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艳作品】浓绘马崎话两岸

在福建漳州龙海,九龙江西溪与北溪交汇处不远,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石头山——岐山,间有一岩——照莲岩。《龙海县志》云:照莲岩与瑞竹岩、云洞岩、仙亭岩、聚奎岩、青云岩、石室岩,称为外七首岩,都是神仙之地。站在照莲岩上,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九龙江的北溪边到岐山脚下,散布着六个小山包。这些小山包的海拔高度不过一二十米,但如果从空中俯瞰,把这些小山包加上照莲岩前平地上的那块大石头,用虚线连接,便会显出北斗七星的图案,被称为“七星坠地”。因为是从天上掉下来,所以看上去与天象正好相反,非常地符合天文学观测原理。马崎村,就处于七星图中的斗口位置。

马崎村距漳州市区16公里,北有万松关,东北有江东桥、黄道周讲学处、邺山讲堂,原属漳州府龙溪县27都,1996年之前属龙海市步文镇管辖,现隶属龙海市榜山镇。盛产水稻、香蕉、龙眼和鲈鱼。然而,相比于马崎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积淀,让它声名大噪的却是因为它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籍地。

2005年,龙海连氏宗亲特别在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之际发出邀请,邀请连先生回祖地寻根省亲。作为连战先生大陆行随团记者之一,我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感人情景,大红邀请函上有25位宗亲代表的署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马崎,知道了马崎与连战先生的家族渊源。

守望亲情

走进马崎的感觉很特别,浓浓的连氏宗亲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家族中,随处可见的标示着前行方向的“连战先生祖籍地”的牌子,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人们这与连先生密切相连的关系,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与贤人对话的亲近与厚重。据介绍,马崎村现有村民1908人,聚族而居的连氏宗亲有1496人。说去马崎采访,龙海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径直就将我带到了位于村中央的连氏宗祠——思成堂。

去的那天是2013年4月18日,宗祠前聚集着一些人正在结彩悬幅,忙的是第二天“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乡祭祖7周年”的纪念典礼。在场的连氏宗亲告诉我,到时候,100多名连氏宗亲及漳州相关部门领导会聚集在这里,除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之外,还将举行揭牌仪式,由连战先生亲笔题写的“马崎连氏宗祠思成堂”红木金字牌匾将落户思成堂。“连先生为马崎连氏的6个分支都分别写了题词,算上‘漳州市连氏宗亲联谊会’的题词,连战先生为我们宗亲亲笔题写了7份题词,只是它寄来的行文是竖的,我们把它改成横的了。”漳州市连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连惠南告诉记者,“牌匾已经做好了,我们会拍照发给连先生过目。”

正当一行人围绕着宗祠留影的时候,一位老者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这位正是当年连战先生回乡祭祖时的司仪,马崎村连氏宗祠管委会副会长。

“我叫连宗和,是连家第18代孙,跟连战先生同辈份,今年79岁了,比连战大一岁。2006年4月19日连战先生回来,从连家祖先连兴位迁往台南之后,传到连战已是第9代。连战一家是300多年来第一次返回祖籍地祭祖的台湾连家人,是我向他介绍村里的情况的。”连宗和先生一边领着我们向祠堂里走,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当年连战先生一行回家祭祖的盛况,那情景仿佛就印在了老人的脑海里,脱口而出:“那时候全村的人就像过年一样,马崎连氏宗亲全到了,还有来自周边地区的同族宗亲代表400多人,龙队、狮队、大鼓凉伞队、威风锣鼓队,都是为了欢迎连战先生一行。”

思成堂并不大,与连战先生有关的影像及资料介绍几乎占据了一半多。当时,祭拜礼成之后,连战先生曾不无风趣地说:“我第一次到大陆访问,孩子们对我说‘爷爷!您回来了!’;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话: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而今,以“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为题的专题展板就放置在祠堂里,一进门就可以看得到,和连先生亲笔书写的“明心见性,重教后嗣,积善福世,上继祖德”一样醒目。连宗和细心地将连战先生与宗亲们的每一句交谈,每一个叮咛都整理出来,装订起来,收藏起来。他告诉记者,连战先生已经有7年没有回来了,连氏宗亲都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能再回来看看:“之前我就写了五张邀请函,大红纸的,一年寄一次,寄到台湾,就是希望他回来看看。”

连氏宗祠一侧有一间厢房叫连氏活动室,里面悬挂着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时的照片,比如他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握手,他在群众围拥中侃侃而谈。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报纸杂志上翻拍下来,放大后用镜框镶好再挂上去的。薄薄的一张纸,厚厚的一世情。

