查出。

  “刘”应该是西晋末的杰出诗人刘琨。刘琨是西晋末年在北方坚持抵抗前赵和后赵的英雄,他的“诗风清刚,颇有凄戾之词。”很受后人推崇。

  “谢”应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他钟情山水,到处游览,写了许多吟山咏水之作。谢灵运的诗“熔情·景·理于一炉,锤炼之功不遗余力,而写成诗句以后,又往往显得自然。”后代许多山水诗大多受他的影响。

  “阮”应是三国后期魏国的阮籍。他的诗含蓄深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阮籍的诗风对后来的诗人亦有极深的影响。

  “庚”应是南北朝时期的庚信。他本是南朝梁末诗人,因出使西魏,刚到长安,西魏军灭掉梁国,他只好长期留在北方。后人评价他的诗“綺艳”“清新”。特别是晚年作品,杜甫赞誉曰:“庚信文章老更成。”

  “鲍”应是鲍照,他是比谢灵运略晚一些的大诗人。他的诗以善写“拟乐府”著称,诗风“奇险遒劲,骨力直追建安。”尤其是他写的七言乐府,更为唐代的李白,杜甫等效法。

  林黛玉的话,实际上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林黛玉的口说的,他的这些话是对的,多读这些大诗人的诗,对我们学习诗词写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多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平时我们可以把看到的或想到的一些佳句随时记下来,就像蜜蜂采蜜一样。把平时随手记下来的东西,经过整理加工,也许就是一首好的诗词。

  今人韩士正先生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说:宋朝人梅圣俞,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又一次他乘船去京城,同乘客一起赋诗作词,相互和唱。独有梅圣俞出口成章,诗词俱佳。不久同船乘客发现了一个秘密,只见他时而悉心思索,时而仔细观察,时而深情默诵,时而振笔疾书,还把随想随记的一些纸条珍惜地装进一个布囊里。好奇的乘客偷偷地打开梅圣俞的布囊,发现布囊里数百张小纸条上写满了诗句。有的只有上句,有的只有下句,还有的只是几个字。这时同船诗友才恍然大悟,原来梅圣俞之所以能才思敏捷,下笔立就,完全是他平时随手所记,日积月累的结果。

  所以,韩士正先生说:“''为学之道,比如积薪,’梅圣俞的治学方法何妨一试。”身边常带一个小本子,随时随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把平时一些不起眼碎金玉片积累起来就是财富。

  三,多背。

  就是要多背一些名诗名句。有些诗词正首背不下来,但可以把其中一些佳句·警句背下来,也能帮助积累词汇,拓宽思路。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等等。只要平时养成多背诗词的习惯,这对我们学习写诗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多看。

  多看就是要多观察。只读万卷书还不行,还得走万里路。一个好的诗人,就像一位新闻记者一样,随时能够捕捉住现实生活中有用的镜头,从中选择自己的写作题材。只有触景才能生情。

  著名女诗人侯孝琼老师说:“诗人必须别具''只眼’,”“别具''只眼’,意谓诗人观物要有独到的视角,要有特别的艺术感知力和观察力。没有它,在丰富纷繁的万象中,只能目迷五色,视而不见。既获取不到创作素材,也找不到表现社会生活的切入点。”

  大艺术家罗丹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

  最平常的地方,也可能是最能发现诗意的地方。每一位诗人都应该炼就火眼金睛,去发现,去探索。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提炼诗味。古今一些诗人的名诗名句,哪一个不是从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而得来的。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秦皇岛上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毛泽东)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诗人们多看多观察的结果。

  五,多写。

  就是要想写好诗词,就必须自己多动笔,勤写作。开始学写作的时候,不要怕写不好。熟能生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摸着规律。就象学游泳一样,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只有经常的下水去扑腾,才有可能成为游泳健将。

  陆游有一首写给儿子的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就说明要增加学问就必须多实践,多躬行。学习写诗也是一样,写得多了,写作水平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样,“不见其长,日有所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人要想写出好的作品来,就必须锲而不舍的坚持经常写作。只有经过艰苦磨炼和不懈追求才能达到目的地。这就要求想学诗或想写好诗的人,一定要舍得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去炼字·炼声·炼意,只有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才能写出好的诗词。

  有的人可能在写作中途,或者因为一个字,或者因为意思难以表达,一时卡了壳,写不下去了。这是写作过程中常遇到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先放一放,不要硬写。自己先走出室外,细细观察有关事物,或许会豁然开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千万不要遇难而退,半途而废。

  当代诗人张其俊先生说:“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事物,写自己感悟独到的意象和意境。用自己最拿手的表达方式去表现,只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才能体贴入微,写成令人难忘的诗句。也只有首先写出了感动自己心灵的作品,然后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动。”这是我们每一个有志学习诗词写作的人,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独创、情感与诗味
翟耀文:论诗十则
夏末清风杂谈随笔
夜访黄莽先生小记——兼论诗歌与现实
诗词讲座
《诗词语言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