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题开题会:淡化形式 注重实效

(一)

我们先看两则开题会案例:

1.某天上午,某学校的小会议室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题开题会活动。该校的课题合计7项,1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还有3名科研专家。开题会的基本程序是:学校领导致辞;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每一项课题汇报约10分钟;每一项课题汇报结束后,3名科研专家对每一项课题逐一进行点评;最后,学校领导进行了总结讲话。整个课题开题会活动持续到中午12点多,大约4个小时左右。在开题会过程中,出现了相当多教师的专注力不集中现象。到最后学校领导总结时发现,已经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了。

2.某天上午,某学校的会议室如期进行了课题开题会活动。本次开题会合计12项课题,参加本次开题会活动的教师,不仅有课题负责人,还有课题组所有的成员,合计约60余名教师参加了开题会活动。本次开题会上,首先是科研专家进行了课题开题报告撰写的科研普及讲座,然后要求每四项课题为一组,分别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汇报。但在汇报过程中,教科室主任发现大多数课题负责人的课题汇报都出现了严重超时、读稿以及漫无边际汇报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在汇报完第一组四项课题之后,剩余的八项课题不再进行一一汇报,而是由科研专家直接就每一项的Word版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点评。最后还剩余一点时间,进行了课题研讨活动。即便如此,本次开题会也持续了约3个小时(从上午8点半至11点半)。整个开题会活动过程,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取汇报和科研专家的点评与建议,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教师的专注度不够。

上述两个案例,是近期部分学校进行的课题开题会个案。在案例1 中,开题会的形式相对比较规范,但开题会的时间过长。在漫长的开题会活动过程中,相当多教师事实上并没有认真听取课题汇报和科研专家的点评,尤其是还有部分教师提前“溜号”,因此开题会的效果感觉并不太好。在案例2中,开题会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开题会固有形式,根据需要进行了开题会活动程序的调整。整个开题会活动以科研专家的科研普及以及点评为主,不仅节约了较多的时间,而且效果也相对较好。

(二)

就一次课题开题会而言,其一般程序是这样的:(参见文章《课题开题会,您准备好了吗?》,微信公众号“老胡聊科研”,2020.6.21)

1.学校领导致辞。(如果学校领导没有时间参加活动,教科室主任也可以致辞,增强仪式感。)

2.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开题报告。(如课题负责人没有参加,课题组主要参与成员进行课题汇报工作。汇报时间根据情况而定,一般5-8分钟比较合适。汇报不宜读稿,尽量简明扼要汇报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3.课题组其它成员补充发言。

4.相关科研专家点评和建议。

5.解疑答惑。(科研专家点评之后,可以与课题组成员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活动,解疑答惑,展开充分讨论活动。)

6.教科室主任总结发言。

应该说,上述的课题开题会程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其开题会的形式也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开题会的实际活动过程中发现,这种形式的开题会比较适合于课题数量较少的开题会,即1-3项课题比较合适。如果课题较多,就会造成开题会活动时间太长、课题组成员身心疲惫、开题会实际效果不太好等局面。尤其是一次开题会有七八项甚至十余项课题的情况下,这种形式的开题会活动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因此,学校的课题开题会活动要因课题的数量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按照某一种固定的开题会形式进行开题会活动。其实,我们进行课题开题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对课题正式研究之前进行一次深入的诊断活动,为课题组成员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扫清“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题会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实效性才是我们开题会的最大追求。淡化形式,注重实效,让开题会真正发挥应有的实际效果,这是学校进行开题会的主要目的。

(三)

一般情况下,课题开题会是不允许课题负责人提前“溜号”的(当然,个别特殊情况除外)。课题负责人不仅要听取科研专家对自己课题的点评,而且还要听取其它课题的汇报以及科研专家的点评。因此,课题开题会既是一次个人课题的诊断活动,同时也是一次向其它课题组成员学习与交流的活动。事实上,每一项课题无论在汇报环节还是点评过程中,都有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参加一次课题开题会活动,其实也是一次科研提升的重要机会。

然而,在实际的开题会活动中,我们发现相当多教师在其它课题汇报或者科研专家点评的过程中,要么听得心不在焉、无精打采,要么不停地在“扣手机”,要么就“打瞌睡”……整个开题会活动过程显得异常沉闷、枯燥和乏味,完全没有开题会应有的活跃、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也就是说,部分教师参加课题开题会完全就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而是在“充人数”、“耗时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言而喻,这样的课题开题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显然这也不是我们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所需要的课题开题会。