马崎村的村民们关注着和连战先生相关的每一条新闻,也时不时地向连战先生报告族中发生的大事小情,比如漳州市连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比如两岸交流的一些活动在马崎举办……他们尊连战先生为宗长,常常以各种方式表达宗亲之情,互有联系也时有走动。在得知连战之子连胜文助选时遭枪击之后,龙海连氏宗亲心疼不已,连氏宗亲管委会主任连惠南还特意寄去了2大盒片子癀。

在和村民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连战先生来过的马崎村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里处处留存着他的气息,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

连战先生来了,从此,便不曾离开。

 同根一脉

马崎连氏宗祠外表看来并不大,坐东向西,二进,正中大门,两侧门南北相对,中有天井回廊,面宽10.5米,进深18米,门匾“连氏宗祠”,大门楹联:“前起龙山佇看凌云在迩,后环珠水快覩照象连翩”。宗祠厅堂悬挂“思成堂”题匾,神龛两侧挂着宗族的昭穆联:“肇式昭宗德鸿基振有功,徽声宜奕世长发永兴昌”。宗祠前广场右侧有一旗杆座;宗祠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康熙年间重修,后历代多有修葺。2001年8月被龙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5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八闽名祠”。

连氏是闽南地区一大望族。连氏历史源远流长。据《百家姓》记载,连姓始于春秋齐国的大夫连称。始祖出自山西上党,据漳平连氏族谱记载:自唐朝开成元年(836年)开始,连氏从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县)播迁福建,连谋入闽徙居福州连江,成为连氏入闽开基始祖,连佛保则为龙溪(现龙海市)马崎社的连氏开基始祖。连宗和先生告诉记者:“马崎旧称为柳营社。台湾台南县急水溪畔,也有一个柳营乡,台湾柳营乡和龙海市马崎村(柳营社)是同一个祖宗,都是马崎村开基始祖连佛保的后裔。”

马崎连氏尊连南夫为鼻祖。据思成堂内的资料显示,连南夫,湖北应山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曾任兵部尚书、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因得罪了秦桧,被贬到泉州。后隐居于漳州府龙溪县17都秀山峰,后人又命名该座山为“尚书峰”,也叫“连山”(现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

如今,思成堂仍保存有清朝镌刻的墓道碑一方,碑文的第一句写道:“霞漳连氏鼻祖,讳南夫,宋学士赠太子少傅,谥忠肃,应山人也。”碑文的落款显示,碑文是“清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礼部尚书、郡人蔡新”所写。

明初,连南夫10世孙连佛保从玉田山迁居柳营江畔马崎社,成为马崎社连氏始祖。马崎村明代时,属龙溪县27都关下(又作关霞)堡,所以从马崎移居外地的连氏族人,都称自己是“霞漳连氏”。

清朝康熙年间,连兴位从马崎社迁往台湾,成为马崎连氏到台湾的始祖,连战是其9世孙。

爱国史学家连横在其《家乘》手稿中说:“余姓连氏,名允斌,字雅堂,号慕陶,乳名重送,行四;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先世居于福建省龙溪县万松关马崎村27都;至大清康熙间来台居于台湾府城内宁南坊马兵营境(马兵营即当年郑成功驻兵故地,今台南市南门路至新生路一带)来台始祖兴位公……”1950年10月28日,其哲嗣连震东在此手稿后批注:“此系先父连雅堂先生20岁前后之笔迹”。

连战父亲连震东曾撰《连雅堂先生家传》载:“清圣祖康熙中,约1700年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27都,有连氏兴位公者,少遭悯凶,心怀隐遁,遂渡海来台,卜居台湾府台湾县宁南坊马兵营,至先生凡七世。”

龙海市政府竖碑写道:“宗祠始建明万历年间。祠祀宗宝文阁学士、广东经略安抚使、霞漳连氏鼻祖连南夫公和其第十世孙、岐山始祖连佛保公。该祖祠为台湾著名爱国史学家连横、资政连震东、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家族迁台前祖庙。”

这些与台湾《福建连氏播迁分支图》《连雅堂先生年谱》与长泰《江都连氏族谱》、龙海《马崎村连氏族谱》的世系谱完全相同。连宗和先生告诉记者,马崎原有族谱手抄本一册,于上个世纪60年代遗失,2005年4月,为迎接连战先生回乡谒祖,特别依据史料重修,族谱编纂小组自2005年10月始,历时半年的努力,于2006年正式成书出版。主要内容包括:连氏渊源、马崎连氏世系(始祖及第14至24世)及宗祠、人物、风物名胜、台湾连氏宗亲行事录、马崎与台湾连氏、岐山连氏碑文节录等等。“原本缺少台湾连氏宗亲一脉,后来由连战先生送来的台湾连氏族谱补齐了。”连宗和兴奋地说:“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族族谱的修订和对接,追溯并印证了两岸连氏宗亲亲密的血脉渊源。”

