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央行这头“灰犀牛”要起来了

【正文】

本文聚焦日本央行(以下简称BOJ)的2023年年终议息会议。

一、日本央行延续负利率政策,但2024年重启加息基本已板上钉钉

(一)年终议息会议并未释放清晰信号

在2023年12月18-19日的年终议息会议上,BOJ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0.1%,并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值和上限参考值分别维持在0%附近和1%不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宣布日本经济再生大臣新藤义孝出席本次年终议息会议,引发市场揣测。

不过,在这次年终议息会议上,BOJ并没有释放更为清晰的信号。

(二)2022年底以来,日本央行已经在不断释放结束负利率政策的信号

总体看,本次议息会议继续负利率政策的结果虽然符合预期,但这并不是本次议息的重点。在本次议息会议上,BOJ表示“经济已适度复苏……预计通胀率在2024财年将超过2%……通胀预期已温和上升”,这意味着BOJ已经在释放结束负利率政策的信号。实际上,去年底以来的数次议息会议上,BOJ均在为此做准备。具体看,

1、2022年12月20日,BOJ意外将其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从先前的±0.25%调整至±0.50%,即1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以下简称JGBs)收益率的波动幅度由先前的50BP扩大至100BP,上限提高25BP。与此同时,BOJ还将每月购买JGBs的规模由先前的7.30万亿日元增加至9万亿日元(约合660亿美元)。

2、2023年7月28日,BOJ意外宣布对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以下简称YCC)目标进行调整,允许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在±0.50%浮动范围的基础上更加灵活,让其在0.5%-1%内浮动,但将通过固定利率购买操作严格限制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在1%以下波动,此举相当于变相地将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浮动上限由0.50%提升至1.0%。

3、2023年10月31日,BOJ进一步调整YCC政策,宣布将把长期收益率上限以1%作为参考,即允许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行至1%,以提高YCC政策灵活性。

这一系列调整均意味着,BOJ的YCC政策可能很难再继续维持,也表明日本央行过去一段时期在政策是否转向边缘仍徘徊不定,但目前方向是清晰的。

(三)日本央行行长与副行长近期均释放更清晰的信号

2023年12月6日,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暗示称“日本央行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世界上最后一个负利率政策”;12月7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国会发言称“从年底到明年在货币政策的处理问题上将变得更具有难度,如果加息的话有多种选项可以用于调整政策利率”。这些均被视为,日本央行即将退出负利率政策。

与此同时,日本老牌饮料制造商三得利控股首席执行官Takeshi Niinami也于12月11日呼吁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并称这将有助于提高日本经济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可见,目前市场对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已经形成基本共识,而日本央行行长和副行长的讲话亦表明,日本央行于2024年退出负利率政策的概率已经达到100%。实际上,自美联储与欧央行分别于2022年3月和7月启动加息后,市场便一直预期BOJ将会调整其YCC目标。

二、日本央行YCC政策的渊源:由QQE到QQE with YCC的变化

(一)从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演进过程来看,日本央行也曾硬气过,其曾分别于2000年8月、2006年7月与2007年2月三次将政策目标利率分别上调至0.25%、0.25%和0.50%后。不过这个硬气的过程其实很短暂,

1、受互联网泡沫影响,日本央行在2000年8月加息一次后,又分别于2001年2月与3月两次下调利率,将政策利率由0.25%下调至0。

2、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本央行不得不于2008年10月与12月再次将政策目标利率分别下调至0.30%与0.10%。

(二)2013年4月,为实现2%的通胀目标、改善经济活动,BOJ宣布实施QQE计划(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并把YCC作为QQE框架的核心内容(这一时期还未被正式实施),而这也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三)不过2%的通胀目标在QQE实施之后并未实现,且通胀预期反而再次趋于下行。于是,BOJ于2016年1月引入负利率政策,将政策目标利率下调20BP至-0.10%,实施至今。

为避免负利率政策对日本金融机构和经济基本面产生进一步冲击,BOJ决定于2016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实施YCC(±0.10%),即BOJ的货币政策正式由QQE、QQE with a Negative Interest Rate过渡至QQE with YCC。

随后,在2018年7月的议息会议上,BOJ进一步决定将YCC目标由±0.10%调整至±0.25%,一直持续至2022年12月。

三、日本域外资产存量超过6万亿美元:退出负利率政策将会从其它市场抽走资金

(一)虽然美联储已经释放出降息信号,但随着日本在2024年告别其实施多年的负利率政策,美联储带给全球资本市场的暖意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这主要是因为,未来一段时期,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日元、欧元与英镑)的利率水平依然会处于高位,即全球流动性整体上仍处于相对偏紧的状态。

(二)长期以来,在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的影响下,日本资本在日本国内能够获得的利差空间呈明显收窄态势,从而不得不通过对外投资、走向国际市场来弥补。随着日本逐步放弃其实施多年的负利率或零利率政策时,出于安全性与收益性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日本海外投资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这对于日本资本较为依赖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利空。

(三)据日本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国内持有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资产的存量余额分别为2.08万亿美元和4.09万亿美元,合计达到6.17万亿美元,是其经济总量的1.41倍,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要知道2008年以前日本域外资产存量仅占其经济总量的2/3。

(四)以日本国内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来看,美国、英国、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德国、韩国、中国香港、印尼、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菲律宾、法国等地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经济体,合计达到1.58万亿。其中,日本对北美、欧盟、东盟的直接投资存量分别为7207亿美元、3402亿美元和2887亿美元。

(五)以日本国内持有国外证券资产数据来看,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卢森堡、荷兰、德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中国、比利时、瑞典、新加坡、印度、韩国、墨西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经济体为主,合计达到2.75万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北美、欧盟、开曼群岛、东盟的证券资产存量分别为1.81万亿美元、0.79万亿美元、0.87万亿美元和437亿美元,在亚洲的证券类资产存量为1295亿美元。

可以看出,日本退出负利率政策对证券类资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美区域,但对直接投资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东盟等区域。也即,日本退出负利率政策将会对东盟这一区域的直接投资产生较大影响,而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亦将受到冲击。

(六)在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冲击的同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抉择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值得关注,这取决于美国经济金融体系会作何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E||Kuroda ain’t over
日本“利率曲线陡峭化”到底是宽松还是紧缩?这位官员首次讲清楚了
一夜之间,形势明朗!美联储年底前加息!全球央行新动向曝光!
日元敢蹭美联储的便宜,未来必十倍奉还!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
日本央行行长候选人植田和男: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未来有多种可能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