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认识一下“项目总投资”

在业务咨询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领导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费用可以纳入总投资吗?

土地使用权价款可以纳入总投资吗?

什么支出可以纳入,什么支出不可以,

实际上这是工程造价的内容范畴,在工程造价领域都有明确的规定。

希望大家先把握一个原则,

一个项目的总投资是项目本身的属性,

不会因为这个项目将来要运用什么样的融资方式而改变。

不同的融资方式可能对融资资金的使用范围有不同的限制,

但这并不影响你把“限制使用”的部分,按照工程造价的规定纳入项目总投资。

我们以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例,讲讲工程造价上的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

其中,

建设投资占主要比重,是建成这个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

建设期利息是“企业会计”上的要求,要求将项目建设的融资资金在建设期产生的利息计入项目总投资。

如果,一个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自有资金建设,

那么,建设期利息为0,

此时的项目总投资就仅包含建设投资。

好,我们看看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这也是我们在项目总投资的分项表里,最常看到的三类明细费用。

第一,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是指建设期内直接用于工程建造、设备购置及其安装的费用,

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又分为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

具体到实际的细项中,就表现为人工费、材料(包含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增值税。

我们不是搞工程的,了解到这一层就够了。

工程费用的第二类,是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讲到这里,我们顺道解决一个专项债券业务上的争议问题。

我们知道,

融资资金通常有三种用途:项目建设、补充流动性及偿还借款。

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用途单一,仅用于项目建设。

市场上就冒出来一种说法:

在项目建设中的相关设备购置,应该属于流动性资金的使用范畴,不属于项目建设。因此,专项债券资金不能用于设备购置的用途。

这类问题中,最典型的就是医院类的建设项目。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回归到工程造价的领域。

如果“相关设备购置”符合相关条件,能够被计入工程费用里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意味着它就是项目总投资的一部分,那么就可以使用专项债券资金。

所以,这里需要判断的是,什么时候可以计入工程费用里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看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定义,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是指按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单位)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新建或扩建项目配置的首套工器具及生产家具所需的费用。

老读者们,有没有一种“感觉”和“本能”,能够找出关键词了?

“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

购置回来的设备如果能够形成固定资产,原则上就可以计入工程费用里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所以,购置设备的费用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成为项目总投资的一部分,就可以按规定使用专项债券资金。

第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建设期发生的与土地使用权取得、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

分为三类:

  1. 建设用地费,包括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 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等;
  3. 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包括联合试运转费、生产准备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等。

大家关心的,支付土地使用权的费用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费用,都在这里了。

再详细一点来看,
建设用地费,包括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房屋征收与补偿费等。
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专项评价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场地准备费和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材料其他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市政公用配套设施费、工程保险费、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
很多杂七杂八的费用基本上都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里,
大家在考虑项目总投资时,放心地把土地使用权价款、可行性研究费等各类费用加进去。

第三,预备费。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预先预留的费用,又称不可预见费。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说白了,项目总投资在开始时就是估算的,所以预留一些钱以备有所需。
通常情况下,基本预备费就是“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一个比例算出来的。
至于这个比例是多少,一般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项目特点综合分析后确定。
价差预备费是指为在建设期内利率、汇率或价格等因素的变化而预留的可能增加的费用,也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

好,一个项目的建设投资了解完了,
再加上建设期的利息,项目的总投资基本上就出来了。
通过导图再巩固一下。
之前,我也在一些文章里提到,项目总投资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叫法会不一样。
毕竟,从有一个项目的建设想法开始,
随着项目的推进,项目越来越成熟,总投资的“含金量”也会不一样,
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阶段的项目总投资,赋予不同的专有名称。
在项目建设书阶段,叫匡算总投资;
此时的总投资可能是一个整数,没有小数点的整数。项目处于非常前期的阶段,只能根据同类项目的价格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匡算出一个总投资。
在可研报告阶段,叫估算总投资;
此时,可研机构对项目开展了一定的调研,可以较为合理地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额。
在初步设计概算阶段,叫设计概算,也叫概算总投资。
此时,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或地区颁发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综合指标预算定额、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等资料,按照设计要求,对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进行的概略计算。
概算总投资是一个相对精准的总投资,也是一个相对严谨的总投资额。
我们说说此处“严谨”的含义。
概算总投资,一旦经主管部门批准了,
它就是工程总造价的最高限额,后续不能随意突破,如果确实有项目的变化,需要报原审批部门重新批准。
后续,一系列的控制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等等,都要以概算总投资为依据。

最后,再讲一个概念,项目静态投资和项目动态投资。
再把这张图拿出来,
项目静态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和基本预备费构成,不包括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就是我标红的两个部分。
而项目动态投资,包括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
因此,项目动态投资总大于或等于项目静态投资。
通常,从更准确的说法来看,项目动态投资更谨慎些,考虑了未来的价格变动,也考虑了建设期利息。
但从运用上来看,动态投资不一定比静态投资使用得多。
假设,一个政府投资项目未来计划主要通过政府专项债券去融资,
专项债券这个品种,一年发行个三四次,
意味着这个项目可能一年就需要写个三四回的项目发行材料,
如果使用动态投资,那么,每一次的发行材料里,这个项目的总投资总是不一样,总是变来变去,
再加上,专项债券发行时看中的是债券本息覆盖倍数,即项目未来的运营收益/债券本息的覆盖程度,
而项目的总投资并不影响本息覆盖倍数,就没有必要使用动态投资。
使用静态投资,既保持项目材料的连续性,也不影响发行材料的核心要求。
好了,对于项目总投资就聊到这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设项目投资
独家 | 如何搞定PPP总投资?(专业指数十级)
政府方对PPP项目建设总投资控制案例解析
EPC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
0第8章 概算投资-改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