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观点:教师上课要不要带教学设计?

(一)
前几天,我们去部分学校听课,在议课环节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表述“学习目标”时,吞吞吐吐,词不达意,而且还啰啰嗦嗦,含混不清。于是,我们就让该教师把教学设计拿给我们看看,而该教师说上课没有带教学设计,只带了课本和《教师参考用书》。由于课时间比较紧张,评课地点往往离教师的办公室比较远,加上校长或副校长也在场,因此我们一般不会让教师再去办公室取自己的教学设计了。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担心:如果该教师没有教学设计呢?或者没有认真备课呢?那岂不是要“露馅”了吗?

(二)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个案了,在之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类似的现象。那么,教师上课是否需要带教学设计?学校对此有什么样的规定和要求呢?老师们(包括学校领导)对教师上课是否需要带教学设计有什么看法呢?对此,我们通过微信平台随机对部分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普通教师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从不完全的调查结果情况来看,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大家的意见也是各抒己见,仁者见仁。

“你们学校要求教师上课带教学设计吗?”对于这个问题,某中学教导主任说:“我们学校明确要求了,教师必须带教学设计上课。上课不带教学设计,查到了要受批评,学校要算作一次教学事故。”某中学一名教师说:“没有说必须带教学设计,(学校)没有规定。一般新教师带教学设计,老教师带本书,或者老教师只写简案,写流程。”某小学老师说:“我忘记了,按理说是应该带教学设计的。”某小学教导主任说:“平时还真没有硬性规定,有人来听课或者调研时是要求带教学设计的。”某小学校长说:“没有要求带教学设计,我们要求书头备课。”某幼儿园老师说:“我们幼儿园要求老师上课不能看教案,而且几乎没有幼儿用书,和小学不太一样。”当然,还有部分老师说不清楚,可能学校对上课是否带教学设计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规定吧。

“教师上课该不该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备课是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某小学老师认为:“带不带(教学设计)不是关键,而是认真备了课才去上的,不带也无可厚非。只要是认真备课了,教学设计自在心中,随便拿一份教学设计也是带着,形式而已。”某小学校长认为:“平时上课老师基本都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再进行书头备课。没有要求上课带教学设计的。”某小学副校长说:“教师上课带不带教学设计,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备课备好了,能够在课堂上按照预设,智慧处理生成问题,不是比照本宣科的好吗?教学设计是保守、底线,对新教师或者缺乏经验的老师是辅助。要提示教师把握课堂能力,提升素养,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带着脑袋教书。”某中学老师说:“备课是一回事上课是一回事,我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拿教学设计,现在都知道流程了,一般不带教学设计。”某小学老师说:“拿书上课,说实话我不持反对意见,备不备课和拿不拿教学设计上课(或只拿书上课)是两个概念。备课充分的老师,或是熟悉教材的不拿书一样上。有些老师习惯把备课标记在书上,看着方便,而不是照本宣科(只看教学设计)不管学生课堂生成,我以前课本上记录的比教学设计更实用。不带教学设计,不代表没有教学设计。备课包含很多方面,如备学生、备教材和教参、课堂生成的预设情况、练习的设计以及习题的处理等,教学设计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来看,“你们学校要求教师上课带教学设计吗?”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教师上课该不该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备课是什么关系呢?”各个学校老师(包括学校领导)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看法不一。但是,各个学校对教师的备课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备课是必须的,写教学设计也是必须的,各个学校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和检查。而且,部分学校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三)
目前,我们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教师在“基于标准的教学”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即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学评一致性”,要上“明白课”。教师要上“明白课”的前提和保障,就是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学习目标”说:“如果一堂课目标不清,就相当于女士逛街,没有明确目标,结果东西买了不少,但真正想买的却没买一件。我们的课堂应像男士逛街,从家里出去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要买什么,甚至什么牌子都想清楚了,直奔那个店,买了就回家。显然,在课后的议课环节,教师就首先需要说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每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怎么样?正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老师,如果她连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就不清楚,还谈什么上“明白课”呢?

按照我们平时常规议课的环节,教师首先要自评本节课,然后是其他教师或专家或校领导进行评价活动。这既是尊重上课教师,也是为了让课活动更富有成效。我们发现,相当多教师的自评,已经习惯于要么表扬与自我表扬,要么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面面俱到,不分重难点,不分主次,尤其过于关注课堂上的细节性问题。其实,对于一名普通教师甚至是一名名师来说,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瑕疵,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其实瑕疵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经常这样说,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果我们过于关注那些细节性的问题,那么难免就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能关注到课堂的全貌和整体的教学效果。

事实上,在“基于标准的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上“明白课”的今天,我们不建议教师这样进行自评活动,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达成度情况进行自评,这样就能够明白课堂教学任务的达成情况,即搞明白课堂上哪些“学习目标”达成了,哪些没有达成,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明白课”。然后,再谈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包括亮点和问题。当然,其他教师或专家或校领导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课活动。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议课活动,才会做到“纲举目张”,才会让课堂“立”起来,才会真正成为一节名副其实的“明白课”。我们不希望学校把课后的议课环节,演变成了一次“检讨会”或者“表扬会”,甚至个别校领导或专家生生把教师评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
就一节课而言,应该包括三个大的环节,即备课、上课和议课。我们学校往往对备课、上课环节比较重视,也抓得比较紧,而议课环节往往相对比较薄弱的。而事实上,对于教师而言,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学设计是预设的,往往上完课之后才知道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恰当,因此课后的议课环节实质上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和再调整。我们部分学校习惯于重视集中教研活动,即集体备课和集体议课,而对于教师的个人课后反思往往比较淡薄。而对于一名教师而言,集体教研活动的参与机会是非常少的,而个人的课后反思恰恰才是最为常态化的。教师的课后反思,是上一节课的终点,但同时也是下一节课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课后反思,就相当于个人的议课活动,这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教育现象。这对于教师而言才是最可贵的,也是最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得好:“我相信大家都会认真写教案,但是都会认真写教后记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教后记更重要,因为这是你对自己课堂的反思,这种反思将直接有助于你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上课是需要带教学设计的。也就是说,无论是集体观课议课活动,还是个人的平时上课和课后反思活动,都应该的是有目的的活动,都应该上“明白课”。集体观课议课活动,可以借助专家或者校领导的力量,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质量;个人的课后反思活动,自己也可以针对“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自我课活动,也有助于自我课堂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有老师说,不带教学设计也可以进行课后反思啊?当然可以,但是没有教学设计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那么课后反思的目的性就不够聚焦。

不言而喻,如果从备课活动角度来看,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心中有数或者熟悉课本了,带不带教学设计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还可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智慧生成呢!但如果从课后议课角度来说,我们建议教师需要带教学设计的,因为课后及时议课(课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说课堂上有新生成的内容,但我们认为课堂新生成的比例毕竟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学设计的内容为主导。
即使上课不带教学设计,也应该非常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或者在课本上标注清楚“学习目标”,这样课后才会及时地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课堂教学活动的达成度情况,这就是上“明白课”。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图片与内容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六(有效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探讨电子备课的管理 (文章若干)
【特别关注】老师,您还在写教案吗?
用“导研单”代替“听课本”,让学校听课、议课真正发生质变
积累变化,谋求课堂改革
春风十里梦启航——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学校举行同课异构促成长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