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工作的八种管理公式

1、事故致因公式

事故致因可简要概括为下述模式:

危险因素+管理缺陷=事故隐患

不安全行为(人)+事故隐患=事故

危险因素是指具有物态和能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事故的因素,危险因素在现场环境中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管理缺陷是指人为地造成了事故隐患或是激发了危险因素而造成事故的任何缺陷,诸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事故的发生与管理缺陷的存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危险因素和管理缺陷同时存在,就构成了事故的隐患;而在有事故隐患的状态下又发生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则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突出超前预防、提前治理安全隐患,通过持续改进管理缺陷、不断提高人的本质安全、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指数,实现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

2、安全优先理念

100%(工作)+1起(事故)=0(绩效)

企业在日常生产运作时,应本着“安全绝对优先”的原则,安全工作应对各层级管理者的绩效实行一票否决制,毕竟是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需要“三心二意”,“三心”是指全方位爱心、全过程细心和全员精心,“二意”是指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应引入结果绩效思维,以结果为导向来反推实时过程的危险因素,通过开展务实有效的安全活动、采取可操作性强的防范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转变全员安全工作的理念,本着严惩是爱、关注细节、精心操作的原则,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及培训,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通过实行区域责任连带追究制,来挖掘各层级员工的智力潜能,控制过程危险状态,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3、轨迹交叉理论

                      时间

违章+隐患————→事故

                      空间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对此,在防范事故时应加大力度严惩违章行为,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来及时治理隐患,在操作过程中应完善隔离设施和管理举措,日常应做好安全提醒工作,每时每刻每处都会有动态的隐患,需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人在作业过程中,在不适宜的时间、不恰当的空间里与隐患直接接触而发生伤害事故。

4、事故圆盘理论

事故=(人+机+料+法+环)×失误状态

事故的发生与人、机、料、法及环的失误状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分析事故时应用因果分析图来进行原因追溯,人的失误、机器设施的失效、所用物料的不合理、作业方法的不适宜、作业环境不良等都是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的耦合常常会造成伤害事故,在预防事故时应从这五大因素来进行细化分解其中的潜在原因或本质原因,不断进行有效的改进,确保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过程本质安全等不断上水平,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运作体系,防止失误状态的动态演变,进而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5、能量转移理论

事故=隐患(非预期能量)+激发因素

事故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预防事故应对能量的转移进行适宜的控制,采取能量消除、限值、疏导、屏蔽、隔离、转移、时空控制、系统闭锁等措施来控制能量的非预期释放;能量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对此,企业应根据现场状态,应用先进的技术,减少人与能量的直接接触次数;同时,对有能量转移的载体不定期进行检测,控制能量有序转移,防止非预期能量释放作用到人体上而造成伤害事故。

6、事故统计规律

1(1起重伤及其以上事故)=29(29起轻伤事故)=300(300起险肇或未遂事故)=1000(1000起隐患或违章)

从事故的统计规律公式中可以看出,事故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控制的,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企业应从治理隐患和消除违章行为入手,来防止事故伤害程度的升级和演变,采取小题大做的管理模式,严惩险肇或未遂事故,进而控制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工亡事故。

7、安全投入收益

1(隐患)+0(投入)=1起(事故)

治理隐患需要相应的资源投入,资源包括管理资源、财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对隐患不及时进行治理,容易导致相似事故的重复发生,这是安全工作的大忌;企业管理者应对安全投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单纯一味地追求效益而对隐患置之不理、削减相应的投入,其实安全投入也会有相应的收益,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就会减少相应的显在的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安全工作需未雨稠缪型超前预防、亡羊补牢型及时治理、实时监控型务实改进,以此来提高安全工作绩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事故伤害的程度。

8、零事故公式

100(隐患)+100%(防范)+100%(治理)+100%(落地执行)=0(事故)

除发生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外,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隐患(危险源)时时刻刻处处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广义的隐患包括所有能够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和各种激发因素,这就需要各层级做好隐患查摆、治理和防范工作,提高各层级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防止各种失误因素的瞬间耦合而造成事故;各层级安全工作者应不断完善和改进各种规章制度,防止因管理纰漏而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发生,各种规章制度不可滞后于现场操作;企业全员应转变安全工作理念,自觉主动参与安全工作中来,各层级可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全体员工的潜能,发动全员查摆隐患和治理隐患;企业应重视班组安全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将安全目标与安全经济责任制相链接,提升班组对安全工作的控制能力;安全工作者应加强对各种隐患的查摆力度,不定期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和预控,通过开展有效的模拟事故演练活动,提高全员对现实事故的应急技能,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对安全工作目标逐层加以分解落实,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创新安全工作模式,零事故的目标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才能降低企业伤害事故损失,打造稳定和谐的、良性化的安全工作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双控机制”建设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双控很容易搞定
安全与事故之间:隐患管理!
杰林科技双重预防体系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十大定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