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想的糊涂和浮腾
       时下的文风简直让人感到糊涂,当然,这不是读者一方面糊涂,就是作者也糊涂,这种缺失主体精神的糊涂,被冠冕堂皇的引经据典所掩盖,甚至是被当作一种博学多才的证明,所以我们常常到处碰到这样一种文章,这种文章以巧妙的引述别人的思想为荣,以将别人的现成的见解改为自己的语言叙述而自傲,自己则装作是个判官,而其实他只是一只漂亮的传声筒,且以仆人的身份为成言的传布而鞠躬效力。
  
  这种文章看上去洋洋洒洒,甚而可以说是金光闪闪,但那些耀目的闪光,不是来自自己深思熟虑的内心,而是来自习以为常的从别人或古人的思想中直接借用的片言只语,借用的东西不是作为辩驳和思考的对象,而是直接作为论据来用,直接代替自己的思考。没有推理过程,观念模糊不清,通篇不知所云,过分崇拜高妙之言和惊人之句,平常的句子也非得弄得晦涩难解不可,以形式的华丽来代替思想的内涵。我觉得这是没有头脑的表现,是叠床架屋地卖弄自己的记忆力,而内里是相当空虚的。
  
  看一篇文章,好的,总是道人所未言,对生活或某些精神对象总有一番自己独特的悟解,能做到清晰的表述就更好了,看了之后印象深刻,甚至想忘都忘不掉。而读那俗话说,古人云,某某人说,通篇是摘抄的资料汇编,成见的系列罗列,看不到一点作者的思想线索,或作者的思想无关紧要,满目皆是赛马场的蹄痕和泥水。这样的文章一看就不是自己动了脑子写的,而是拿了剪刀和浆糊剪贴的,即使表面上没有剪贴的痕迹,而实际上,它的真实制作过程就是这样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东西看了也白看。
  
  我看过很多西方人的文章,当然都是好文章,我就发现在他们的文章中极少干巴巴的引述别人的话,并认为引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大量的引用更是少见。即使作为论据引述了,照例要在文后编索引,说明所引之言来自何处,具体到第几章第几页。看西方的翻译作品,语言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书面语言,可条理之清晰,思想之丰富,逻辑推理之严密,现实性之强,主题把握之深刻,一见之下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个人在有系统的向你阐述一种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思想,通篇都是在向你阐述一个问题,并告诉你可能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文章总是作为一种个人的成果而存在,并因其独创的价值而被广传和留存。
  
  而看现在纸质和网络上我们的引经据典的作品,别人的东西之多之生硬,自己的东西之少之轻微,不但喧宾夺主,甚至把主人赶走了,或者主人自己愿意袖手旁观,看名言警句或大量的摘引资料不分场合毫无新意地不假思索的套用,全篇金光闪烁,而自己的那点意见简直可有可无,甚至是点缀,而作者不以其巨幅作品的空洞无物为羞,反而认为自己思想丰富,句句精辟,引用合理,才华横溢,似乎这才是做文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我看,这样的东西就是作为资料参考人们还嫌其支离呢。我一看这样的东西就又轻松又头痛,看了文章的前一句,就马上看最后一句,他引的东西都是些无意思的熟透的东西,看完之后,毫无所得,不免想恨恨地骂他几句,可又碍于礼貌。
  
  没有自己的思想是做文章最忌讳的,而拉大旗作虎皮就是可笑的了,甚至还有点可悲可耻。借别人的光照在自己身上,用众所周知的被视同无物的名言妙句来装饰自己的外表,思想艰辛的劳作被投机取巧的浆糊剪刀所代替,记忆力被夸耀得高于逻辑和想象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成天所看的文章,其中重要的东西,不是古人的就是外国思想家的,而独没有自己的,即使有,也是一点浅见,一些站不住脚的看法,一朵刚开始就结束的思维火花。这是一种思维懒惰的表现,也是一种可怜的精神缺陷。
  
  我发现人们平常交流的思想比正经去写的文章还更有创造精神,在网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留言楼里热闹非凡,妙思迭出,精彩纷呈,而上边的主帖文章却没人一字一句看完,其实,那文章也不值得看完,真要是看完,就会话也说不出了,谁还敢说啊!古人名人都在现场盯着呢,一个个博大精深,不同意见不说比说要好,要保险,还不会出丑丢脸。如果你看了标题就在留言楼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至少不会失去自己,人也生动的多,无所顾忌的多,说出来的话比那文章里干巴的论理,少掉些书袋,自然而有趣,也更有新意,记忆更深,甚至值得去深入的阐发,启动自己的活跃的思路。
  
  每次我在做文章的时候,迫不得已我才引别人的话,引之前我就琢磨,真是无法了吗?能不能用个比喻代替?还是干脆省略,话题转移,自己去思考推理一番,每次我都能化险为夷,但做为论点主题的就不假思索了。所以我写的东西很少这个说,那个说的一长串,就象烤羊肉串,除去那些肉,也就只剩下一根棍儿,那才是自己,光杆一条。
  
  我觉得为文者要迫使自己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文,用自己的熟悉的语言来生动地表达,名言警句古人的话只是思考的引子,而非现成的结论,除非不得已最好别用,更别用多了,始终以自己的思想为主,如此虽浅却踏实,如果人人照此办理,写文章的风气就不会今日这般的糊涂和浮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大出风头的名言名句,古人才华横溢
【辽宁】丐丏|漏万钞
“一代奇儒”王充《论衡》中的30句名言,一针见血,现实透彻!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6集
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传说中只看得懂听不懂的文章,我只想说古人V5啊!
读《说诗人气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