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才能学会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干嘛去了”“我的生日都忘了,你不爱我了”“你真给我丢脸”“你妈太不好相处了”等等不中听的话时,你的反应有几种可能,其中之一是认为自己确实有问题,你一旦想为自己辩护和开脱,就默认了自己有问题。另一种反应是把对方的话视为攻击而急于反击。

《非暴力沟通》指出,听到不中听的话时,除了自责和指责他人外,我们还有两种更好的选择: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和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直白说,就是用心理解我为什么会生气,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我们静下心来问自己为什么会生气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伤心是因为我们看中信任和接纳。当我们进一步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对方伤心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在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有突出成就,因此获得了地球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我们不仅能收获高效沟通的思维方式,还能学会如何全身心倾听、怎样爱自己、怎样重获生活的热情和如何表达感激。


非暴力沟通由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构成。非暴力沟通整个过程为: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变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要素一: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它提倡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我们要有意识区分观察和评论。 比如,如果你对别人说:“你很少配合我”“你花钱大手大脚”“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时,别人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评论言过其实了。 如果你说:“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你上周买衣服花了两千元”“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他们很可能会欣然接受并作出积极回应,因为这种表述很客观真实,不带任何主观评论。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要素二: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我们要学会体会和表达感受,并有意识区别感受和想法。例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这是想法;“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这是感受。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以下句子: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当你说那句话时,我感到害怕。” “你能来,我很高兴。” “你帮我的忙,我很开心。” 没错,以上是表达感受的句子。

再感受一下下列句子: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 “你真可恶。” “我想打你。”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我是个没用的人。” 以上是不属于表达感受的句子。

(第一句是对他人态度的判断。可换为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 第二句属于评价。可换为我有些烦躁。 第三句表达的是想法。可换为想到你我就火冒三丈。 第四句是对他人观点的判断。可换为我感到郁闷或我很灰心。 第五句是发言者的自我评价。可换为我很沮丧或我十分伤心。)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无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要素三: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她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中亲密关系。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清晰的说出我们的需要。

例如你说“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而不是这样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从不好好吃饭!” 可以说“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回家看父母。”而不是这样说“我们老板说话从不算数。”

要素四: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1.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提出“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的效果比“我希望你多陪下我和孩子”好得多。

2.明确谈话的目的。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我叫你带瓶酱油回家,可是你忘了,好烦!”也许妻子是希望先生马上出去买酱油,但先生以为是指责他。

3.请求反馈。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信,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4.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5.注意区分请求与命令。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别人做事。



以上我们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非暴力沟通呢?

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女士有一段时间心情很不好。一位朋友建议她在心情极度沮丧时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内心的挣扎。

以下是前两句:

声音1(“职业女性”):“我应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我受了这么好的教育,我也相信自己的才干,但现在都白白浪费了。”

声音2(“负责任的母亲”):“你太不现实了。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都没法照顾好他们,还好意思谈别的?” 几个月来,这位女士一直生活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她的头脑中充斥着各种对自己的批评和指责。看到这段对话后,她的朋友又建议她,让心中的那位“职业女性”用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

于是,她就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职业女性”的心声: “为了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工作,留在家里(观察);我有点心灰意冷(感受),因为我看重成就感(需要)。我想,我现在也许可以去找份兼职(请求)。”

接着,她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负责任的母亲”的心声:“当我想到上班的事情时(观察),我好害怕(感受),因为我要确保孩子们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需要)。我想,在上班时,我需要一位好保姆来照顾他们。下班后,我还要确保有时间和精力好好陪孩子(请求)。”

当这位女士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说出心里话后,她大大松了一口气。她没有再批评和指责自己,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虽然她还有实际的问题需要处理,例如找个好保姆、寻求先生的支持,但她已经察觉到自己的需要,并能静下心来采取必要的行动。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精华,它能教会我们如何沟通。我来总结一下:

首先,这本书让我加深了对语言暴力的重视。我们需要认识到言语上的指责、嘲笑、否定、说教以及随意出口的评价等语言暴力给我们带来的创伤,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并且伤口是很难抚平的。在以后的沟通过程中,我们不要做那个语言暴力的施加者。

其次,发掘语言暴力下的需要。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与其自责、埋怨他人、愤怒,不如透过语言发掘隐藏在语言暴力下的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采取行动。这样,我们既能理解他人,也能使自己不受语言暴力的伤害。

最后,我们要学会爱自己。沟通分为和别人沟通,也包括和自己沟通。在满足他人的要求和需要时,也不要忽视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要过度的指责和批评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需要上,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永远保持对生命的热爱,然后开始行动。

会表达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收获者。你那么优秀,别输在了会沟通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告别暴力沟通,这4要素缺一不可
个人成长|什么是非暴力沟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平和地交流?
化解生活中一切冲突的“武功秘笈”
学会非暴力沟通,消除语言中隐蔽的暴力
非暴力沟通:你真的会沟通吗?
《非暴力沟通》:请换一种沟通方式,否则我们的爱将消失在暴力的言语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