那么,为什么开题会出现了这种不太和谐的情景呢?我们通过部分开题会活动的情况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题负责人汇报时间太长,漫无边际,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甚至部分学校还有自我吹嘘和做广告宣传的嫌疑;二是读稿现象比较突出,汇报人只管自己低着头读稿,有时读稿还错误百出,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三是PPT不清晰,让人看不清,加之部分教师口音较重,汇报语速较快,基本上听不懂;四是部分科研专家的点评理论性或者专业性太强,教师听不懂,或者点评“蜻蜓点水”,不知所云,或者点评游离于课题之外,不着边际;五是部分科研专家喜欢“卖弄”,“高高在上,奚落讽刺”的现象相对突出,而且点评不到位,重点不明确,重复且啰嗦等等。

由此可见,部分中小学教师之所以不太“配合”开题会活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不应过分“苛责”教师在开题会上的不和谐行为,而是我们的课题开题会活动组织者或者科研专家应多“三省吾身”。其实,我们应相信绝大多数的课题组成员来参与开题会活动,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不仅要听取科研专家对本课题的“诊断”,同时也要借鉴或学习其它课题的先进经验。当无法满足这些科研需要,而又没法“脱身”时,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不配合、不支持、耗时间。

(四)

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开题会活动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开题会是否能够学到什么?是否能够明确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下一步思路和方向。因此,我们学校的开题会活动组织应尽量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淡化形式,注重实效。那么,如何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这值得每一所学校教科室主任积极思考。

我们再回顾上述第二个案例中的情景:本次开题会合计12项课题,参加本次开题会活动的教师,不仅有课题负责人,还有课题组所有的成员,合计约60余名教师参加了开题会活动。本次开题会上,首先是科研专家进行了课题开题报告撰写的科研普及讲座,然后要求每四项课题为一组,分别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汇报。但在汇报过程中,教科室主任发现大多数课题负责人的课题汇报都出现了严重超时、读稿以及漫无边际汇报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在汇报完第一组四项课题之后,剩余的八项课题不再进行一一汇报,而是由科研专家直接就每一项的Word版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点评。最后还剩余一点时间,进行了课题研讨活动。即便如此,本次开题会也持续了约3个小时(从上午8点半至11点半)。整个开题会活动过程,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取汇报和科研专家的点评与建议,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教师的专注度不够。

这个案例中,有几个现象值得思考和借鉴:一是课题多,合计12项,但即便四人一组汇报时间也太长了,因此只汇报了第一组课题,后面的两组课题就不再汇报,而是由科研专家直接点评。初步估计,这样做至少可以节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二是先进行开题报告撰写的科研普及活动,然后再汇报。这样做,让课题组成员及时知道了自己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开题报告各部分内容该如何正确表达。三是科研专家打开每一项课题的Word版开题报告,并针对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即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课题组成员分工等个性化内容进行剖析,而对于共性内容,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价值、研究计划、成果形式等不再赘述。这样做到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既节约了时间,又满足了一线教师的科研培训需要,同时也明确了每一项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四是学校教科室为了满足参与开题会60余人的需要,主要以科研专家的科研普及和点评为主,这兼顾到了参会的每一个人。因此,这种形式的课题开题会整体氛围较为良好。开题会活动过程中,参会教师不再是一种“煎熬”和“耗时间”,而是真正地参与了开题会活动全程,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我们认为,第二个案例的课题开题会形式值得借鉴。当然,可能还有更多种形式的课题开题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课题开题会,其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参与开题会的教师“有所获、有所得至于什么样的开题会形式,我们认为没有也没有必要有一个标准答案。

结 束 语

日前,各学校的课题开题会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也得到了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和学校领导的肯定。那么,我们学校就要尽量满足一线教师的科研需要,而不是“走过场”,更不应过于注重形式和规范性。

事实上,我们学校之所以进行课题开题会活动,目的其实很简单,即为了满足课题组成员的科研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组织课题开题会活动要达到这样几个主要目的:一是课题组成员可以了解和完善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及其要求;二是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三是可以学习和借鉴其它课题的先进经验;四是提高参会课题组成员的基本科研素养。显然,一次课题开题会活动达到了这样几个目的,就是一次高质量的课题开题会,就是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需要的课题开题会。

淡化形式,注重实效,这是科研的内在需要,也是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向教师指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的可能性——这是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善于思考事实和分析事实的校长都能胜任这项任务……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有一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个别工作的无限宽广的场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欢乐和痛苦。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教科研特色汇报材料
三源浦镇中心小学课题结题工作总结
新抚区2017年度市级专项课题中期汇报会精选——北台小学朱庆华
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