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阅读一篇经济类新闻稿

大家告别学生时代走入社会后,

个人成长的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自我精进”的过程。

自我探索、梳理总结、领悟输出,

这其中的力量和方法,

来自于学生时代一门不那么备受重视的学科能力,

语文学科。

它教会我们做阅读理解,提取重点,举一反三。

现在的自学综合能力基本上就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各类书本、公众号、新闻稿中去摄取信息,

渠道越多,干扰越多,

我们反而要刻意减少信息的“触达”,

而想办法提升从单次信息中获取知识的效率。

今天我们就以一篇经济类新闻稿为例,

提供一种阅读此类新闻稿的思考方法。

对,只是一种。

方法有很多,但一篇文章无法提供面面俱到的视角,

后续如果遇到较为典型的新闻稿件,我们再接着这一系列说。

比较关注经济时事的读者们,

可能最近都看过一遍文章《七组数据看2023中国经济脉动》。

截图有点长,放个链接,

大家可以大致快速过一遍文章:
七组数据看2023中国经济脉动__中国政府网
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经济数据新闻稿,

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的简单清晰,

列明了2023年的七组经济数据,然后针对每组数据展开说明。

我们从标题上,就能快速提炼全文的重点:

  • 1.GDP同比增长5.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 2.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 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 4.进出口同比增长0.2%:外贸运行总体平稳
  • 5.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 6.CPI同比上涨0.2%:有效需求不足将逐步缓解
  • 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如果想要从这篇新闻稿中,有效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或业务能力,
通常我们习惯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就是把这七个指标数据记下来。
等到哪天业务交流,
别人说到去年的GDP增速,你知道是5.2%;
谈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你知道是3%。
这个阶段,达到了“我至少知道了这回事”的程度。
对这些指标不熟悉的读者,
光是记下这七个指标数据,都已是不易。

第二步,知道了结果,还得了解内涵。
要弄懂每一个数据指标代表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我们这里对每类指标,简要地做个解释。
GDP增速
GDP总量和GDP增速,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了,
一个衡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
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
每年初始,国家与国家之间、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
都相互比较着上年度的GDP以及GDP增速,看看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我在《对GDP的了解有多深》里进行了详细地展开,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
社零总额
全称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总和。
它是当前市场上反映我国消费情况最常用的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重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结合其他的宏观经济指标,有利于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投资”主要驱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因为,“投资”对于政策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反应最为敏感,对于经济拉动的直接效应也最为快速直接,
我们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就会用投资来拉动稳固经济,
比如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比如近几年三四万亿的政府债券,
都是拉动直接投资的政策方式。
想要具体了解这个指标的,可以回看《为什么要研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进出口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紧密。
大家通过贸易往来实现更有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分配。
进出口数据就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量。
通常会用进出口数据除以GDP,去衡量我国的对外依赖度。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
我们通常就叫工业增加值。
GDP核算中有一个生产法,
把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第三产业GDP,得出全国GDP。
第二产业GDP中,工业GDP占大头,
因此,分析第二产业GDP时,就主要针对工业GDP进行分析。
通常我们就用工业增加值,去观察工业生产状况的好坏。
因为工业增加值只统计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
比如营收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所以叫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简单来说,CPI如果一直在涨,
老百姓会感受到钱越来越不值钱,100块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CPI是反映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具体是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
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可以说,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大家也能够感受到整个就业形势的严峻,
稳就业也成为了我国稳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为本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方法,
就不过多地解读这7个指标。
在实际学习中,
这个阶段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认识这些指标,
从而达到了“我理解了这回事”的程度。
除了理解这个指标的含义外,
往往还要去收集每个指标过往的数据,去了解过去的趋势形态和规律,
从而分析2023年的数据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做到这个程度,
大部分人对这篇新闻稿件的学习基本也就结束了。

但,还有一类人,
他们会进入到第三步,建立框架、建立联系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学习的宏观数据有两类,
一类是金融数据,一类是经济数据。
其中,
金融数据的分类,我在《认识“社会融资规模”》讲过,
宏观上的金融统计数据主要有四个:
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存款。
按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包括社会融资规模与新增人民币信贷;
按金融机构的负债端,包括货币供应量与新增人民币存款。

今天,我们再补充宏观上的经济统计数据。
宏观上的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数据指标;
一类是与通货膨胀相关的数据指标;
一类是与充分就业相关的数据指标。
其中,
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经济数据包括:GDP、社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
与通货膨胀相关的经济数据包括:CPI、PPI、GDP平减指数;
与充分就业相关的经济数据包括: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
所以,你看,
整个宏观数据指标就是这样一个框架,
再回过头来,看那七组数据,
是不是这篇文章就呈现出了它的骨架?
虽然讲了7组数据,
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数据的三个层面,
  1. 经济增长层面:GDP增速、社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
  2. 通货膨胀层面:CPI
  3. 社会就业层面: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

其中,

“经济增长”层面,进一步围绕GDP从两个角度展开,
从支出法角度,分别用社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
对应分析了“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的情况;
从生产法角度,主要通过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去看。
这就是七组数据的框架和联系,
也是整篇文章的骨架。
此时,再去记忆这七组数据,其实就非常好记了,
因为心里有了框架。
所以,我们要在以往的学习方法之上,学会提炼出文章的骨架,
从而达到“我运用了这件事”的程度,
这是今天要讲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7%!上半年经济数据成绩单出炉,8大看点抢先看
别小看了这13大经济指标,透露着经济趋势
经济课堂: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这些数据指标你都了解吗?
聚焦2011年3月及一季度经济数据-搜狐财经
做投资,一定要关注的3大经济指标!
新常态下的非常态回暖之一:产出-物价关系变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