传承永续

“思成堂前眺龙头山,后有柳营江,背靠寨子山,前有一条人工沟渠。大的范围看,前望山后环水;小的范围看,背靠山,前临水。坐东向西日照充足,人丁兴旺。”在许多连氏宗亲眼里,马崎是块风水宝地,是它的好山好水孕育出了连家的贤哲,而连家的贤哲也为祖上增添了光彩。

连氏宗祠大门的门槛很高,连宗和介绍说:“它比其他许多祠堂的门槛要高10多厘米,那是因为我们祖上有人中过进士,而且官至兵部尚书。”这似乎就解释了为什么宗祠门前一左一右的灯笼,一上“连府”,一为“兵部尚书”。

2003年的时候,马崎村连氏宗亲对祠堂进行了一次装修,一听说是为了修宗祠筹钱,人人响应,每位男丁出资150元,最多的是连跃棠,一人捐了7000元,问说为什么?一方面是怀念先贤;另一方面是希望庇佑子孙,而更为重要的是传承连家的好传统。什么是连家好的传统呢?首要的是慎终追远,不忘所自。

“祭祖,其实就是回到自己最初来源的地方。”从连兴位出走到连战先生归来,相隔了300多年,80年前,连横先生就曾许愿回乡谒祖续谱,虽因时局的变化而未能如愿,但他的愿望最终还是由马崎村与台湾的连氏后裔共同来完成了,历经几代人,走了很多路,但那颗心始终坚持着它的方向,一如马崎那象征执著专一的香蕉花,一枝香蕉一朵花,年年如此。

对于连氏宗亲来说,爱国是任何时候不能忘记的家国情感。这样一种精神在连横一家祖孙三代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不管是著有“民族精神之所附”的《台湾通史》等传世之作的著名爱国史学家连横(又名连雅堂),还是“克缵家风,深明民族大义,学成献身祖国,竭智宣劳,同御外侮”的“总统府资政”连震东,还是借助中国国民党时隔半个多世纪的首次大陆之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连战,他们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真正含义。“这是连氏宗亲的先锋楷模。”

连宗和先生的居家就在连氏宗祠的边上,简朴而干净的小屋里收藏着许多关于连氏宗亲的资料,其中便有连战先生所赠的《台湾通史》,以及连横先生1914年要求恢复中华民国国籍申请的影印本。他说:“连家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为国家做事的担当正是连氏宗亲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当年,连横先生称中日必有一战,为即将出世的孙子取名‘战’,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推动两岸交流,为国家统一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也是爱国。”连宗和先生的两个儿子都已成才,也期望着父母一起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他们老两口还是选择了择邻而居,希望在身体尚可的时候能够守候在宗祠旁。

在连氏宗祠的展板里,有着另一道风景,由“2007年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参观马崎”、“2009年第四届两岸青年联欢会·海峡西岸漳州行”、“台湾嘉义大学青少年排球队莅临龙海马崎”等等一系列两岸交流的影响写真组成,它们无形中成了连战先生祖地行的另一种延续。连宗和先生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人来这里参观,从台湾到东三省,从上海到新疆,全国各地都有人来,为了看看连战先生的祖居地,也为了收获一种精神。

当年给到访的连战先生送漆画的连水德今年已经30岁了,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能把家乡建设好,也是一种爱国。“江东鲈鱼蘑菇村,香蕉龙眼香稻米,种养好了,让大家日子过得好些也不错。”

“个人发展同两岸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就不会有个人的发展。”这是连战先生到访马崎时所说的一句话。事实正是如此,置身于两岸交流交往的大背景之下,家事与国事是如此的紧密相连,一个家族的历史正是两岸之间血缘脉系的明证。“连”姓不过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马崎连氏宗祠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大陆的或台湾的宗祠之一,然而,在它们身上所演绎的一切多么具有代表性啊,怀揣着先祖“坚毅诚恳的精神并慎终追远,光前裕后,发扬光大,把握当前,开创未来”,何尝不能共享光明亮丽的前途?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氏族谱丨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大安村文氏族谱
【福建涉台文物】仓山连坂村黄氏宗祠:八闽连姓发祥地,连黄姻亲传佳话
2016年灵山新圩镇梯始村黄氏大宗祠祭祖活动
麦氏来源
贺州莲塘镇美仪村鸡翅滩【邹氏宗祠】
吕氏青创联走访闽东北吕氏发祥地一一牛途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