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观点:课题到了中期阶段,您是否依然“踟蹰不前”?

    (一)

      最近,去几个学校进行了课题中期研讨会活动,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活动过程比较迷茫,甚至是不知所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问题意识。我们在与老师们的交流研讨活动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师的课题问题不聚焦、不清晰,而且研讨中也提不出更多的具体问题来。显然,问题不聚焦、不清晰和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发现更多问题是不正常的。这只能说明,我们部分一线教师的研究过程不够深入,不够扎实。
      二是陷入专家思维不能自拔。在交流中也有部分老师提出诸如调查问卷多少份才有效?研究成效是不是需要有数据支撑?怎样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等等“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属于“专家思维”,或者说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专家和学者们科研时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意义不大,也没有必要。

      三是课题中期报告没有体现研究过程。大部分老师都能够根据我们提供的范例几个环节撰写中期报告,如课题概述、主要研究工作、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等等。但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的中期报告只是简单的记录了研究工作而没有聚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也就是说,中期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并没有根据自己的问题,提出具体而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
      四是课题研究过程比较盲目。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过程比较盲目: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开展研究?更不知道怎么去开展研究工作?因此,课题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困顿”状态。
      五是“等靠要”想法突出。部分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功利性需要,而缺乏个人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因此,学校管理者推一下就动一下,不推就基本上“原地踏步”,研究工作往往就“搁置一边”了。部分一线教师的“等靠要”想法,致使课题研究工作踟蹰不前。
    ……

(二)
     如果从时间节点上来说,部分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到了中期阶段。也就是说,课题的研究时间一般已经进行了2~3个月时间了。应该说,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来说,两三个月时间应该有比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了。但我们发现,我们的这种想法和愿望太天真了,因为部分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几乎还没有开始,甚至是停滞不前。上述几个问题,就是部分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工作停滞不前的具体体现。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经过分析和反思,认为其根源就在于部分老师们选题不当造成的。即老师们在选题时问题不够聚焦,也不够具体,甚至还比较模糊,因此其研究过程也就比较盲目。因为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所谓的课题研究就是基于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要紧紧围绕着问题开展的。我们一线教师把遇到的问题解决了并进行总结,那么一项课题研究工作也就宣布暂时结束了。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说得好:“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具有价值的教育科研。”由此可见,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就是要聚焦问题,解决难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工作其实并不复杂。

(三)
      我国有一句歇后语叫做:“无头的苍蝇——乱撞。”事实上,课题研究工作到了中期阶段,我们部分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就如同无头的苍蝇一样没有方向,到处乱飞,撞到哪里算哪里。显然,这样的课题研究工作不仅费时费力无效,同时对自己的个人专业成长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鉴于此,我们对中小学一线教师“后半程”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1.聚焦问题。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问题就是课题的研究起点,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问题,聚焦问题。2.明晰思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工作,不是为了创新,也不是为了科学,更不是为了建构科研理论,而是为了解决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楚,即一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如果问题解决了,那么一项课题研究工作也就结束了。3.勤于实践。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不断实践,反复实践,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就像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一样,虽然我们不需要那么的严谨性、科学性,但我们需要一个反复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当然有些实践可能会失败,但我们相信经过反复实践,最终还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至少能够解决部分问题。4.注重过程性材料。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包括课题的选题、开题会、中期研讨会以及结项等若干环节,因此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提供各项过程性材料,其中包括立项申报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项报告以及其它的过程性材料等等。显然,这些材料的收集是必要的,也是课题研究过程扎实性的体现,同时也为结项报告撰写提供必要的素材。5.走出专家思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教师可能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他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可见,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和专家学者的科研路径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课题的科学性、有效性、理论性以及创新性等等,早日走出专家思维,开展属于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自己的科研工作。  

 结束语
     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到了中期阶段,我们课题组成员既要“瞻前”,也要“顾后”。“瞻前”是为了更好地总结阶段性成果,整理过程性材料,梳理存在的问题;“顾后”是为了纠偏,明晰思路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下一步明确思路,做好分工,那么课题研究工作的“下半程”一定会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免费领取《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轻松入门学做课题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基于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策略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怎么命名比较合适?
老师如何开展高质量课题研究?这份秘籍请查收
中小学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成果提炼┃​2023年9月30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